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壹詞壹般用來感嘆未來道路艱險、漫長。
漫漫:路遙遠的樣子。
出處:戰國楚國屈原的《離騷》中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白話譯文:前面的道路啊又遠又長,我將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典故故事:
屈原痛感自己的治國之道不能為楚王所接受,他只好悲憤地走開了,去尋求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他在此詩中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作了壹番抒情的描述:
早晨從蒼梧啟程了,晚上到達了懸圃。壹天的奔波, 該是多麽地疲勞啊!本想在宮門之外少休息壹會,但是不能啊!時間緊迫,天已快黑了。
我請求羲和,不要再驅車前進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擺在我們面前的路程是那樣的長,那樣的遠,我已經立誌,要百折不撓的去尋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擴展資料詩句賞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構成了輻射全詩的意象,是詩人兩種情感的聚焦點。
壹是對自己遭到打擊陷害、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二是表明自己董道不豫、上下求索的決心:“雖九死其猶未悔”。這壹傳誦千古的名句,激勵著壹代又壹代仁人誌士,為了真理不懈求索,生死以之。
屈原寫作《離騷》時已度過了大半生。為了實現政治理想,他不斷遭到腐朽貴族集團的排擠、打擊和放逐,已到了救國無路的地步。
《離騷》後壹部分主要描寫詩人對未來道路的探索。首先,女媭勸他不要“博謇好修”,應該明哲保身。但詩人通過向重華陳辭,分析了往古興亡的歷史,否定了這種消極逃避的道路。
於是詩人開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歷程。首先,他上叩天閽,卻遭到冷遇;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終無所遇。
接著詩人找靈氛占蔔,巫鹹問策。靈氛勸他去國遠遊,另尋施展抱負的地方;巫鹹則勸他暫留楚國,以待時機。詩人感到不能再留在黑暗無望的楚國,決定遠遊他邦。
但這壹行動又與他的愛國情感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正當他升騰遠逝的時候,忽然看到了楚國大地:“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最後詩人決心“從彭鹹之所居”,用死來殉其“美政”理想。屈原的愛國情操在士無宗國、朝秦暮楚的戰國時代,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