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結合詩歌第三部分(情感美),分析“月光“是如何引發、深化及升華思婦的情思的?

結合詩歌第三部分(情感美),分析“月光“是如何引發、深化及升華思婦的情思的?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詩人張若虛的代表作,它優美的詩句、深邃的意境,千百年來使無數讀者流連其中。

詩中“月”字***出現了15次,作為主線貫穿全詩,有著豐富多樣的作用及內涵。本文對“月”在詩中的主要作用進行了分析。

張若虛是初唐傑出詩人,與賀知章、包融、張旭並稱“吳中四士”。《全唐詩》中他的詩只有兩首,而《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壹首,它號稱“孤篇橫絕”,奠定了張若虛在唐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詩人按照月的位置變化順序展開全詩。詩歌開頭“海上明月***潮生”描繪了月亮伴著潮水從海上升起的情景,“月照花林皆似霰”則是月亮升起過程中,月光灑在開滿鮮花的樹林上,而“皎皎空中孤月輪”寫出了皎潔的月亮高懸在漆黑的夜空中的景象,這是月亮升到了最高點。

後文的“江潭落月復西斜”描繪了月亮向西落下的景象,“斜月沈沈藏海霧”是寫月亮下沈藏到海霧中,末句“落月搖情滿江樹”則是落月的月光灑在江邊的樹上,此時月色已逐漸消失。

由此可見,詩人按照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順序來寫月亮的位置變化,同時巧妙地插入春江、花林、白沙、天空、白雲、青楓、扁舟、小樓、妝鏡臺、搗衣砧、鴻雁、魚龍、落花、海霧、碣石等景象,這樣寫使全詩脈絡更清晰,情景交融,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