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讀音不壹樣,而意思是壹樣
1)浩浩湯湯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猶浩浩蕩蕩。指水勢壯闊的樣子。湯湯,水大的樣子。
出處宋 範仲淹 《嶽陽樓記》:“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宋 蘇軾 《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具區 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
2)浩浩蕩蕩
hào hào dàng dàng
水勢壯闊貌。後多形容氣勢雄壯,規模巨大。
出自:《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宋·範仲淹《嶽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擴展資料《黃鶴樓送別》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壹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壹個巨大的橢圓形,壹批壹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壹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壹瀉萬裏。李大釗《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壹時只見寧府大殯浩浩蕩蕩,壓地銀山壹般從北而至。◎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公孫枝將左軍,公子縶將左軍,***車四百乘,浩浩蕩蕩,殺奔晉國來。”
《水滸傳》第五五回:“馬步三軍人等,浩浩蕩蕩,殺奔梁山泊來。”
郭沫若《脫離蔣介石以後》三:“章江也浩浩蕩蕩地漲滿了壹江春水。”
在人們的歡呼聲和祝福聲中,船隊像壹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鄭和遠航》(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1課)
詩句:五代徐綸《陽城龍泉院記》:“浩浩蕩蕩,徧十萬而包大千。”
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我們的隊伍浩浩蕩蕩,向黃河邊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