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二:相傳北宋年間,蘇東坡時任徐州知州,農歷七八月間,黃河上遊決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蘇東坡率領軍民日夜防洪,“廬於城上,過家門而不入”黃河洪水漫漫越漲越高,眼看就要漫過城墻,民間紛紛傳言,只有壹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跳進黃河,大水才會退去,蘇東坡十三歲的女兒蘇姑聞訊後,焚香禱告:“只要能拯救徐州老百姓,她情願舍身抗洪”禱畢便從城墻上縱身跳入水中,人們順水打撈直到徐州城東南的下洪,才發現蘇姑穿的紅鞋漂浮上來,蘇姑事跡感動了徐州的軍民,他們日夜搶險防守,終於保全了徐州城。
為了紀念蘇姑,徐州人民還建起了黃樓廟,塑了蘇姑像祭祀。從前每年正月十六日為廟會,趕會的人以婦女居多,所以有“蘇姑香火滿黃樓,有女如雲擁”的詩句來描繪黃樓廟會的盛況,趕會的人們爭相購買百年老字號泰康回民食品店生產的“白麻桂花酥糖”來祭祀蘇姑。“酥糖”者,“酥糖”也,這難道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嗎?不信妳打開壹包酥糖看看,每塊酥糖的長寬高的形狀和古代城墻磚是多麽相似啊!
傳說三:酥糖創始人是明末溫江縣壽安鄉著名糕點工人馬敬山。他開設的糖果作坊吉祥齋,就以生產中式糕點著名。他精通中式糕點的蒸、烘、炸、烤等工藝技術,首創獨具風味的新品種——酥糖;並用後漢名將“馬援”的爵號“伏波將軍”為商標。定名“伏波牌酥糖”。據說,馬敬山自譽為馬援後代,而馬援在後漢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馬敬山借此宣揚酥糖聲譽。它香不膩人、甜不見糖、酥不頂口、脆不覺硬,名揚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