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禁火,始於春秋時期晉文公與介之推的故事,後繼續成為壹種習慣。清明掃墓始於秦漢,成為後來節日的主要內容。此外,清明節還有壹些習俗,如踏青、郊遊、沐浴、插柳、蕩秋千等。
在中原和江南,清明節是壹個重要的節日,受到高度重視。小時候在山東,感觸很深。老人壹般稱之為寒食,而不是清明。冷食前幾天,我就開始準備了。蒸饅頭,買供品,玩紙錢,小孩子圍著大人忙著綁秋千。寒食那天,全家人吃冷食,不生火。小孩子趁機糾纏大人買些稀罕的餅幹蛋糕解決他們的問題。那壹天,清明節去掃墓祭祖,加了壹個土墳,插上楊柳枝,擺上供品,跪拜磕頭。之後,我們去郊遊,在河裏洗臉,玩彈珠,蕩秋千。這真是壹件樂事。
歷史上,古人也很重視清明節。經常有關於寒食和清明的詩詞。只是個人的環境和心境不同,詩歌表達的情感也大相徑庭。唐代大詩人杜牧最著名的詩歌是《清明》,這是壹部傳誦千古的名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杏花村。”這首詩既抓住了清明節春雨連綿的特點,又表達了遊子在外孤獨的思鄉之情,還用清新的筆觸勾勒出壹幅雨中田園風光的水墨畫。有人把詩的標點符號稍微改了壹下,就形成了壹部奇葩劇:清明節。經常下雨。在路上。行人欲斷魂。請問:“餐廳在哪裏”?牧童指著:“杏花村”。妳看,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場景,有對話,典型的戲劇。
唐代另壹位詩人韓逸的《寒食記》也很有名:“春城遍地花,寒食記東風柳枝。”黃昏時分,漢宮內傳燭,輕煙散入武侯家中。“寒食是禁火,但皇帝卻給了宦官火,宦官的權力可想而知。這首詩借古諷今,詩意濃厚。尤其是“春城處處是花”這句話,生動地表達了清明時節的春天,顯示了作者高超的煉詞能力。
宋代吳為信在《清明是蘇堤上的事》壹詩中,反映了清明踏青的樂趣:“梨花正盛,遊子出城尋春。黃昏時分,歌收拾走,萬柳是鶯。”江南三月,是“梨花如雪”的季節。年輕人壹起出城尋春,笛聲嗚咽,歌聲裊裊,微風拂面,楊柳在哭泣。真的是“心曠神怡,酒逢喜事,其樂融融。”
清明節是祭祀掃墓的日子。而宋人高柱對掃墓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在《清明日酒》詩中寫道:“南北丘多墓田,清明不壹樣。紙灰飛成白蝴蝶,淚變紅杜鵑。黃昏,狐貍睡在墳上,夜晚,他的孩子對著燈微笑。人生有酒,必有醉。壹滴都沒到酒泉。”祭祀的時候,他們悲天憫人,供奉祭品,磕頭。當他們晚上回來時,他們像以前壹樣笑著,在燈光前大吃大喝。死者喜歡倒的飲料嗎?這是壹個鮮明的對比。所以,“死後知萬物空”不如“今朝飲今朝醉”和“且使我,三百碗,壹口長飲!”活著的時候。這是壹種歷經滄桑的灑脫,是認識世界的成熟。“紙灰飛成白蝶,淚變紅杜鵑”這句話工整貼切,壹直被後人傳誦。
葉巍也是宋朝人,他的詩《清明》描述了窮學生的艱辛。“沒有花,沒有酒,晴朗的壹天,無聊得像個野和尚。昨日左鄰右舍乞新火,窗分讀書燈。”古人有與人共火的習俗。壹個家庭挖木頭生火,並與朋友和親戚分享好運。詩人沒有花,沒有酒,自然對節日沒有興趣。向鄰居討火點燈也是壹種境界,壹種活法,在悲傷中依然給人壹種向上的力量。松石說葉巍“詩性清苦,有唐風,多警句”,他信以為真。
阿明詩人王磐也寫了壹首《清江序》,很輕松,很陽光。“問西樓哪裏抽煙好?綠色的田野和陽光明媚的道路。馬嘶柳過,人笑蕩秋千。探鶯花總教春醉。”妳看,萬裏晴空萬丈,草色遠去,卻壹無所有。少年書生隨韁彎柳,女子笑顏輕蕩。是春困還是醉了?還是華英喝醉了?尤春圖的照片多清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