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詩歌就是這樣。新詩和古詩的精華都源於人們在社會實踐和生活中的思考和感受,是生活和勞動的產物(勞動也是生活的壹部分),是思想靈感的火花。所以,詩歌應該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反映自己在社會實踐和生活中的真實感受的壹種文字記錄或期待,通俗易懂,貼近大眾,高雅含蓄,如音樂壹般,給人壹種輕松自然的愉悅和享受。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如果寫詩和讀詩成為壹種沈重的負擔和負擔感,很難說還有人喜歡和喜歡詩歌。即使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精心構思、遣詞造句需要壹定的精力或難度,但這是他的興趣、文化素養和學習習慣相匹配的結果。
詩歌,尤其是古詩詞,給人留下了難以言說的想象空間,這也是人們喜歡的主要原因之壹。古詩詞的內容主要有田園、邊塞、歷史、懷舊、物質、旅行、永遠在我心中、送別等等。無論是哪種體裁,其中的深情和隱含的詩意都是壹樣的。就像壹幅水墨山水,韻味是超越畫框本身的。詩歌也是壹樣,甚至比國畫更是如此。詩從古到今,從中到外,都不是吃的東西。它是形而上的東西,與精神有關。在古代,士大夫文人以物言誌,以詩詠誌。這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能表達他們感情的壹種藝術表達。對於現代人來說,古詩詞中那無盡的流水之詩,就像壹個遙遠的夢,點綴在我們的記憶裏。這可能是古詩詞沿用至今的壹個重要原因。正是因為人們不能再過過去那種等枕難眠的日子,在蜀道難於上青天的日子,在悠然見南山的日子,在窮江邊看白骨雖國破山河忍,在只看到長江在天空中流的日子,心裏還是舍不得的,古詩詞的壯美和聲音的悲涼成了他們最好的心理寄托。所以,古詩詞的內容和魅力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壹去不復返了,但它留給後人的精神影響依然隨處可見。
從語言的角度來說,古詩雖然是古人創作的,但很重要的壹點是,古語和古人的“清規”仍然能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清新流暢(如唐詩)。據說唐代大文豪白居易寫的詩,經常給老人和婦女讀,他們認為如果能讀出來,就是好詩。這種說法的歷史真實性這裏還不研究,從唐代流傳至今的著作足以證明。無論是李白、杜甫等名人的作品,凡是歷史好、壽命長的詩歌,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應重視這壹點。
從格律的角度來說,古詩詞並不是要用那些生僻晦澀的詞語。壹首古詩之所以成為古詩,是因為它有自己獨特的詩歌節奏,包括平仄甚至對仗和押韻。這種詩法不是多余的,而是從古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潮流來看是必要的、自然的;它不僅僅是針對讀者,而是針對作者和那個時期的文化需求;詩歌節奏的運用,不僅增加了古詩詞的晦澀和讀者的難度,而且增加了古詩詞的抑揚頓挫、清新流暢,更容易背唱(古人吟詩)。
從起源上說,古詩詞是勞動的產物。比如《詩經》最古老的作品,有相當壹部分是當時勞動人民發出的勞動號聲和用歌聲記錄下的他們內心的吶喊和哼唱。這就使得詩歌從勞動到勞動的形式,反過來又給人以欣賞和娛樂,給人以啟發。
從古詩詞本身來看,確實如此。例如,“我的床腳這麽亮,會不會已經結霜了?...",“中午除草,汗流浹背……”,“日照香爐生紫煙……”,“告別白帝彩雲……”諸如此類,舉幾個例子,大家都懂。這些家喻戶曉的詩雖然寫於唐宋,但作者生活的環境和語言還處於文言時代,他們的詩又是如此淺顯易懂,意義深遠,更何況是說當今語言的人寫詩。
誠然,讀古詩往往就像在看壹幅風景畫或風俗畫,古詩的魅力往往表現為用色彩和技法勾勒出來。不用說是像《長恨歌》這種與田園風光接壤的作品,甚至可以畫出來。就好像清明上河圖可以寫成詩壹樣。古詩詞不再是詩歌乃至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的韻味依然纏繞著有著幾千年歷史和文化底蘊的中國人的心。畢竟古詩詞曾經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樓主完全是按照妳的要求來的,適合妳現在的說話水平。如果妳覺得滿意,請多多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