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越野婦女的詩歌

贊美越野婦女的詩歌

花木蘭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女英雄之壹,但關於她是歷史人物還是文學形象,關於她的名字、國籍、時代和故鄉,壹直有不同的看法。

在此,筆者將根據《木蘭詞》中的八首重點詩詞解讀木蘭的身世,分別是:爺爺無長子,木蘭無長兄,願為城池做鞍馬,從此為他簽下。東買馬,西買鞍,南買韁繩,北買鞭子。很明顯,在木蘭的時代,即將上陣殺敵的士兵需要自己購買馬匹、馬鞍、韁繩和鞭子。這聽起來很奇怪,但在很長壹段歷史時期內,這是壹個不爭的事實。

這個歷史時期是從北朝的東西對峙到唐朝的安史之亂,當時的軍事制度是政府軍事制度。

那麽,什麽是政府兵制度呢?

政府軍兵制是西魏大臣宇文泰在公元550年左右建立的。它在西魏、北周、隋朝逐漸完善,在唐太宗時期達到頂峰。之後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42-755年)被廢除,延續了約200年。

官兵制度有兩個特點。第壹,成年男子壹旦成為政府軍士兵,在老年退休之前,必須承擔為國家而戰的義務。作為回報,政府軍士兵家庭免稅,退休或犧牲後可以得到後代可以繼承的土地。二是兵農融合。政府軍士兵平時給農民幹活,種地,農場間隙訓練,戰時參軍,自帶武器馬匹。

從木蘭參軍前給自己買的馬、鞍、轡、鞭等裝備來看,應該是政府軍制時期的騎兵。那麽作為北朝的人,她應該生活在北朝後期西魏北周的疆域內。

木蘭做好了壹切準備,就是和朋友們壹起去塞北前線。“我和父母道別,黃昏時留在黃河邊。我沒聽見父母喊女聲,卻聽見黃河水花四濺。”告別黃河,黃昏去黑山。沒有聽到父母呼喚女聲,卻聽到燕山胡騎馬鳴叫。“從去黃河壹天,去黑山頭兩天的行程來看,木蘭的老家應該在魯豫皖三省交界處。這壹帶原屬東魏和北齊管轄,公元577年北齊滅亡後成為北周的領土。也就是說,木蘭服兵役應該是發生在這個歷史事件之後。

順便說壹下,東魏和北齊先後實行兵農分離的兵制和國家征兵制,與政府兵制無關。

至於木蘭參軍後抵抗的異族入侵者,壹般認為是長期困擾北魏的柔然部落。但是,如果木蘭是北周的騎兵,她對付戰友的敵人應該是突厥人。

因為在兩國對抗的大部分時間裏,北齊都比北周強,所以突厥壹直和北周壹起進攻北齊。在北周最終奮起,憑借兵制等因素消滅北齊後,突厥開始視北周為敵,打著復興逃往漠北的北齊王室的旗號,對北周邊境發動大規模進攻,木蘭的父親在燕山參軍抗敵。

北齊滅亡在北周的笑聲中,但北周並沒有真正笑到最後。四年後,隋文帝作為他的祖父,奪取了孫子周景帝的國家,建立了隋朝。他就是文帝。

木蘭詞中還有壹個特殊現象,只能用北周被隋朝取代來解釋。

請看木蘭凱旋的描述:將軍百戰而死,壯士十年而歸。回見天子,天子坐於堂中。政策12轉,獎勵前100。可汗問他想要什麽。木蘭不需要尚舒朗。她願意不遠萬裏送兒子回老家。

全詩《木蘭辭》中,先用可汗稱呼最高統治者,再用皇帝代替上面前六句,最後恢復可汗稱號。《木蘭詞》作為“樂府雙寶”之壹,應該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作者說它有特殊現象。

但是“百戰將軍死,十年壯士還”這句話正好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註腳。

公元577年左右,木蘭北上參軍。當時在位的皇帝是鮮卑族的周宇文允。當然,她可以被稱為可汗。十年後她凱旋的時候,隋文帝,漢族的隋文帝,已經坐上了皇帝的寶座。自然,她應該被視為天子。

為什麽587年木蘭凱旋而歸?壹是木蘭和戰友浴血奮戰,冒著生命危險,打出了威風和氣勢,二是因為隋文帝的分化政策引起了突厥內亂。

那麽,木蘭屬於哪個民族呢?木蘭回國後的情景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聽到女兒的消息,我出去幫郭;

A姐壹聽說梅姐要來,就要理紅妝。

聽到姐姐來了,我就磨刀霍霍的對著豬和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下我戰時的長袍,穿上我的舊衣服。當窗戶在雲端時,

給鏡子塗上黃色。紅妝、朱洋、東閣、西閣、雲賓和黃華都是典型的漢語詞匯。為什麽我們不認為木蘭是漢族女性的傑出代表?

至於木蘭的姓氏,既然《木蘭詞》中沒有“秦有好女兒,自稱羅府”這樣的描述,也沒有“江水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這樣的籠統表述,那麽木蘭應該是她的全名,也就是我們的女主角姓穆了。她現在之所以叫木蘭,是因為明代戲劇家徐渭當時正在寫《女木蘭》。

在木蘭時代之前,穆姓有兩個來源。壹個是孔金夫,春秋時期宋國的壹位醫生。壹個是孔子弟子端木慈(即子貢)的後代段木昭,他還沒有與少數民族融合。南北朝時期的穆姓分布情況目前不詳,但從孔和端木詞都生活在現在的豫魯交界地區來看,這壹帶應該是穆姓的主要聚居區。

這與木蘭的家鄉在魯豫蘇皖交界地區,從軍旅歷程推斷基本壹致。

1400多年後的今天,穆姓的分布已經遍布華北和東南沿海的很多地方,但只有壹個屬於魯豫皖蘇交界,那就是山東平邑。所以,筆者不妨在這裏做壹個大的假設——如果我們去平邑拜訪壹下穆氏宗族,打聽壹下穆氏族譜,或許能有所發現,有所了解,為最終解開女主角木蘭的身份之謎提供壹些有價值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