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人民非常尊重張喜安的節氣。當地數千名韓孟雄、軍政使節婁及各界人士都想為他建壹座“讀書館”。當地居民聽說後,互相幫助。於是,當地人“謀公,捐錢養工”,在山頂上修建了龍山道源,讓章昊“學於無聲”。貴州巡撫吳為張的《鶴樓集》作序,其中有“都勻諸生自造門戶,循經隨徒,再論古今忠孝與我儒命之學,都勻教風睡異縣”等句子。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都勻府韓偉為紀念張喜安文化教育的創舉,在明代觀音寺舊址上建了壹所書院,取名“鶴樓書院”。
都勻大部分景點都是張毅留下的。他曾將邙山改名為“龍山”。在都勻期間,他時常吟誦壹點閑情逸致,與眾多弟子同遊,逛逛龍山。他欣喜地看到了“南交湘漢,北交滇蜀”的壯麗景象。由於經常在山川之間跋涉,有壹天,大筆壹揮,在墻上留下了16個寓意深刻的漢字,成為當地著名的豐碑。都勻東山北麓鐫刻著“仁智之愛”。它被命名為摩米吉山的玉華巖,因為它在每個秋天的月亮上都覆蓋著紅葉。摩崖高1.51米,寬0.75米,草書,凹版,大字約1尺,小字約3寸見方。字體瀟灑,渾厚,清晰。16字後“仁智,動靜之理,棲於此谷,飲此泉水”,有題詞“大明嘉靖四十年張儀《鶴樓書》”。
阿清人張叔在《續黔州》壹書中記載“張派駐軍為州,殺毛為學,以此為慰”。有壹股清泉從懸崖附近的山谷中溢出,匯成壹條小溪,上面刻著“飲此泉水”。張儀留下碑文後,山色壹新,泉水活躍,遊人紛至沓來,也紛紛題詞。正如明代呂柬埔寨《都勻龍山集》所言,“張子忠義曠達,故梓山為古跡”。清康熙年間都勻知府高力手書:“動則靜,理則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知道看什麽。水盡,義已悟。”刻在懸崖右側。光緒年間,都勻縣令徐特仁也曾在崖前立碑:“壹鶴飛去千年,草葬,爪鉤。”晚清貴州著名學者也有《玉華巖見張崖》壹詩。詩後有註“都勻人視忠厚樸質為神仙,稱此為爪書仙,龍江寺猶存蟒刀”。1914年,都勻縣孫思奎為保護石雕,在懸崖上建了壹座亭子,取名西河亭,並在亭下建了壹座綠亭,遍植荷花。夏秋時節,荷塘裏的荷葉婀娜芬芳。因為鶴樓亭是為了紀念鶴樓書院的主人張喜安而建的,而都勻壹中的前身就是鶴樓書院。所以張毅應該說是都勻壹中的開創者。
明清民國時期,貴州各種誌書為此流傳。明代貴州巡撫江東將軍張,與在貴州文教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並稱“三動”,肯定了張在貴州文教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