劍門關外,忽聞官軍已收復薊北。
乍壹聽,眼淚灑了壹地。
回過頭來,不知道老婆孩子那壹張張悲傷的臉去了哪裏。
我欣喜若狂地隨意拿起詩集。
白天唱歌,盡情飲酒,
春天只是陪我回到了久違的故鄉。
立即出發穿過三峽,然後穿過巫峽,
然後過襄陽,轉到舊都洛陽。
給…作註解
聞:聽說了。
官軍:指唐朝的軍隊。
接收:恢復。
河南河北:唐朝安史之亂時的起義軍根據地。它在763年被政府收回。
(2)劍門外:劍門外,此指四川。杜甫那時住在四川。
冀北:今天河北省的北部是叛軍的大本營。
(3)眼淚:眼淚。
(4)但是看:再看。
老婆:老婆孩子。
愁:愁。
(5)漫:隨便,隨便。
狂喜:我快高興瘋了。
(6)白天:白天。
唱:大聲唱。
沈溺於:沈溺於飲酒。
(7)青春:指春天的景色。作者想象著春天回家,伴隨著宜人的風景。
(8)即從:立即從某地到某地。
三峽:長江三峽之壹,嘉陵江上遊。
穿:穿。
巫峽:長江三峽之壹,在四川和湖北交界處。
(9)襄陽:此屬湖北。
洛陽:現在屬於古城河南。
(10)往下遊走。
背景
詩歌以“遙遠的西部車站的新聞!北方已經奪回來了!”並且直接敘述好消息。冀北是安史之亂的老窩。收復冀北標誌著安史之亂的瓦解和破碎山河的統壹。這對於這位漂泊“劍南”多年,渴望結束流放回到家鄉的詩人來說,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詩人通過寫自己的眼淚來表達他悲喜交加的心情。在詩歌的第二副對聯中,詩人的驚訝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我含著喜悅的淚水,回頭看看* * * *的多災多難的老伴和兒女。他們往日的陰郁早已煙消雲散,沈浸在歡樂之中。親人的喜悅是詩人最大的安慰。他高興得幾乎要發瘋了。他隨手收拾詩集,從不伏案學習。這對於壹個讀了很多書的人來說,是極其不正常的行為。這種反常的描寫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詩人的狂喜。“狂喜”不僅是上面第壹個驚喜的結果,也是下面的驚喜導致前景的原因。由於他的“狂喜”,他沈溺於飲酒和唱歌,導致了青年公司和乘船回家的白日夢,所以詩有第三行,“和大聲我的歌和深我的酒,在綠色的春日開始我的家”,詩人進壹步渲染和升華了他內心的狂喜。泰陵對聯是壹條想象中的歸鄉路線,壩下是起點,巫峽是必經之地,襄陽、洛陽是詩人的原居地和故鄉。這句話準確地表達了詩人歸心似箭,收復失地的喜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