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在第壹章“文忠公”對蘇東坡的簡介中就引用了其題在歌妓李琪披肩上的壹首七絕:
東坡四年黃州住
何事無言及李琪
卻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雖好不吟詩
這裏引用了杜甫杜工部的壹個典故,即因其生母名叫海棠而為了避諱從未寫過壹首與海棠有關的詩。在這裏以恰到好處地恭維了歌妓並以幽默的筆觸寫出了在黃州四年從未為此女寫過詩的原因,同時展示了蘇東坡本人的淵博學識,竟至於對杜甫文學創作中壹個再平常不過的細節洞若觀火。
第十二章《抗暴詩》應當是整本《蘇東坡傳》中引用蘇東坡詩詞片段最多的壹章了,薄薄的六頁書竟摘錄了東坡先生***計16首詩詞。此章既然名為“抗暴詩”,則不可不提及其中關於暗諷暴政的詩句:“歲荒無街歸亡逋,鵠則易畫虎難摹“。正如其政敵李定、舒亶在烏臺詩案中所說的那樣:“言歲既饑荒,我欲出奇畫賑濟,又恐朝廷不從,反似畫虎不成類狗也。”蘇東坡是否真的是想諷刺當朝皇帝與朝廷我們無從得知,但從這首詩以及其它同時期的作品諸如林語堂先生引用的另壹首詩《吳中田婦嘆》:
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
霜風來時雨如瀉,杷頭出菌鎌生衣。
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
茆苫壹月壟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
汗流肩赪載入市,價賤乞與如糠粃。
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
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裏招羌兒。
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
?從其中我們不難感受到蘇東坡對窮苦人民的憐憫與痛惜,壹個愛民如子的好太守就此躍然紙上。
提到東坡的文學作品,自然不得不提到第十六章《赤壁賦》,盡管賦僅僅是韻文的壹種,並不可算作是詩詞。但此章中記載的《黃泥阪詞》與另壹首《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都展現出了東坡先生樂觀的精神,其中那首《臨江仙》摘錄如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壹句“夜飲東坡醒復醉”正是體現出蘇東坡被貶黃州後內心的憂愁,以至於夜飲消愁,在深夜中倚杖閑逛;但東坡畢竟是樂觀的,可以想象到他是聽了壹會兒江聲後便豁然開朗,感慨道“長恨此身非我有”,這便又變回那個樂天派的東坡了。其情緒變化,亦如《前赤壁賦》中從那個象征著東坡另壹重思想的客人再到以哲理開解客人的東坡本人的轉變。人非聖賢,孰能學太上之忘情?《蘇東坡傳》中恰似東坡在短短幾首詞中就完成了心態的轉變,誰又知其內心曾經受過的掙紮與痛楚?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對蘇東坡詩詞的精妙運用還有許多,此處受篇幅限制暫且不表,但讀壹個人,尤其是壹個有著大量創作的人,若是不去認真讀讀他作品裏的內涵,便是莫大的資源浪費了。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