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為什麽文人喜歡說李白?

為什麽文人喜歡說李白?

縱觀這些文字,有壹種感覺,大部分不是以學術研究為目的,而是有八卦的味道。已經有定論的李白,為什麽千百年後還如此受人們青睞?1,李白極高的文學造詣及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古詩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是古代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全盛時期的唐詩最為璀璨,以李白最具代表性。以李白為核心的唐代詩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佳作,奠定了古代詩歌的地位,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稱李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壹並不誇張。所以李白和他的作品千百年來壹直被人們關註是很正常的。李白雖然家喻戶曉,但對李白關註最系統最全面的還是文人。文人尊重和崇拜李白的文學成就,也就是說尊重李白在文學事業上的成功。我相信,以文學為職業的人,以業內前輩李白為榜樣,時不時地學習和鼓勵自己,是無可厚非的。這就好比選壹個關於古典文學的形象代言人,而且壹定是李白。所以要說成功的文人,必然要把李白搬出去。2.李白個性鮮明,風格迥異,狂放不羈。他是壹個性情中人。文人骨子裏都有壹些清高的成分,以為自己異於常人,更有甚者,把自己想象成能拯救壹切的大才。囿於這樣的觀念,我們努力在自己的行為中表現出壹些特別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從外在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到內在的人格氣質、思想境界,再到為人處世。在這方面,李白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不拘小節,放蕩不羈,風流倜儻,豪爽傲慢,將文人所崇尚的人格特質演繹到了極致和完美。尤其是李白被罷官後發出的“唉,我怎能莊重地對達官貴人卑躬屈膝”的豪言壯語,更是將文人所推崇的氣度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文人總是會把李白擡出,通過贊美他的風格來表達自己的態度。3.李白的通俗作家地位及其名利。可以說,李白是壹個幸運的人。他的詩歌作品很早就被發現,並得到了官方的肯定。用現在的話來說,他的作品往往能在權威刊物的重要位置上發表,所以他的作品所反映的主題很快就成了主旋律。李白本人以自己的作品為敲門磚,壹步壹步走進了首都,走進了國家的最高權力中心——皇宮。李白受到當時國家最高領導人唐玄宗的親切接見,並被授予高官厚祿。縱觀歷代文人作家,靠“爬格子”能取得如此成就的,恐怕只有李白了。雖然李白同誌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丟了官職,但他在文壇的地位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因為他過去沒有實行領導幹部終身制,能上能下,丟了官帽也不丟人。而且有了在皇帝身邊工作的不凡經歷,他在文學圈的個人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估計他每寫壹篇文章,點擊率和排名肯定是第壹。而且李白並不窮,除了死前缺錢。基本上他壹輩子都不缺吃喝和錢。甚至在他成功之前,他就已經有了“五花千金飾”。壹個騎著大馬穿著皮衣的人能窮嗎?他壹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旅行,喝酒,泡吧,這肯定花了很多錢。如果他口袋裏沒有錢,他早就餓死在半路上了。這充分說明李白的家庭背景還是很厚實的。即使家裏沒錢,他自己的小金庫也要備足。寫文章可以當大官,可以出名,可以賺大錢。這不就是大家努力的目標嗎?不僅是讀書人,也是每個人的夢想。4.李白的人性弱點得到了壹些文人的贊揚。李白雖被稱為“謫仙”,但實際上仍是凡人,不可避免地具有壹些人性弱點,如虛榮心強、任人唯親、投機逐利、貪圖享受、目中無人等等。這些弱點可以說存在於所有人性中。李白的另壹個缺點,也是很多文人共有的,就是軟弱。這壹點最好從李白失去官職後的反應來看。眾所周知,李白被撤職,不是因為工作失誤,貪汙受賄,枉法裁判,也不是因為到了退休年齡,也不是因為權力鬥爭失敗,而是因為某些權貴的鄙夷。李白在位的時候就很清楚,這些權貴的存在是禍國殃民的。雖然他口口聲聲說要做壹個幫助世界的偉人,但是他不敢和這些惡勢力作鬥爭,為了正義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即使他小心翼翼,努力不讓井水入河,最終也沒有逃脫被排擠的命運。李白失寵被罷官自然不甘心,但還是不敢做任何實質性的反抗。他只能向他的好朋友訴苦,說“誰也不會被人看到壹張真誠的臉”。也就是說,我只能感到不快和不快,甚至不敢說“李殊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李白的軟弱,在現在的很多文人身上也能看出來。這樣的人,如果只是談論壹些事情,壹定是口若懸河,氣勢磅礴,如虎添翼。實際問題的真面目需要解決,馬上就軟了,像只小貓。正是這個原因,李白又多了壹個值得關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