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煌煌荊楚吟·南嶽之旅·衡山·佛道香火

煌煌荊楚吟·南嶽之旅·衡山·佛道香火

煌煌荊楚吟·南嶽之旅·衡山·佛道香火

南嶽衡山,寺廟庵觀星羅棋布,六朝以來即是著名的宗教聖地。佛道***處,相爭而又相安。

道家羽流捷足登

據載,遠在西漢,道家即在南嶽開始活動。武帝曾封南嶽金母殿道士王谷神為“太微先生”,皮元曜為“太素先生”。直到南北朝以前,基本上是道家的天下。羽客們聲稱南嶽是上列註生之宿,下符長育之功的神靈境界,為導雲雨、養萬物、惠群生的洞天福地,是道家朱陵太虛之天。只要學道居此,即可度世飛升。他們尊奉嶽神為南嶽真君,乃古代之太虛真人赤松子,說其祖師爺李耳(即老子,太上老君),即得道於赤松子。並進獻給這位南方之神以九丹日精之冠、朱光之袍,及夜光天真之印。壹些史誌也載,南嶽白日飛升者屢有所見,僅在朱陵洞天——紫蓋峰水簾洞處飛升者就有晉代陳興明、施存、尹道全、陳惠慶,南朝徐靈期、張曇要、張如珍、王靈輿、鄧郁之等九位道仙。於是,四處道徒爭先恐後前來煉丹修行,追求長生不老之術,極盛時全山有道觀四十余處。其中,最早的大概是徐靈期和鄧玄寂於287年在華嚴峰下創建的衡嶽觀,其後有招仙觀、九仙觀、洞門觀、北帝院、西靈觀、玉清觀、普賢觀等著名宮觀。由於歲月久遠,這些建築多已頹圮。現保存較為完好的尚有集賢峰下的黃庭觀等。

黃庭觀祭祀供奉的是南嶽地區家喻戶曉的“南嶽夫人”。傳說中的南嶽夫人,姓魏名華存,又名魏元君,字賢安,山東任城(今濟寧市)人,晉司徒魏舒之女。少時飽讀經書,仰慕仙術,曾蓄誌終身不嫁。後迫於父母之命,24歲時嫁於南陽劉幼彥為妻,生有二男二女。劉幼彥曾為修武縣令,魏華存隨夫到任所後,仍矢誌念經修道,常百日閉門不出。壹個月夜,太極真人安度明、東華青童君、碧海景林真人、清虛真人王子登四仙降臨她的臥室,贈予太上寶文三十壹卷及《上清黃庭內景經》。當時世道紛亂,她終於看破紅塵,帶著侍女麻姑到南嶽修道。她因念大禹得金簡玉書之事,先登金簡峰壹大石上仰天祈禱,此處後世稱“仰天臺”。她又到集賢峰,發現峰下有個小峰,小峰西南邊有塊壹丈見方的巖石穩穩地擱置在另壹塊石頭上,頗像壹張獨腳的八仙桌,決意將其作禮鬥壇,來日從此處飛升。於是請人於石旁建造道觀“紫虛閣”。從此,她在此隱居靜修,每日除三次在大石上祈天禮鬥外,均披閱四仙所贈寶卷。凡此十六載,年事愈高而臉色愈紅潤。東晉鹹和九年(334)八十三歲壽旦之夜,當她登壇禮天時,壹班仙人駕鶴來臨,口稱前來迎接仙姑。她於是托劍化形而去。後協同西王母管理天臺山、緱山、王屋山、大霍山及南嶽眾仙事務。宋景祐年間,賜名“紫虛元君”,元祐年間進封“高元宸照紫虛元道元君”,為茅山嗣上清經箓第壹代太師,領上真司命、南嶽夫人。茅山嗣上清第二代玄師為楊羲,曾得夫人親授,下傳第三代真師許穆。嗣後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為祭祀魏夫人,隋大業十四年(618)始建觀,稱魏閣(亦有說唐始建),內供魏夫人塑像。唐大歷三年(768)大書法家顏真卿重修,並親題碑碣,詳述魏夫人得道之事。此時,因唐朝皇帝自稱是老子後裔,故對道教大加尊崇,魏夫人聲名更著。李白即有“尋仙向南嶽,應見魏夫人”的詩句。宋仁宗賜名“紫虛元君之閣”。政和五年(1115)宋徽宗再賜名黃庭觀。黃庭二字取自四仙所授《上清黃庭內景經》。《黃庭經》為道家經典,壹般認為有《上清黃庭內景經》、《上清黃庭外景經》兩種,而所傳《上清黃庭中景經》疑為後人所作。據宋張君房《道藏》雲,黃庭二字含義為:“黃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指腦中、心中、脾中。”因此,《黃庭經》是道家必讀的修煉專書。

黃庭觀現址為清乾隆年間移建,位於集賢峰下白龍潭左邊,距南嶽廟二裏許。觀門有對聯“欲往西池謁王母;且來南嶽拜夫人”,橫額“山不在高”。入門左側有“憩足仙關”石。正殿門楣鐫有“黃庭觀“三字。正殿、過殿、左廂房等均為清代磚木結構。觀門外有魏夫人“禮鬥壇”(即飛仙石、飛升石),上有魏夫人飛仙的足跡。這塊石頭非常奇怪,壹個人無心用指頭輕輕壹點:它便微微動壹下,但若很多人壹齊用力推,它倒反而紋絲不動。據說南宋時有十多個僧人為損道家仙氣,曾合力掀推此石,結果使盡吃奶的力氣也沒推動,反被巨大的回推力嚇得逃之夭夭。人們說,那是魏夫人遣使五百力士將它穩住了。

相傳歷代在此觀得道者不少,如衡山農民率子廉,做道士後曾住觀內,後羽化仙遊;蒼梧女道士王妙想在觀內白日飛升。南宋時前來修煉的長沙女道士緱姑,更有壹段“青鳥渡仙”的傳說。緱姑來黃庭觀不久,魏夫人派青鳥傳話,告知她本是西王母後代,使其更堅定修仙信念。後又讓青鳥送來逢兇化吉的黃色羽毛,使緱姑幾次逃脫猛虎的襲擊和惡僧的傷害。最後又引緱姑登飛仙石,乘白鶴羽化而遷居九嶷山。

慧思奕棋贏地盤

自南北朝開始,隨著衡嶽十八高僧的相繼出現,道教在南嶽的壹統地位被打破,佛教香火日益旺盛。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南來的慧思。

據《續高僧傳》、《佛祖統紀》載,慧思俗姓李,武津(今河南上蔡東)人。孩童時,他作過兩個夢:壹是梵僧勸他學佛悟道;二是普賢菩薩騎著白象來到他身邊,摸了壹下他的頭頂。不久,他頭頂即長出壹個頭髻狀的肉坨坨,作為“佛印”終生留在他的頭上。這些夢和佛印,把他引入佛門。他15歲出家為僧,專誦《法華經》、《般若經》。由於佛教內部的宗派鬥爭,他“定慧雙開”的主張多遭非議,且屢遭暗算。為求生存,圖謀發展,他決計離開北齊。正在他選擇去向之際,忽聞空中有音:“若欲修定,當往武當、南嶽。”他於是帶領門徒於光大元年來到南嶽。到南嶽的當年就創建了般若寺(即今福嚴寺),第二年又創建小般若寺(即今藏經殿),於是名揚四方,歸者雲集,使南嶽佛門香火空前旺盛,被尊為天臺宗三祖。於是,壹系列關於他的傳說不脛而走。

其壹曰:“奕棋贏山”。據說他到南嶽後,首先拜會了創建南嶽天臺寺的好友海印禪師。從海印處得知,嶽神喜歡下棋,且對奕時要賭賽輸贏,曾誇下海口,說誰要勝過他,要什麽給什麽。慧思為求站腳,決定與嶽神對奕。結果三戰三捷,嶽神為不食言,同意滿足他的任何要求。慧思躬身作答:“貧僧只求大神給我壹個掛得了禪杖的安身之地。”嶽神慨然應允:“南嶽七十二峰任妳挑選!”慧思連忙合十說:“請讓錫杖擇居。錫杖落下處,求大神恩準貧僧結草為庵。”嶽神笑應。慧思暗暗念動咒語,然後揚手將錫杖拋向空中,須臾落在了今福嚴寺壹帶。此處正是嶽神看中已久的福地,不免有些尷尬,但又不便改口。慧思忙合掌致謝,並保證在禪場內設榻恭候,長年供奉。不久慧思在飛杖定下的寶地建造了般若禪林。禪林內果然專辟壹進殿堂,作為嶽神遊憩下榻之所。並在前殿供奉重達壹萬三千斤的嶽神銅像壹尊。嶽神見慧思如此報答,也就不再計較,並與其結為棋友。

其二曰:“嶽神下山”。壹日,慧思於祝融峰頂嶽神廟與嶽神對奕,趁嶽神贏棋高興之時,又請嶽神再賜給壹線之地,以便僧眾出入。嶽神問這壹線之地如何劃定。慧思脫下袈裟,合十說:“貧僧不敢多要,只求我這袈裟的蔭蔽之處。”袈裟蔭蔽之地,值得幾何?嶽神未及細想便又應允。這時只見慧思口中念念有詞,拋起袈裟,頃刻化成壹片浮雲,越鋪越寬,很快就把前山各個山頭遮住。嶽神這才如夢初醒,大驚道:“南嶽前山全被大師占去,連我下山也無通路,這叫我如何安身?”慧思壹笑,連說不妨。隨即壹指嶽神平時蹲著下棋的石鼓說:“您原來坐在哪裏,以後還是坐在哪裏。這石鼓所落之處,即尊神喬遷之寶地。”說著,伸出指頭朝石鼓壹點,那石鼓便著魔壹般順坡滾下,壹直到山腳那塊空曠的平地才停下。慧思又合十道:“以貧僧之見,大神高踞祝融,風狂路陡,百姓朝拜、官府祭祀,多有不便,終日冷冷清清,有何意思?倒不如搬到山下,另立殿宇,多享數十倍人間香火,少受數十倍仙家孤獨,何樂而不為?”嶽神也覺得有道理,再加上佩服慧思的法力與智慧,便欣然下山,在石鼓所落處建造了新居,即現在的南嶽大廟。下山以後,香火果然比山頂旺盛多了,也就樂滋滋地享起傻福來。慧思呢,不久就在錫杖落處建起寺院,以其擅演《般若經》而取名般若寺,亦稱般若臺。隨後又在祥光峰下建起小般若禪林。壹時僧徒大增,每餐吃飯者多達壹千,其中般若寺在冊僧人五百,另五百吃齋食的羅漢被安置於寺旁洞中,後世因有“羅漢洞”之謂。

其三曰:“卓錫引泉”。寺院興旺自是好事,然而寺院無水,僧眾每日為遠道汲水所苦。慧思乃施展法力,以錫杖在寺下山坷沙地裏戳出壹股清泉。眾僧擴而為井,名之曰“卓錫泉”。不日,慧思又讓猛虎銜錫杖引路,在寺後東側巖石下尋得壹眼新泉,亦擴而為井,號“虎跑泉”。此二井越是天旱水越深,越是下雨水越清;向裏面倒壹百罐水也不會增多,從中汲壹百罐水也不會見少。這兩口神泉的開發,不僅解決了寺院的水源,更顯示了慧思的法力,其影響深遠綿長。杭州“虎跑泉”的來歷據說即與此泉有關。

其四曰:“三生有緣”。壹次,慧思與嶽神在般若寺旁閑步,談起慧思身世。慧思告訴嶽神說,他與南嶽三生有緣。嶽神要他證實,他帶嶽神來到寺旁壹塊巖石上,指著下面石碑處說:“我壹生曾在這裏坐禪,被賊人砍了首級。”嶽神命人尋找,果得斷頭枯骨壹具,呈檀香木色。向西南稍行,見壹大石,慧思又說:“我二生曾棲居於此,終我天年。”嶽神細察,見骷髏尚在,色澤晶瑩。又前行至般若寺與南臺寺之間,慧思指壹平坦處說:“此處原有古寺,我三生曾在此主持。”掘之,得見堂宇基石、僧用器皿。至此,嶽神驚嘆不已,乃同意慧思在此開基築臺,演說般若經。慧思聲名益振,僧徒壹時逾萬。佛門後代又於慧思三生棲居處分別建有“壹生巖”、“二生塔”、“三生藏”(壹說三生塔,慧思三生屍體皆藏於其中)等聖跡。

其五曰:“道佛相爭”。佛門興盛引起道徒嫉恨。紫蓋峰下九仙觀道主歐陽正則望著般若寺上空的斑讕雲彩,終日忿忿不已,乃鼓動眾道徒四處砍鑿,以斷佛門勝氣。然而無濟於事,徒留下南天門處許多溝痕而已。歐陽正則又於陳宣宗太建元年(569)親赴陳都建業(今南京),向宣帝獻奏疏說慧思乃是北齊派遣來搞內應的奸細,欲借朝廷之手翦除佛門。宣帝即派使者前往南嶽考察。使者上山不遠,被壹老虎攔住去路,轉而向山下百姓打聽,人們皆言慧思法力無邊,但毫無叛心。宣帝適巧又在便殿作壹夢,夢見慧思飛杖來殿,要他勿聽道士饞言,否則將用禪杖蕩平宮廷。宣帝於是治歐陽正則以“誣告罔上”之罪。從此,慧思名聲震動南陳朝野。不久,兵亂烽起,陳後主的愛妃張麗華因敬慕慧思而選定南嶽作避亂之所,並削發受戒,拜慧思為師,法號慈惠。慧思將她安頓在建成不久的小般若禪林。不久,兵亂暫息,後主還朝理政,因思念這位愛妃而派人日夜兼程趕至南嶽,接其回宮。陳妃猶豫難決,乃故作難辭:“除非我的頭發長得和在宮裏壹樣時,或在這山谷裏釣出壹條鯉魚,方才回宮。”沒想到,十天後她居然發如青絲,披齊腰間,姿容不減當年,而且也果然從幽谷釣出壹條三尺長的鯉魚。於是,她欣然回宮,慧思也被召到建業當了國師。小般若寺則留下了梳妝臺和釣魚臺的遺跡。後明代桂王之母陳太妃曾棲居此處,並在原梳妝臺廢址上重建梳妝臺,每日於其中梳妝飾容。

另外,據說慧思死後托生於日本,為聖德王子,繼續“興隆佛法”。唐鑒真和尚東渡日前提及過此事,日本真人元開《唐大和尚東征傳》亦有記載。

天下南嶽僧占多

“從來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自慧思後,佛教勢力在南嶽漸成燎原之勢。至唐中葉,便占壓倒優勢,壹些道觀也改為佛寺。其影響還遠播日本、東南亞,從而引出許多國際佛教交往的佳話。

南嶽佛寺,以五大叢林(福嚴寺、祝聖寺、上封寺、南臺寺和大善寺)為最著。壹說為六大叢林,外加清涼寺。

福嚴寺,即慧思所建般若寺,在擲缽峰下。唐開元元年(713),禪宗七祖懷讓辟此寺為道場,宋太平興國年間改稱福嚴寺。據說當時寺中福嚴和尚,主持栽種杉樹十萬株作為修寺材料,致使該寺規模日益宏大,故易此名。現寺為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山門橫匾石刻:“天下法院。”兩旁石刻聯:“六朝古剎;七祖道場”;進門不遠知客廳前石柱刻聯:“福嚴為南山第壹古剎;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門”;寺後拜經臺巖上有“極高明”三字,傳為唐李泌所題,故又名極高明臺;石壁東側有壹石刻說明:“高無見頂相,明不借他光”,中間壹大“佛”字,意為佛相極高,佛光極明,佛至高無上,故極高明;又壹石名“慧思壹生巖”;寺前有慧思“三生塔”;寺左有虎跑泉;寺右有壹古銀杏樹,相傳曾受戒於慧師,今腰圍已逾五米,樹齡高達壹千四百多年……這壹切,都顯示著福嚴寺的悠久歷史和顯赫地位。寺周圍景色秀麗,昔有上天獅子、主僧入光、壹柱擎天、鏡臺流月、丹鳳銜書、石竿垂釣,三僧***話、煙語飛花等十景,引得歷代文人流連忘返,吟誦石刻甚多。

祝聖寺,在南嶽鎮東街。相傳原址為禹祭舜之冷清宮。唐初改建佛教寺院,名彌陀臺。大歷末賜號般若道場,貞元間又賜號彌陀寺,宋時改為勝業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湖南巡撫趙申喬監修嶽廟,為迎康熙南巡,將寺擴為行宮,後因康熙未至,又於1714年改名祝聖寺。寺周圍古木參天,原有禹柏庵、禦書亭以及柳宗元撰書的碑文等古跡。寺宏大華美,前後五進,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說法堂、方丈室、羅漢堂。其中羅漢堂石刻五百羅漢像尤為人稱道。石刻系光緒年間寺僧心月所為。心月和尚多才多藝,尤擅雕刻。他得壹部常州天寧寺五百羅漢像拓本,決心重刻傳世。經四方奔走,備齊石料和鐫刻工具後,他在長沙埋首窗下,精心刻縷三年,雕出了比天寧寺更有神采的五百羅漢像。隨即從長沙運至南嶽,獻給祝聖寺。寺中為此專建羅漢堂,將五百羅漢像依次嵌於堂壁之上。心月和尚圓寂後,佛徒們將其安葬於上封寺側,並建塔垂觀,以示紀念。可惜,這組藝術珍品全部毀於十年動亂之中。現僅存拓本陳列在南嶽大廟書畫館內。

上封寺,在祝融峰下,南嶽最早古剎之壹。原為道教光天觀,稱第二十二福地。隋大業年間(605—618),隋煬帝南巡至此,下旨改觀為寺,賜名上封寺。寺屢建屢廢,現僅存後殿。寺後山頂有望日臺,傳為元世祖時所建,上有壹石碑,刻有“望日出處”四字。宋代名僧佛印有《觀日出》壹詩,頗得此處觀日出日落之真趣:

《佛道香火》古詩句出處:秋高氣怒上封寺,碧落浮雲放欲收。萬頃蒼波澄玉鑒,壹輪紅日滾金球。遠觀西北幾千裏,近視東南數百州。好景壹時觀不盡,天生有份再來遊。

南臺寺,號稱“天下法源”,在擲缽峰下,“天下法院”福嚴寺附近。據《南嶽誌》載,寺為梁天監年間海印和尚始建。唐天寶二年(743)僧希遷(又名石頭和尚)辟為道場,天寶九年在此著《草庵歌》、《參同契》。宋乾道初年(1165)無礙和尚在此禮佛,又予重建。元明各代,僧徒於嶽廟西廊各建私屋分居,自稱“老南臺”和“新南臺”,皆以正宗自居。現存南臺寺為清光緒年間淡雲尚經十多年經營所重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寺剛開始重建之時,日本僧梅曉(號六休上人),自稱是南嶽石頭希遷第四十二代法孫,專程到南嶽遊訪南臺寺,虔誠參拜希遷祖塔,聯接宗源。日本佛教曹洞宗把南臺寺看作祖庭。曹洞宗是中國禪宗南宗的五家之壹。由唐代僧人良價及其弟子本寂所創。他們先後在筠州洞山(今江西宜豐)、撫州曹山(今江西宜黃)宣揚禪宗,所以取二山之名,稱其為曹洞宗。“洞”字在前,是為順口起見。另有壹說,因南宗始祖慧能別號曹溪,再取良價所在洞山之名,故合稱“曹洞”。慧能創南宗後,壹變過去佛門衣缽單傳之規,廣授心印,因而法嗣有六十三人。這些法嗣後多各立宗派,其中南嶽懷讓、青原行思、荷澤神會、永嘉玄覺四派影響最為深遠。青原壹系後又分出曹洞、雲門、法眼三派。行思傳希遷,希遷傳藥山,藥山傳雲巖,雲巖傳良價。良價既是希遷四傳弟子,希遷又是青原嫡傳、曹洞祖師,並在南臺寺辟道場,日本曹洞宗以此為祖庭就自然了。曹洞宗傳入日本是在南宋時。十三世紀中葉,日僧道元來華學佛,這時禪宗五家只有臨濟、曹洞兩派較為盛行。曹洞宗因道元傳入日本,臨濟宗也在十二世紀至十三世紀之間傳入日本,其余各家在南宋以後便衰落不傳。現南臺寺中尚有石頭和尚之墓“相見塔”。希遷俗姓陳,廣東人,曾師事慧能,慧能死後,他到羅浮山受戒,聞行思禪師秉承慧能衣缽,又從行思。天寶初往南嶽南臺寺,在寺東大石上結庵修行,時人尊之為石頭和尚。歸從他門下者甚眾,湖南禪宗以他為主。年九十壹圓寂,皇帝敕溢無際大師。梅曉來南臺寺,受到淡雲厚禮相待。察看新寺工地後,梅曉許願贈送日本全部藏經。當時日本***有六部藏經:宋版本黃檗藏經壹部,高麗明北藏本壹部,鐵眼和尚仿明本,島田蕃根縮高麗本,新刻合校壹部三本,輯續各宗禪師語錄本壹部。六部藏經***七百多卷。四年後,全部藏經果然轉輾送到,此時重建的南臺寺已落成近兩年。接經那天,立道場,設禪齋,很是熱鬧了壹番。為表示中日僧人***同溯源認祖,淡雲、梅曉親手把重見天日的海印題刻鑿洗翻新,把名紳題書的“重振南宗”拓上匾額,又勒於石頭。還把亂石刺蓬中新找到的“南臺禪寺碑和希遷的《草庵歌》、《參同契》石刻,整理後置寺內醒目處。光緒三十三年(1907),王闿運應淡雲之請,作《日本僧贈南臺寺藏經記》,記述梅曉贈經壹事,後勒刻於石。

除上述南嶽佛教五大叢林外,著名佛寺還有方廣寺、藏經殿、高臺寺、鐵佛寺等。全盛期佛寺總數多達二百余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嶽佛寺在此中占盡風光。

不過,盡管佛教勢力占了絕對優勢,與道家羽流卻也相安無事。這可從嶽神大廟的建築構思中窺見壹斑:大廟配殿東側為八個道觀,西側八個佛寺,皆五十三間。人們說,這是嶽神下山後感激慧思給他所擇新居帶來的好處,同時又未忘昔日道家對他的禮奉,於是他讓兩家弟子平等地侍奉在他身旁。其實,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佛道相爭而又相安,儒釋道三教合流這壹重要特征的生動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