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想起誇美人的。至於誇妻子的就用誇美人的代替吧
至於誇美人的當然最經典的是曹植《洛神賦》那壹段: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2. 誇媳婦的文言文1、金聲玉韻,蕙心蘭質。——王勃《七夕賦》
2、蘭質蕙心何所在?焉知過者是狂夫。 ——楊虞卿《過小妓英英墓》
3、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趙孟《贈放煙火者》
4、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繡成安向春園裏,引得黃鶯下柳條。—— 胡令能《詠繡障》
5、三日入廚房,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王建《新嫁娘詞三首》
6、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孔雀東南飛》
7、壹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蜀錦謾誇聲自責,越綾虛說價猶高。可中用作鴛鴦被,紅葉枝枝不礙刀。——羅隱《繡》
3. 贊美妻子的文言文沈復的《浮生六記》中應該會有很多 描寫蕓娘的
如----
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閣,余又隨母往。蕓與余同齒而長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時但見滿室鮮衣,萎獨通體素淡,僅新其鞋而已。見其繡制精巧,詢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僅在筆墨也。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壹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索觀詩稿,有僅壹聯,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詢其故,笑曰:"無師之作,願得知己堪師者敲成之耳。"余戲題其簽曰"錦囊佳句"。……
4. 贊美妻子賢惠的詩句有哪些1、《新嫁娘詞》——唐 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翻譯:婚禮三天後,新娘來到廚房,洗手洗湯。 2、《贈內人》——唐 張祜 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翻譯:妻子把燈罩拉到燈罩旁邊的頭上,然後拿起燈來營救火蛾。 3、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先秦·佚名《詩經·衛風·氓》 翻譯:婚後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 4、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先秦·佚名《碩人》 釋義:好個修美的女郎,麻紗罩衫錦繡裳。 5、秾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魏晉·曹植《洛神賦》 釋義:她體態適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皮膚。
5. 贊美妻子的文言文,最後帶有註解的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u二聲)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huán)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臯(héng gāo),秣(mò)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miǎn)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
睹壹麗人,於巖之畔。乃援禦者而告之曰:“爾有覿(dí)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禦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yào)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fǎng fú)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yáo)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qú)出淥(lù)波。秾(nóng)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yè)輔承權,瓌姿艷逸,儀靜體閑。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ěr)瑤碧之華琚(jū)。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xiāo)之輕裾(jū)。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chí)躕(chú)於山隅(yú)。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蔭桂旗。
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tuān)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dì)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誌兮,申禮防以自持。於是洛靈感焉,徙倚仿徨。
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sǒng)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遝(tà),命儔(chóu)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
嘆匏(páo)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guī)之猗靡(yī mí)兮,翳(yì)修袖以延佇。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韈(wà)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miǎn)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
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ní)踴而夾轂(gǔ),水禽翔而為衛。
於是越北沚(zhǐ),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壹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dāng)。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禦輕舟而上溯。
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fēi)轡(pèi)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記曰:植初求甄逸女不遂,後太祖因與五官中郎將,植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後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下。
時已為郭後讒死。帝仍以枕賫(jī)植,植還。
度轘轅,息洛水上,因思甄氏,忽若有見,遂述其事,作《感甄賦》。後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
燮(xiè)按:植在黃初,猜嫌方劇,安敢於帝前思甄泣下,帝又何至以甄枕賜植?此國章家典所無也。若事因感甄而名托洛神,間有之耳,豈待明帝始改?皆傅會者之過矣。
編輯本段作品註釋大註〔1〕黃初:魏文帝曹丕年號,公元220—226年。〔2〕京師:京城,指魏都洛陽。
按曹植黃初三年朝京師事不見史載,《文選》李善註以為系四年之誤。朝京師,即到京都洛陽朝見魏文帝。
〔3〕濟:渡。洛川:即洛水,源出陜西,東南入河南,經洛陽。
〔4〕斯水:指洛川。宓妃:相傳為宓羲氏之女,溺死於洛水為神。
《離騷》:“我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5〕“感宋玉”句:宋玉有《高唐》、《神女》二賦,皆言與楚襄王對答夢遇巫山神女事。
〔6〕京域:京都(指洛陽)地區。〔7〕言:發語詞。
東藩:指指在洛陽東北的曹植封地鄄城。藩,古代天子封建諸侯,如藩籬之衛皇室,因稱諸侯國為藩國。
〔魏誌》本傳:“(黃初)三年,立為鄄城王。”鄄城(即今山東鄄城縣)在洛陽東北,故稱東藩。
〔8〕伊闕:山名,即闕塞山、龍門山。《水經註·伊水註》:“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
山在洛陽南,曹植東北行,故曰背。〔9〕轘轅:山名,在今河南偃師縣東南。
《元和郡縣誌》:“道路險阻,凡十二曲,將去復還,故曰轘轅。”〔10〕通谷:山谷名。
華延《洛陽記》:“城南五十裏有大谷,舊名通谷。”〔11〕陵:登。
景山:山名,在今河南偃師縣南。〔12〕殆:通“怠”,懈怠。
《商君書·農戰》:“農者殆則土地荒。”煩:疲乏。
〔13〕爾乃:承接連詞,猶言“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