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墨客詠瓜的名篇詩詞,比比皆是,大多雋永清新,吟罷韻味悠長。
如歌頌西瓜長得多的:如“碧蔓淩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南宋詩人範成大);梁代詩人沈約在《行園》詩中雲:“寒瓜方臥壟,秋菇亦滿坡”。
有形容切瓜情景的:“ 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南宋詩人文信國)。
有描繪西瓜美味、功能的:“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南宋詩人方回);“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溫暾傾諸茶”(清代詩人紀曉嵐),寥寥數語,道出了西瓜的特有的美味。。
有將西瓜比作深潭、冷月、青雲的妙句:陸儼山的“壹片冷裁潭底月,六灣斜卷隴頭雲” 等等,真是令人尋味,讓人讀之雅興無窮。 愛國詩人文天祥的《西瓜詩》中道:“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點紅櫻桃,壹團黃水晶。下咽頓消煙火氣,人齒便有冰雪聲。”將切西瓜的動作、啖瓜的情景描繪得惟妙惟肖,堪謂爐火純青。 元代詩人方回,在他的《秋熟》詩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的詩句。這兩句詩用簡潔形象的語言把西瓜汁多性涼、可供人們消暑解渴以及瓜皮色澤青翠的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
南宋詩人範成大的《食西瓜》:“縷縷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清代徐錦華的《詠西瓜詩》:“水晶球帶輕煙綠,翡翠籠含冷焰紅”、愛國詩人丘逢甲的詠西瓜詩:“蘊雪令冰心齒涼,兩團綠玉許分嘗。”讓人讀後饞涎欲滴。古詩:“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勝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瓊漿遜此公。”對西瓜的食用功效贊不絕口。
明代翟佑的《紅瓤瓜》:“采得青門綠玉房,巧將猩血沁中央,結成唏日三危露,瀉出流霞九醞漿。”該詩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青門綠玉房”喻西瓜的外形、色澤,以“猩血”喻瓜瓤,以“唏日三危露”、“流霞九醞漿”喻西瓜的汁液,詩中“沁”、“瀉”等動詞的運用亦極為生動傳神。
清初詞人陳維崧有壹首《洞仙歌·西瓜》詞稱得上是古代詠西瓜詩詞中的精品:“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傍銀床,牽動百尺寒泉。縹色映,恍助玉壺寒徹。” 讀後令人油然產生饞涎欲滴之感。此外,清末詩人張朝墉在壹首詩中詠及西瓜時運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暇菜亭前堪飽食,西瓜鬥大藕如船”,和以前詩人詠西瓜多用比喻不同,頗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