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經關於風景的詩句

詩經關於風景的詩句

1.詩經描寫風景的詩

《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yù)雪霏(fēi)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希望我的回答對妳有幫助,望采納,謝謝

2.詩經中風景的句子

在《詩經國風》的《豳風》《周南》《召南》,以及《小雅》《大雅》詩篇中,有許多詩句描述了關中的園林和人們對花卉園林的欣賞遊覽以及植樹活動。說明關中的園林綠化,在三千年前,就已經有了相當的水平。

以豳風、小雅·采薇為例:

《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361323033授衣。壹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壹之日於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淩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詩經·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壹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3.關於自然風景的詩壹詩經

優美的

相逢是緣

萍水相逢,相識即是有緣,

今宵別後,重逢不知何處,

對酒當歌,往事依然清晰,

人生如夢,但願長醉不醒,

過客匆匆,早晚拱手壹別,

今又秋風,昨日黃花安在,

古道長亭,且將金樽斜滿,

歲月如星,吾情似水纏綿,

心已望月,何時龍吟九霄.

當鳥兒飛過窗前

作者:藍劍飄飄

壹片開滿油菜花的田野

平坦,舒展

童年的歌

沿著小路在牛背上歡唱

炊煙在傍晚的青瓦上

跳蕩嬉戲

誰家的采桑姑娘

挽起紗袖

面對小河

梳洗那甜蜜的夢境

來來往往

成群的,白色的

鳥兒們

在朝聖青春的衣裾

老木屋裏

壹本靜默的掛歷

高舉雙手

仰望長空

祈禱令人驚喜的生命宣言

古老的窗臺上

小小的潔白的茉莉花

輕輕芬芳了每壹扇

緊閉的窗欞

4.《詩經》中的景物描寫的句子

景物描寫是文學作品的壹個重要的表現手法。

好的景物描寫可以向讀者真實地展現出豐富的生活畫面,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主題。我國的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雖然至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其中有的詩篇成功地運用了景物描寫,它不僅真實地描繪了當時的風景、風俗畫面,把絢麗多彩的生活呈現在讀者面前,還點明了時間和地點,形象逼真地表現出事物的變化和思想感情的變化。

這些都有助於創造出壹個幽雅、濃郁、含蓄、深邃的意境,給讀者以美的藝術享受,在美的藝術享受中,自然就貪略了詩的深層底蘊,收到言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壹、《詩經》中的景物描寫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學作品的景物描寫,是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具有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物,對同樣的景物會產生不同的感受。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這就是說。境界是由真景物與真感情密切結合而成的。

所以好的文學作品緊扣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行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寫,使情和景緊密結合,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造成壹種強烈的氣氛,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渲染人物,更好地感染讀者、表現主題。例如《衛風·碩人》壹詩,是贊美衛莊公夫人莊姜的,因為全詩經贊美為基調,所以描寫的景物應該是新鮮的、活潑的,給人以歡悅、美好的感受。

詩的最後壹章是這樣描寫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鮪發發。

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

這裏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寫黃河水勢洶湧澎湃、浩瀚無涯的壯麗景色,以襯托莊姜出嫁時的氣派之盛。“施罛,鮪發發。

葭揭揭”是莊姜壹路上看到的景物,是壹派生機勃勃、活潑向上的歡樂景象,這正是對莊姜出嫁時喜興心情真實而形象的烘托。以上景物描寫還對莊姜的美麗、身世的高貴以及浩浩蕩蕩高大健美的隨嫁隊伍都是很好的烘托,給人以含蓄優美的藝術享受。

又如《衛風·氓》中勤勞善良的女主人公被休棄回家、路過淇水的時候有兩句景物描寫:“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主人公被休棄是壹件非常不幸和痛苦的事情,在路上又遇到了浩浩蕩蕩、洶湧澎湃的淇水,水花濺濕了她的車圍子,好象淇水對她這個不幸的女人也有意采取了暴虐恣肆的態度。

這就把女主人公悲傷的感情融於景——無情的淇水之中,景又反過來有力地烘托出她遭受不幸的悲苦淒涼的心情,給人以哀惋、淒楚的感覺。 以上兩例都涉及到了關於水的景物描寫,因為兩詩所表現的主人公的心情不同,她們對水的感受也不壹樣;同樣是關於水的景物描寫,因為是烘托了兩個不同心情的人,所以景物描寫反映出來的思想感情是不壹樣的。

下邊我們再看看《王風·君子於役》壹詩,該詩第壹章有這麽三句精彩而感人的景物描寫:“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下壹章略同)《君子於役》是表現役夫的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的思想感情的,這三句景物描寫是從雞棲、日夕、羊牛歸來的景物烘托出思婦的思念和牽掛的思想感情的。

“日之夕矣”是說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正是行人當歸、合家歡聚的時候,當歸不歸,就使思婦懷人的希望落空,就不能不加深思婦的思念之情了。另壹方面,“日之夕矣”的景色,在思緒滿懷的思婦看來,是暮色已降,周圍是蒼茫迷蒙的景色,是給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是給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這就自然地增加了思婦的懷人之情。

從“雞棲於塒”,“羊牛下來”兩句裏,生動真實地描寫出:思婦看到,在紅日落山的時候,成群的雞、羊、牛都回來了,上窩的上窩,進圈的進圈,各有歸宿,自己的丈夫卻連禽畜都不如,還遠在天涯壹方,不能歸來。這麽幾句景物描寫,通過對思婦愁思環境氣氛的渲染,很容易引起思婦的聯想,即即景生情,所以發出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的感嘆,達到了物我交融的情境,從而有力地烘托了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之情。

以上各例均出自《風》詩,就是以賦見長的《頌》詩也不乏景物描寫的佳例。例如《周頌·良耜》有這麽幾句: 獲之挃挃,積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良耜》是壹首周王在秋收之後答謝社稷之神的樂歌。詩人是懷著壹種豐收的喜悅的心情來進行景物描寫的,所以全詩充滿了贊美的情調。

“挃挃”是收割莊稼的聲音,好象今天說的鐮刀唰唰響,這就表現出壹個喜氣洋洋的大豐收的收獲場面;“栗栗”是形容收獲的數目之多,這就是把大豐收收更具體化、形象化了。“其崇如墉,其比如櫛”是作者懷著喜悅的心情用誇張的手法,進壹步描繪大豐收的具體景象。

“百室盈止”,“百室”在這裏也是誇張,極言其多,這句是說所有的倉房都裝得滿滿的。常言說:“手中有糧,心裏不慌。”

所以“婦子寧止”,豐收了,糧食滿了倉房,老婆孩子自然是高興,安閑無事了。以上有關大豐收的景物描寫,就把詩人在大豐收之後的喜悅心情形象而自然地表達了出來。

二、《詩經》的景物描寫可以含蓄而生動形象地顯現出時間及其變化,更好地表現詩的主題。 在詩歌中,有時根據表達需要,要點出時間的變化。

有時,時間的變化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而是。

5.詩經中描寫夏天景色的詩句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3、《孟夏》

唐·賈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4、《小池》

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過爽氣清,玉波蕩漾畫橋平。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閑鷗個個輕。

6、《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壹聲。

7、《聞蟬》

唐·耒鵠

綠槐影裏壹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陸遊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壹聲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

10、《夏日對雨》

唐·裴度

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

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

檐疏蛛網重,地濕燕泥新。

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11、《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2、《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13、《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4、《夏雨後題青荷蘭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壹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15、《初夏即事》

唐·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16、《夏日雜詩》

清·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壹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17、《夏日登車蓋亭》

宋·蔡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18、《閑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壹》

宋·楊萬裏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19、《晚晴》

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註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20、《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21、《初夏絕句》

宋·陸遊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22、《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6.《詩經》中描寫風景的四字詞句有哪些

1. 《蒹葭》

蒹葭蒼蒼

2. 《采薇》

楊柳依依

3.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4. 《蒹葭》

白 露 為 霜

5. 《采薇》

雨雪霏霏

延展閱讀: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壹。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壹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