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難度升級了,只剩下三個不規則單詞,沒有任何其他提示。正如撒貝寧所說,王恒義的小腦袋壹直在尋找。他中間交叉了幾個問題,最後壹刻想到了答案。只有壹個問題是作者姓提示的,震驚了四個人。
面對舞臺上的孩子,觀眾其實會給出兩個相反的欣賞方向。有人認為孩子越天真越好,越自由越好,也有人認為越成熟冷靜越好。畢竟舞臺和生活不壹樣,要表現出和平時不壹樣的東西。
無論對錯,前者真的不適合舞臺,後者完全不適合孩子的身份。直到王恒義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原來這才是孩子在舞臺上應該呈現的狀態:他有耀眼的能力,但與滑頭無關。當他想不出答案的時候,撒貝寧的指導確實很入木三分,但王恒義的反應同樣引人註目。他沒有撒嬌,也沒有發脾氣,就答應了這個話題。
才五歲,真的難能可貴。
很多觀眾認為這種節目壹定是事先安排好的,比如提問,尤其是面對孩子或者老人的時候。王恒義冷靜的表現和曲折的回答過程打了這些人的臉,沒有任何內幕。這種看似不可能的能力是真實存在的,這個孩子不是單純的背。他活潑聰明,真的很喜歡在詩歌的海洋裏遊泳,和趕鴨子上架的學習狀態完全不壹樣。
據報道,王恒義可以閱讀3000多個單詞,他可以記住300或400首古詩。他聽壹秒鐘就能猜出哪個國家的國歌,能正確指出180多個國家的國旗。
別說孩子,大人能做的也很少,那麽王恒義是不是出身於高知家庭,借助家族的基因和專業的培養取得了這些成就呢?
原來他的家庭和妳我壹樣,只是壹個普通的家庭。爸爸媽媽都是光棍,也就是本科畢業。爺爺在老壹輩中受過高等教育,達到了中專,而爺爺奶奶只有初中生。是他的母親第壹個發現了他記憶中的驚人之處。她在教孩子背《三字經》的時候,看到王恒義沒背完的下壹句就能接起來,於是開始嘗試壹些需要動用記憶力的練習。
在整個過程中,我的家人都非常細心和耐心,尤其是我奶奶,她自己摸索出了壹套記憶規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滾雪球”。再背壹遍很容易忘記,但從減少提示次數開始反復練習,必然會記得牢,記得好,多年難忘。
當然,這裏有壹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奶奶也壹起背誦了,表現出對古詩詞的濃厚興趣,意義重大。
學習從來不是壹項任務。只有當欲望從內心升起,才是取得好結果的唯壹法寶。這需要全家齊心協力。可惜環境是,孩子背詩的時候,家長在玩手機。
這種平等的進步空間也給了王恒義足夠的信心。他在舞臺上灑脫,敢於承認自己暫時的“短路”,也能在最後壹刻拿出答案。他很負責,也很認真。坦白說,他比那些濃妝艷抹唱頹廢音樂的孩子高多了。
當然,孩子是壹張白紙,實際上表現的是父母的引導。在過去,他們可能發現了錯誤的方法。現在,以王恒義為鑒,至少在節目呈現方式上,成年人真的應該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