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吹老洞庭波,壹夜湘君白發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西風吹老洞庭波”,詩壹開頭,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畫面,颯颯的秋風,強勁地吹拂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紋便蕩漾而來,又急遽而去。詩中的“老”字,更是極耐人尋味,“老”了的是秋風?“老”了的還是洞庭湖水?秋風和湖水又怎麽會老,怎麽才算老?“壹夜湘君白發多”,緊接著詩人將虛幻的神話,與眼前的自然景觀的描繪結合了起來。傳說,湘君“聞舜帝崩於蒼梧”“以涕揮竹,竹盡斑”。後來湘君便與那斑竹融為了壹體,成為文學作品中的壹種特殊的悲懷的意象。蕭瑟的秋景,竟使美麗而多情的湘君,壹夜之間就銀發滿頭,這又該是怎樣的壹種秋色呀?於是,詩人的遲暮之感、衰頹之意、悲懷之情,全融合在了那傳說與秋景中了,真可謂神而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