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壹首新歌和壹杯酒
作者:晏殊
壹個新詞,壹杯酒。去年天氣不好。夕陽什麽時候會回來?
無事可做,花開花落,似曾相識燕歸來。獨自徘徊的小花園芳香小徑。
花開花落,我也沒辦法。歸來的燕子仿佛彼此認識,獨自徘徊在小花園的花道上。
點評“情不自禁花落,似知顏歸。”這兩句都是描寫春天的,妙處在於對仗的工整。作為壹個自然的奇偶句,這句話巧而含蓄,通順含蓄,音韻和諧,寓意深刻。表現了詩人運用虛詞形成工整對仗,形象地唱出壹聲嘆息的巧妙思路和深情,這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幅對聯所蘊含的意義。花的雕零,春的消失,時間的流逝,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後悔纏綿是沒有用的,但都說“無可奈何”,這句話被繼承為“夕陽西下”;然而,在這春末的天氣裏,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無奈的消逝,還有欣慰的再現。回來的燕子就像去年在這裏築巢的老熟人。這句話應該是“妳什麽時候回來”。落花、燕歸來也是眼景,但壹旦與“無奈”和“似曾相識”聯系在壹起,其內涵就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遺憾與安慰的交織,蘊含著某種人生哲理:壹切必然消失的美好,都無法阻止它們的消失,但與此同時,仍有美好再現,人生不會因為消失而變得虛無。只是這種重現並不代表美好的事物原封不動的重現,只是“似曾相識”。滲透在句子裏的是壹種夾雜著懷舊和惆悵的生命的惆悵之觸,既似奔湧,又似深沈。
教育的意義不明顯,所以不應該說是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