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龍舟比賽的詩句

贊美龍舟比賽的詩句

1. 關於龍舟比賽的詩句

關於龍舟比賽的詩句 1. 描寫賽龍舟的詩句有哪些

1.《端午月山主人酒邊即事》宋 黃庚時序催人易白頭,端陽懷古客添愁。

朱符不寫湘累恨,角黍難包楚國羞。記節何妨斟蟻酒,奪標無復見龍舟。

高歌思遠樓前路,掩雨珠簾今在不。 2.《競渡棹歌》宋 黃公紹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未鬥水悠悠。

壹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3.《端午東湖觀競渡》 宋 黎廷瑞記得當年年少時,蘭湯浴罷試新衣。

三三五五垂楊底,守定龍舟看不歸。 4.《湖亭觀競渡》宋 樓鑰涵虛歌舞擁邦君,兩兩龍舟來往頻。

閏月風光三月景,二分煙水八分人。錦標贏得千人笑,畫鼓敲殘壹半春。

薄暮遊船分散去,尚余簫鼓繞湖濱。5.《官塘競渡》 宋 鄭瀛長江百裏濃於醅,天風吹作雲濤堆。

吾鄉好事重佳節,龍舟兩兩爭喧豗。今人不識靈均意,祗作龍舟多競渡。

2. 描寫賽龍舟的詩句有哪些

1、《念奴嬌》——宋代張榘

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

譯文:龍舟爭相競賽,高舉旗幟,奮擂擊鼓,壹爭高下。

2、《競渡歌》——唐代張建封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譯文:船槳劃水,上下翻飛,及其迅速,鼓聲既響又急。鼓聲越來越急,目標即將接近,兩龍望向目標眼球不停眨動。形容坡上觀眾喊聲突發,驚天動地,旗桿上掛著的錦標五彩繽紛,令人五花繚亂。

3、《賀新郎·端午》——宋代劉克莊

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早已有、遊人觀渡。

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譯文:青年們紛紛炫耀自己的節日裝束,頭上插著釵頭彩符,身上佩著艾草紮成的老虎。爭先恐後的來渡口觀看賽龍船。我年紀大了,不願再去與人擁擠,只是站在遠處觀看。任憑那些年輕人搖旗擂鼓吶喊,船漿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飛舞。

4、《競渡詩》——唐代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譯文: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時節的場景,在驛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鼙鼓初擊時似雷聲,獸頭吐威,萬人沖破齊聲呼喊,跳躍著的浪花與飛鳥爭先恐後。多條船像龍壹樣的向前沖去,果然獲得了錦標歸來。

5、《午日觀競渡》——明代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譯文: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

3. 描寫端午節賽龍舟的詩壹首

1、《競渡詩》——唐代盧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譯文: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時節的場景,在驛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

鼙鼓初擊時似雷聲,獸頭吐威,萬人沖破齊聲呼喊,跳躍著的浪花與飛鳥爭先恐後。多條船像龍壹樣的向前沖去,果然獲得了錦標歸來。

2、《午日觀競渡》——明代邊貢***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譯文: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從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國的風俗至今仍存。

閑暇的日子正適合在江亭喝酒聚會,誦讀《離騷》,哪覺得其中的憂愁。擴展資料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壹,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壹,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來源傳說(1)紀念屈原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

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2)沅陵盤瓠招魂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

沅陵龍舟發源於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戶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兒六女,兒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瑤、侗、土、畬、黎六個民族。

盤瓠死後,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師不知他魂落何處,就讓各族打造壹只龍舟,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後來的劃船招魂的祭巫活動。

(3)紀念曹娥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

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4)紀念伍子胥《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壹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

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

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在香港,也舉行競渡。百度百科--賽龍舟。

4. 描寫端午節賽龍舟的詩壹首

五月五日

[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沈死,

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

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

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壹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明]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明] 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渡歌(節錄)

[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5. 關於龍舟競速的詩句

1.《觀拽龍舟懷裴宋韓李》

截春流,築沙坻。

拽龍舟,過天池。

尾矯矯,角岐岐。

千夫推,萬鱗隨。

驚鴻鵠,沈魚龜。

春三月,輕服時。

薄水殿,習水嬉。

馬特特,來者誰。

魏公子,人不窺。

車轔轔,集其涯。

邯鄲倡,士交馳。

銀缾索酒傾玻璃,用錢如水贈舞兒。

卻入上苑看鬥雞,擊球彈金無不為。

適聞天子降玉輦,當門虎腳看大旗。

春風吹花入行幄,紅錦百尺爭蛟螭。

雲蓋回,彩纜維,明年結客觀未遲。

朝代:宋代|作者:梅堯臣

2.《上元夜帝禦龍舟觀鰲山恭述》

紫禁鰲山結翠斿,升平故事雅宜修。

春回九陌風仍暖,月出千門霧乍收。

煙火樓臺疑化國,高明世界正宸遊。

何人不傍宮墻聽,天樂泠泠在禦舟。

朝代:明代|作者:王士騏

3.《瀟湘神》

看龍舟。

看龍舟。

兩堤未鬥水悠悠。

壹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朝代:宋代|作者:黃公紹

4.《詠史詩。汴水》

千裏長河壹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

錦帆未落幹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朝代:唐代|作者:胡曾

5.《龍舟塢》

帝舸頻催發,初開水殿時。

蒼龍出海國,紫鳳浴天池。

奪錦星橋斷,穿楊月樹披。

於今芳塢閉,聞自內家知。

朝代:明代|作者:陳沂

6. 需要壹些關於賽龍舟的句子

曾經不止壹次在電視上看到過賽龍舟的情形:彩繪的龍舟,整齊的著裝,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有幸能在塘口親眼目睹壹次久違的賽龍舟。

端午節那天,我起了個大早,興致勃勃地來到塘口,小河兩岸早已經是人山人海了。老人們從家裏搬出靠椅,端坐著靜靜地等待。姑娘們如同參加壹次盛會,各各穿著利落的新裝,唧唧喳喳地探討著這次比賽誰會是贏家。青年小夥雖然沒有能親身參加賽龍舟,卻也是熱情不減,臉上充滿了歡喜。小孩子們更是興奮,在人群中鉆來鉆去,有壹些調皮的男孩甚至爬到河邊的高樹上,占據著好位置,居高臨下地往河中眺望。而河中早已浮著四只最美麗的龍舟,船只狹而長,船舷上描繪著朱紅的線條。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於開始了。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纏著壹束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壹支離弦的箭,在平靜無波的塘河上來去如飛。兩岸看龍舟的人都大聲吶喊,有的還把家中的鑼鼓都拿出來,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輕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連環響”鞭炮掛到樹上點燃。壹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壹處,在河面上回蕩,震耳欲聾。

我擠上前去觀看。青年橈手們奮勇揮槳,動作整齊劃壹,堅實的肌肉隨著動作壹起壹伏,額上布滿汗珠兀自反射著太陽的光輝。擊鼓的人更是興奮異常,縱身壹躍,雙槌齊下,恨不得把全身的力氣都使上去,讓人擔心那鼓會不會被敲破。賽到緊張處,更是精彩異常,兩只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岸上的呼聲壹陣蓋過壹陣,待到分出勝負,又是壹陣的歡呼聲夾雜幾聲懊喪的嘆息聲。

接近中午,太陽光逐漸猛烈起來了。岸上的人們都禁不住太陽光的熱情,有的在尋找陰涼的地方,有的就幹脆轉回家去吃午飯了。河面上的幾只龍舟也都靠岸休息。岸上早搭好了的涼棚,擺上了酒席,看來青年橈手們還未盡興,要在這熱烈的陽光下再玩上幾個來回。我實在有點佩服他們的熱情了。

近幾年來塘下鎮的經濟飛速發展,良好的環境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投資者和內地打工者,高樓大廈林立,城市建設加快了步伐。我想:這壹切和人們的建設熱情是分不開的。人們把對賽龍舟的精神移用到經濟建設上,妳追我趕,奮勇向前,才有了今天驕人的業績。

我也要學習這種賽龍舟的精神,讓我在學習上有壹個新的突破。

再給妳壹篇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聽了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妳會想到端午的龍船競渡嗎的情景嗎?

“五月裏,端陽到。汨羅橋上好熱鬧,好熱鬧。鼓兒咚咚,旗兒搖,龍船比賽開始了,開始了! 鏗冬鏗,鏗冬鏗……”四面八方的龍舟伴著有節奏的鑼鼓聲爭相而來。紅面黑須的洪聖神龍,嬌艷無須的天後神龍,童面稚氣的哪咤飛龍更有100多年前初壹皇姑命名“奉聘金龍”的“黃蒲特”飛龍……東江龍舟,除了龍頭按其村莊古時供奉的神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外,大致都船長七丈四尺,首尾尖而翹高,中間粗而低橢,前有威武龍頭,後有旌旗長鞘。船分二十七欄,大鼓置於正中,兩鑼鼓聲統壹著五十四位劃船健兒的橈拍,在指揮的率領下形成壹股強大的合力,使龍舟在浩瀚的江中疾速前進。賽龍,是龍船節裏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號令壹發,傾刻喧天鑼鼓如春雷滾動,漫天水花似春雨飄灑。這種龍舟競渡,是意誌的角逐,是毅力的較量,是團結合力的大比拼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7. 端午賽龍舟詩詞

競渡歌 [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競渡詩 [唐]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午日觀競渡 (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8. 描寫端午節劃龍舟的詩詞

午日觀競渡

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競渡曲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壹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淩波呈水嬉。

典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東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