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枯山水禪意詩句

枯山水禪意詩句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修行偈頌》

宋神秀大師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是北宗禪的創始人。他將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樹與明鏡臺。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來清凈。只是由於執著,生起了相對間識,以至於經常為塵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凈,就必須“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即通過堅韌不撥的修習,才能漸次領悟到佛理而成為佛。

神秀的詩偈,形象地濃縮了佛家修持過程的三個階段:戒、定、慧,這三個階段體現著佛教基本世界觀。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終南別業》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水窮處」指的是什麽?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登山者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湧起。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壹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身體的障礙,有心理的障礙,還有環境的障礙。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時什麽也沒有,但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頌平常心是道》

宋代慧開禪師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幾句詩有著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壹看就能明白。禪宗講究頓悟,這首詩在某種程度上也給未開悟者呈現了以手指月的姿勢。閑事,也即煩心之事。關鍵在於是否能在任何環境中都找到通往風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涼風,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風、花、雪、月這些在不同時刻都能象征著令人心境豁達之意的事物,便是開悟的人能夠保持淡定從容的綿綿無絕之力。說白了就是:若心境豁達,淡定從容,不為瑣事所擾,那每壹天每壹季都是好時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代蘇軾

壹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壹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樽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總收全詞,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壹的人生態度。

蘇軾壹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但另壹方面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遊於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壹種恬淡自安、閑雅自適的態度來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灑脫情懷。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妙色王求法偈》

壹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

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大多數的男男女女,世間糾葛,總難離愛恨二字。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講的是佛道修行,講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貪嗔癡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講究反查自身,通過禪達到悟的境界。什麽是禪?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身的“禪”,從現代人的觀念出發,禪更具有廣泛的含義,壹花壹木是禪,吃喝拉撒亦是禪,世間萬物,莫不有禪,莫不有佛性真如。

禪是梵文“禪那”的音譯,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靜慮”,通過瑜珈禪坐的方式澄心靜慮,返觀自身,去除愛恨糾葛,截斷貪嗔癡念,從而消除壹切外界加諸的影響,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間萬物的真理,去掌握無處不在的佛性真如。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世人多熟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有人則更喜歡“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那天然、如璞玉壹般的詩詞直抒胸臆,沒有壹點矯揉造作的成分。“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種意境更是每壹個現代人畢生追求但卻永遠無法達到。

其實,有時候,我們應該讓我們收攏身心,遠離壹些名利、物質、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會變得寧靜起來,漸漸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將會更加真率,更為自然!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桃花庵歌》節選

明代唐伯虎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壹在平地壹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若將富貴比貧者,壹在平地壹在天。”“車塵馬足”只是富貴者的趣味,而花和酒註定與貧者結緣。如果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這兩種人兩種生活自然有著天壤之別,但換個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貴者須得時刻繃緊神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過活,而所謂貧者,卻能多幾分閑情,多幾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實,更加輕松和快樂。

然而此中真義並非人人悟得,君不見“別人笑我忒瘋癲”?而“我”,卻不以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難道妳們沒有看到,昔日叱咤風雲富貴至極的君王將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沒,勢已落,連花和酒這些在他們生前不屑壹顧的東西都無法奢望了,甚至連墳塋都不保。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西遊記·烏巢禪師偈子》

明吳承恩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壹體的。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沒有道,舍本逐末的四處尋訪也是白搭。

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裏面說: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無佛,自己純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凈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樂的心態,我們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穩祥和、幸福快樂。

心底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