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古風·齊有倜儻生註釋:
齊有倜(tì)儻(tǎng)生,魯連特高妙。
齊國有個倜儻灑脫的士人名叫魯仲連,他的才氣十分高明美妙。
倜儻:氣宇軒昂,不受拘束的樣子。魯連:戰國時期齊人魯仲連。高妙:傑出,出眾。
明月出海底,壹朝開光曜(yào)。
他就像壹顆夜明珠從海底升起,散發的光芒壹下子照亮了天地。
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說山訓》高誘註:“珠有夜光、明月,生於蚌中。”光曜:光輝。
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
他用雄辯遊說趙、魏聯合拒秦,逼退秦軍建立莫大功勛。他的英名傳遍天下,他的光輝照耀後世,讓後人無限景仰。
卻秦振英聲:指魯仲連義不帝秦,卻秦救趙壹事。末照:猶余光也。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他看輕那些功名富貴,回頭笑著拒絕了平原君的千金饋贈。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典故,可見於《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戰國齊人,好奇偉倜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尚氣節。遊趙之時,恰遇秦軍圍趙都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求援於魏國,魏安釐王使客將軍辛垣衍令趙尊秦為帝。魯仲連往見趙相平原君,陳以利害,義不帝秦,堅定趙王抗秦之決心。魯仲連幫助趙國堅定信念擊退秦軍後,平原君趙勝以千金相贈,魯仲連笑道:“所謂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於是辭別平原君而去,終生不復見。
吾亦淡(dàn)蕩人,拂衣可同調。
我也是和他壹樣的放達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們***同的誌趣。
淡蕩:淡薄,不慕名利。拂衣:超然高舉的意思,表示語氣堅決。同調:謂誌趣相合。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夜宿山寺、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望天門山、靜夜思、古朗月行、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月下獨酌四首·其壹、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峨眉山月歌、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江夏贈韋南陵冰、贈徐安宜、發白馬、紫騮馬、司馬將軍歌、代別情人、下途歸石門舊居、哭晁卿衡、子夜吳歌·秋歌、關山月、長歌行、烏棲曲、勞勞亭、與夏十二登嶽陽樓、子夜吳歌·冬歌、上李邕、大堤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