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指歌妓。
出自北宋時期的葉夢得《賀新郎》: 睡起流鶯語。
翻譯:午睡醒來,聽流鶯嬌聲軟語。
2、比喻鳴聲婉轉。
出自南朝梁國沈約的 《八詠詩·會圃臨東風》:舞春雪,襍流鶯。
翻譯:春天的雪舞動,黃鶯鳴聲婉轉雜亂。
相關詩句:
唐代大臣武元衡《春興》。
原文: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壹夜吹香夢,夢逐春風到洛城。
譯文:在壹個細雨初晴的春日,楊柳的顏色已經由初春的鵝黃嫩綠變得蒼翠濃郁,經過細雨的洗浴後,柳色變得更加深暗,枝頭的殘花也在雨中全都落盡,露出了在枝頭啼鳴的流鶯。昨天晚上壹夜春風吹起了我的甜蜜的思鄉夢,在夢中我追逐著春風飛回了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