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裏***井,因井為市,井田、市井、井宿,井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汲井屬於女子的生活職責,井又常處於閨閣之畔,與簾櫳、妝臺壹樣,和女子的動靜坐臥息息相關,難怪古代詩文中有關“井”的意象多,尤其是閨情詩中作為壹種抒情意象大量湧現。下面談談與“井”有關的意象及其意象象征。
壹、井欄,也稱井幹,是井上的護欄,石制為主。如白居易《府中夜賞》詩曰“櫻桃廳
院春偏好,石井欄堂夜更幽。”民間所用的井欄簡單雕飾便已足夠,豪貴之家卻往往大事奢靡。李商隱詩“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恨銀床在井頭”(《富平少侯》),就說明了井床之過奢,連不諳節儉的貴公子都知道可惜。在詩文中,還常常用金、銀、玉等字來形容井床、井欄,倍增詩詞的華麗富貴之象,如李白的《長相思》“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
二、轆轤,是汲水工具,轉動時軋軋作響,在閨情詩詞中,即有“驚閨”之意,如“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轆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棉冷”(周邦彥《蝶戀花》)。詞中說明閨中人為轆轤聲所擾,深井攪動幽閨芳心,豈不悵恨?與這種春情萌動卻幽閉深閨、相思成灰的意旨相契合,轆轤汲水,重復旋轉,又衍生出情意綿綿、愁緒不斷之意。如李賀《後園鑿井歌》“井上轆轤床上轉。水聲繁,弦聲淺。情若何,荀奉倩。城頭日,長向城頭住。壹日作千年,不須流下去。”
三、桐井,井邊植樹可蔽塵、遮陰,井邊所植以梧桐最常見,且為雙株夾井。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梧桐是美好高潔的樹種,常引來金鳳凰,又暗含蕭史、弄玉乘鳳凰雙雙飛升的典故,所以也暗合了閨中人對美滿姻緣的企盼。桐井的意象,則常有“悲秋”之意,助成閨怨。“戶外井桐飄。淡月疏星***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覺秋聲引雁高。 羅帶束纖腰。自剪燈花試彩毫。收起壹封江北信,明朝。為問江頭早晚潮。”(周邦彥《南鄉子》)
四、桃井,井邊還常植桃樹。桃花正值春天開,桃井有青春正好,濃情蜜意之感。如王昌齡《春宮怨》“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五、古人汲水多用瓶、罐等,如張籍《楚妃怨》“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銀瓶秋水冷。”瓶、罐用繩系著放下井中,如若繩斷瓶落井裏,產生意象瓶落井水,喻杳無音信之意,在閨情詩詞中也屢見不鮮,經常用於思婦懷人的場景。
六、“井底引銀瓶”意象。“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白居易長詩《井底引銀瓶》中的意境後被元雜劇作家白樸的代表作《墻頭馬上》作為情節發展的關鍵部分,從此“井底引銀瓶”這壹意象更加坐實。雜劇寫千金私奔被誤會為淫奔,以細絲系銀瓶,放入井中汲水來試夫妻聚散。絲不斷,便成夫妻;瓶墜簪折,便歸家去。銀瓶汲井,寓意執粗井臼。汲水不成,也就是中饋無能,自然失去做主婦的資格。“井底引銀瓶”意象也就與古代詩詞“棄婦”主題息息相關,“銀瓶落井”則比喻夫婦離絕。
以上是對閨情詩詞中有關“井”的意象的考察、搜羅,也讓我們看到“井”的意象是來源於日常生活又如何被逐步詩意化的。“井”已逐漸成為壹個浸潤著情感色彩的詞語、壹個具備豐富意旨的符號。
只找到這麽多~但願幫得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