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鄭板橋《竹》的原文和翻譯

鄭板橋《竹》的原文和翻譯

清·鄭板橋《竹》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白話釋義:竹子抓住青山壹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巖石縫中。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妳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擴展資料

文章賞析:

這是壹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表面寫竹,其實是寫人,詩中的勁竹象征了詩人面對種種艱難困苦,寧折不彎,決不向任何惡勢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汙的錚錚傲骨。這首詩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咬定青山不放松,壹個“咬”字把竹擬人化。“咬”是壹個主動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動作。它不僅寫出了翠竹緊緊附著青山的情景,更表現出了竹子那種不畏艱辛,與大自然抗爭,頑強生存的精神。

緊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巖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於青山之上的基礎是它深深紮根在破裂的巖石之中。在作者鄭板橋詩、畫中的竹又往往與“石”是分不開的。

有時侯,石構成竹的對立面,如“畫根竹枝插塊石,石比竹枝高壹尺,雖然壹尺讓它高,年來看我掀天力”;有時候石成為竹的背景,如”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壹千場”。

在這首詩裏,竹石則形成了壹個渾然的整體,無石竹不挺,無竹山不青。這兩句詩也說明了壹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強。

這首詩裏竹有個特點,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靜止的竹,而是巖竹,是風竹。在作者鄭板橋的詩畫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頑強意誌的象征,而風則往往是惡勢力的代表。

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那種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

這時挺立在我們面前的已不再是幾桿普通的竹子了,我們感受到的已是壹種頑強不息的生命力,壹種堅韌不拔的意誌力,而這壹切又都蘊涵在那蕭蕭風竹之中。

詩中的竹實際上也是作者鄭板橋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詩人正是這樣壹種與下層百姓有著較密切的聯系,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的巖竹。作者鄭板橋的題畫詩如同其畫壹樣有著很強的立體感,可作畫來欣賞。

這首詩正是這樣,無論是竹還是石在詩人筆下都形象鮮明,若在眼前。那沒有實體的風也被描繪得如同拂面而過壹樣。

但詩人追求的並不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壹根瘦硬的巖竹中灌註了自己的理想,融進了自己的人格,從而使這竹石透露出壹種畜外的深意和內在的神韻。

寫作背景:

乾隆十八年,鄭板橋六十壹歲,以為民請賑忤大吏而去官。去濰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並自發於濰城海島寺為鄭板橋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後,板橋賣畫為生,往來於揚州、興化之間,與同道書畫往來,詩酒唱和。

乾隆十九年,鄭板橋遊杭州。復過錢塘,至會稽,探禹穴,遊蘭亭,往來山陰道上。參加了兩淮監運使虞見曾主持的虹橋修禊,並結識了袁枚,互以詩句贈答。這段時期,板橋所作書畫作品極多,流傳極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