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著雨聲卻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在紅塵中笑傲縱橫,笑看人生。
古代時的“紅塵”壹詞原意是指繁華的都市。出自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西都賦》的詩句中:“闐城溢郭,旁流百塵,紅塵四合,煙雲相連。”大意是說,“熱鬧喧囂人流揚起的塵土(紅塵),從四方合攏,充滿全城,塵土與煙雲都連在壹起。”後來,“紅塵”演變成了“繁鬧塵市”,作“人世間”解釋,並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經中多處出現指凡俗塵世的“紅塵”壹詞。《紅樓夢》開篇闡述石頭的來源時說:“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壹塊頑石。”這充滿神秘色彩的描寫,正是來自佛家的神話故事。
所謂的看破紅塵就是指要妳有壹顆包容萬物的心 用妳的那顆心去原諒眾生,寬恕眾生。 學佛的每壹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妳看眾生的過錯妳永遠汙染妳自己,妳根本不可能修行的,也就是說妳永遠都看破不了紅塵 ,但是可以再續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