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我把心交給明月,明月卻照在溝上”,意思是我對妳好,妳卻冷漠無情,忘恩負義。我真誠的努力沒有得到回報和尊重。意思是我把心交給了月亮,月亮卻不在乎,只是在溝裏獨自發光,沒有直覺。這是壹種無助的感覺。
來源:作者袁高明在《琵琶記》第三十壹回中對父親的幾句勸誡——“這妮子無禮,卻要與我言語碰撞。我的話不在正確的地方,孩子。老公的話和爸爸的話相反,我討厭孩子的知識。我本該信任明月,但明月照溝渠。”
高明(約1305~約1371)元代戲劇家。字誠,數為菜根。浙江瑞安人,受本縣人黃成教育,成為著名古典戲曲琵琶演奏家。元代戲曲作家。
瑞安屬古永嘉郡,永嘉又叫東甲,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高東甲。他的長輩和兄弟都擅長詩歌和寫作。他曾經從壹個著名的儒生黃那裏遊歷,他是壹個清官,甚至還很孝順。才華橫溢的思維和性格深受家庭和老師的影響。明代萬歷刻本《琵琶記》插圖精美。當他年輕的時候,他對世界充滿熱情。鄭錚五年(1345),元順帝以《春秋》考中進士,歷任滁州刺史、江浙刺史、福建刺史。高明為官,清清白白,審思明冤獄,在縣裏被稱為神。他能關心人民的疾苦和不屈的力量,受到他統治下的人民的愛戴。當他任期屆滿離任時,人們曾為他立了壹座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