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唐代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2、沁園春·雪
作者: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沁園春·長沙
作者: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4、定風波/定風波·三月七日
作者: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5、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壹、硬筆書法簡介:硬筆書法是書法藝術百花園中壹朵璀璨的奇葩。它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圓珠筆、蘸筆、鉛筆、塑頭筆、竹筆、木筆、鐵筆等,以墨水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價值廣等特點。它與毛筆的區別在於變軟筆的粗壯點畫為纖細的點畫,去其肉筋存其骨質。
二、硬筆書法歷史:敦煌文獻中保存的兩萬多頁硬筆寫本,以實物推翻了以往“中國古代沒有硬筆書法”的說法,將中國硬筆書法的歷史上溯到兩千多年以前。
目前發現和已鑒別出的敦煌硬筆寫本達2萬多頁,多為紙本,也有絹本;有漢文,也有(人旁加去)盧文、粟特、梵文、突厥、於闐、吐蕃、回鶻、西夏等十多種古民族文字;書寫內容涉及文學作品、契卷書信、經帖雜文和佛經;使用書體包括硬筆楷書、行書、行草和草書。
敦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委員李正宇說:“敦煌硬筆寫本的發現和研究,無可置疑地證明了硬筆書寫在中國古代實用領域的存在和流行。”
據李正宇介紹,這批硬筆寫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經洞,也有近百年來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遺址的陸續發現,從筆畫造形看,敦煌硬筆寫本字體平整,粗細均勻,富有現代硬筆書法的“線”感,沒有毛筆書寫頓筆、回峰、肥瘦結合、點面相間等“面”的特征,“顯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筆蘸墨寫成”。
與寫本相印證的是書寫工具的發現。上世紀進行的探險和考古發掘中,西方探險家和中國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國西部發現過10多枚由竹管、蘆葦管、竹批、紅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筆。1906年英國人斯坦因從新疆若羌縣米蘭遺址發現蘆葦管筆,1972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甘肅武威市張義堡西夏遺址發現竹管筆。
從形制上看,這兩種筆極為相似,都用木質材料精工削磨,有鋒利的筆尖和馬耳形筆舌。讓人吃驚的是,這兩種筆的筆舌正中都有壹條縫隙,呈雙瓣合尖狀,與今日鋼筆筆舌有異曲同工之妙。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爾湖東南岸漢代高望燧遺址中,壹名礦工發現了壹枚漢代觚、二枚銅箭鏃及壹件竹子削制的器物,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最早的竹錐筆,時間已有近兩千年。
李正宇說,中國史書中有“古筆多以竹”的記載,敦煌高望燧遺址發現的這枚漢代竹錐筆,就屬此類。該筆形狀扁平,壹頭平齊,壹頭削尖,從筆尖殘留的漆痕看,顯然已經用於寫字,正好印證了中國古代“竹梃蘸漆而書”的歷史事實。
李正宇認為:“硬筆書寫才是中國書法的源頭和母體,作為書寫工具,毛筆的大量出現和使用是秦代以後的事,先秦時期,中國書法都是硬筆書法。根據文獻考證和實物對比,甲骨文、大小篆、古隸、秦隸等書體都可判定為硬筆書體。”
據史書記載,中國書法的“毛筆時代”到西漢時期才真正來臨。毛筆的改良、丸墨的發明、紙的創造都是秦漢時期的事,而這些都是毛筆大行於天下的前提條件。李正宇說:“作為書寫工具,硬筆早於毛筆,這就決定了在西漢毛筆書法到來之前,中國書法史上還有壹個先秦硬筆時代。”
龐中華、孫敦秀、王希農等中國書法界知名人士認為,敦煌硬筆研究填補了中國書法史研究的空白。“硬筆書法中國書法母體論”的提出,引起了中國書法界和書法理論界的強烈關註,《中國硬筆書法報》編輯、著名書法理論家周聖尊撰文指出,這是“改繪中國書法史藍圖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