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貪的文言文

貪的文言文

1. 古代有沒有關於貪字的文言文

1. 貪以死餌

子思居衛,衛人釣於河,得鰥魚焉,其大盈車。子思問之曰:“鰥魚,魚之難得者也。子如何得之?”對曰:“吾始下釣,垂壹魴之餌,過而弗視也;更以豚之半體,則吞之矣。”子思喟然嘆曰:“鰥雖難得,貪以死餌;士雖懷道,貪以死祿矣。”

翻譯:子思(人名)居住在衛國,有個衛國人在河裏釣魚,釣到壹條鰥魚,那魚大得可以裝滿壹輛車。子思問他道:“鰥魚,是魚中難以得到的魚啊。您是怎麽釣到的呢?”回答說:“我開始下釣時,垂下壹條魴魚做誘餌,它經過時看都不看;再換上半只豬的身體,它就吞下去了啊。”

子思喟然嘆息道:“鰥魚雖然難得,因為貪心死在誘餌上;學士雖然懂得道理,死在貪心俸祿上啊。”

感: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品亡啊。這是本性,倒並非都是因為貪所使然。雖說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但錚錚硬骨終究是需要吃飯才能生成的啊。誰不是得先有飯吃,才能做人;是人才能做君子啊。既然“懷道”,就不該“貪祿”。否則,所懷非道也!

2. 不貪為寶 /view/43044

出 處 《左傳·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裏,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人物介紹:

樂喜,字子罕,春秋時宋國的賢臣。於宋平公(前575年—前532年)時任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改名為“司城”。主管建築工程,制造車服器械,監督手工業奴隸),位列六卿。

譯 文:

春秋時,宋國有個人在山上開鑿石料的時候,發現了壹塊寶玉。他非常高興,便兜著它回家,請壹個玉工來加以鑒別,玉工仔細看了後,贊不絕口地說:“這塊玉好極了,沒有壹點毛病,是個寶貝啊。不過妳得小心,別在人家面前露眼,讓人家把它偷了去!”

其實,這人請玉工來家,已經引起了鄰居的註意。原來,平時極少有人上他家,這回玉工突然來,有人便不時進來張望。宋人心裏不安,怕有個閃失空歡喜壹場,便把寶玉秘密藏好。 盡管如此,他還是擔心寶玉會被盜走。如果把它賣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價值,給別人占了便宜。他考慮來考慮去,最後決定把它贈送給壹個有身份的人,這樣多少還能留下些人情。過了幾天,他見沒人發現,便帶了寶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見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獻上了寶玉,子罕不解地問:“妳把如此貴重的寶物送給我,大概是要我幫妳辦什麽事吧?不過,我是從來不接受別人贈送的禮物的。”

宋人慌忙搖頭說:“我沒什麽事要您幫我辦。據玉工鑒定,這塊寶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獻給您。” 子罕再次拒絕說:“我決不能收下這寶玉。因為如果收下了,妳和我都喪失了寶。”

宋人聽不懂子罕這話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著他。只聽子罕繼續說道:“我以不貪為寶,而妳以玉為寶。妳把玉給了我,當然喪失了寶,但我收下了妳的玉,也就喪失了不貪這個寶。這樣,雙方都喪失了寶。”

宋人見子罕說了這通不收寶玉的道理,也無可奈何,只得實告道:“小民留下寶玉不得安寧,所以特地到都城來獻給您。”

子罕沈思了壹會兒,叫宋人暫時留下。接著,命壹位玉工為這塊寶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場上去賣掉,把錢交給宋人,然後派人護送他回家。

所以,這片文言文告訴我們:做人不能貪意外之財,潔身自愛,壹身清白,就算得上君子了。

3.貪小失大 據壹樓回答

《呂氏春秋·權勛》:“達子又帥其餘卒,以軍於秦周,無以賞,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2. 使貪 的翻譯下面是原文言文

譯文門客中有壹個在魏武侯面前說吳起的短處,他說:“吳起貪財,不可重用他啊。”武侯就疏遠了吳起。公子成進見武侯說:“妳為什麽要疏遠吳起呢?”武侯說:“有人說吳起貪財,我因此不喜歡他了。”公子成說:“君王錯了,吳起的才幹,天下的士人沒有超過他的。正由於他有貪欲,所以來侍奉妳,要不然妳怎麽能用他做妳的臣呢?再說妳自己覺得同商湯,周武王相比,誰賢明呢?務光、伯夷是天下沒有貪欲的人,但殷湯不能用務光做臣,武王不能用伯夷做臣。如今像這個人那樣不貪婪的人,他肯做妳的臣嗎?如今君王的國土,東面與齊國對抗,南面與楚國對搞,北面與韓、趙對抗,西面有如狼似虎的秦國,妳獨自處在四戰之地的包圍中,而那五國屯駐軍隊,坐而靜觀,但卻不敢窺測魏國,原因是什麽呢?就是因為魏國有吳起做大將啊。周《詩》有這樣的詩句:‘赳赳武夫,公侯幹城。’吳起就是這樣的武夫啊。妳如果考慮國家的利益,只要吳起想要的和喜歡的,妳就給予他,使吳起滿足了欲望而沒有別的要求,妳才能坐享魏國軍隊的威勢,這樣所失去的很小,所得到的很大。而如果讓他吃糙米,吞蔬菜,穿短衣,徒步行走而供妳驅使,那麽吳起必定離開魏國。吳起離去,而天下有像吳起這樣才能的人,就會卻步不到(魏都)大梁來了,君王的國家就沒有人才可用了。我私下為妳擔憂的就是這個。”武侯說:“講得好。”又重新重用吳起。

真麻煩,要註冊。

3. 戒枉戒貪文言文翻譯

為妳奉上,請妳參考,滿意請妳采納。謝謝!

貞觀初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有個明珠,沒有不敬重。如果拿去彈射鳥雀,這難道不是很可惜?何況人的性命比明珠,見金銀錢帛不畏懼刑法網,立即直接接受,這是不愛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還不能拿去彈射鳥雀,何況性命的重,就以換取財物呢?群臣如果能準備盡忠誠,更利於國家人,那麽官職爵位建立到。都不能用這種方法求得榮耀,於是我接受財物,賄賂既露,他自己也死,實在是可笑。帝王也是這樣。任性放縱,勞役無度,信任小人,疏遠忠誠正直,有壹個在這裏,怎麽會不滅亡?隋煬帝奢侈而自認為,死於匹夫之手,也是可笑。”

貞觀二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我曾對貪婪的人不懂愛財的。至於朝廷內外五品以上的官員,傣祿優厚,壹年所得,他多次從多。如果接受別人的賄賂,不過幾萬。壹旦暴露出來,俸祿剝奪,這難道是懂得吝惜財物?他們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的事。從前公儀休很喜歡吃魚,而不接受別人送的魚,他的魚長存。而且為君主貪婪,必定亡國;為我貪婪,必定喪命。《詩》說:大風疾吹呼呼響,貪利敗類有壹幫。'所言不虛啊。過去秦惠王想征伐蜀,不知道這條,於是刻五石牛,設置金以後,蜀人見到他,認為牛會金。蜀王派遣五個力士拉牛入蜀,蕭道成。秦國軍隊隨後進攻的,蜀國滅亡。漢朝大司田延年貪贓三千萬,事情被發覺而死亡。這樣的流,不勝枚舉!我現在把蜀王為借鑒,妳們也要把田延年當做前車之鑒啊。

貞觀四年,太宗對公卿們說:“我整天忙忙碌碌,不但憂念愛惜百姓,也希望妳們能夠長守富貴。上天不是不高,土地不是不好,我常常小心謹慎,以敬畏天地。妳們如果能小心遵守法律,常像我畏懼天地,不但百姓安寧,自己經常得到歡樂。古人說:‘賢人多財損其誌,愚蠢的人多財生自己的過失。這句話可以深以為戒’。如果徇私貪汙,不僅敗壞國法,損害百姓,即使事情沒有敗露,心中怎能不常害怕?恐懼多,也有因此而導致死亡。大丈夫豈能茍且貪圖財物,以害及性命,讓子孫們常常感到慚愧羞恥嗎妳們應該認真思考這些話。”

貞觀六年,右衛將軍陳萬福從九成宮赴京,違法收取驛家麩皮幾石。太宗賜給他數,讓自己背出以可恥的。

貞觀十年,治書侍禦史權萬紀上說:“宣、饒州各山大有銀坑,采用了極大的收益,每年可以得到錢幾百萬貫。”太宗說:“我貴為天子,這件事沒有所缺少的。只需忠言,進好事情,對老百姓有益的。而且國家剩下幾百萬貫錢,如何得到壹個有才能德行人?妳不推舉賢能進善之事,也不揭發違法,肅清豪強震驚,只有道路稅賣銀坑認為好處。從前堯、舜美玉在山林,珠寶投入深淵,因此,崇名美號,被稱為“千年。後來漢桓帝、靈帝重利輕義,作為近代昏庸無能的君主。妳就想將我與桓帝、靈嗎?”這日下令將權萬紀回家。

貞觀十六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古人說:‘鳥棲息在樹林,恐怕他不高,再窩在樹梢;魚藏於水,恐怕他不深,又挖在地下下。然而,為人所獲得的,都是因為貪圖誘餌的緣故。現在臣下接受任命。,在高位,享受優厚的薪水,必須履行忠誠正直,遵循公正,那麽就沒有災難,長守富貴了。古人說:‘禍福無門,只有人的召喚。’而損害自身的,都是因為貪圖財利,與那些魚鳥有什麽不同呢妳們應該思考這些話,作為鑒誡。

“作為君主貪婪,必定亡國;為我貪婪,必定喪命。”這是唐太宗對大臣不要貪贓受賄的告誡和對自己的努力。唐太宗及左右大臣能夠修德治國,戒貪安邦,最終使大唐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繁榮的壹個朝代。

其實,不僅是 *** 治理水平需要不要貪婪,在物欲橫流的中,正對永無枯竭停的私欲,只有知足和隨其自然才能長保樂。

4. 愛名即貪文言文翻譯

愛名即貪 易宗夔 易宗夔生於同治十三年(1874)原名易鼐,戊戌變法後改名易宗夔,字蔚儒,又字味腴。

湖南湘潭人。早年與譚嗣同等創立南學會。

戊戌變法期間,任《湘學報》史學編輯。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學,未幾返國。

1909冬,被選為資政院議員。1912年任法典編纂會纂修。

民國成立後,任中國國民黨政事部幹事。1913年被選為眾議院議員,旋被選為憲法起草委員。

國會解散(1914)後,攜眷回湘,經營實業。1916年第壹次恢復國會時,仍任眾議院議員。

1922年第二次恢復國會時,再任眾議院議員。1923年3月,任北京 *** 國務院法制局局長。

1924年5月免職。1925年病逝,享年51歲。

著有《新世說》和《湖海樓詩文集》原文 劉毅齋①嘗撫新疆,每食必與幕友偕。欲辦壹事,往往自挾文牘,就友商榷。

壹日言某事將出奏,有袁齡者,佐公幕久,乃駁之曰:“此中丞②職所應為,何必入告?”公曰:“借此見某之多所興辦耳。”袁曰:“吾向以中丞為貪,觀此益信。

凡貪者不必愛錢也,即愛名,亦謂之貪。”他友竊議其贛,公竟受之,不以為侮。

(清末民初·《新世說》)註釋① 劉毅齋:劉錦棠字毅齋,湖南湘鄉人,同治十年授新疆巡撫,在新疆為官十年多。② 中丞:禦史中丞的簡稱,秦漢時,人“二丞相”,明清時作巡撫的別稱。

譯文 劉毅齋曾巡撫新疆,每次吃飯都帶著幕友。想辦什麽事,經常是自己夾著公文案卷,到幕友那裏商談。

有壹天劉毅齋跟幕友說有件事準備向上頭匯報。幕友裏面有個叫袁齡的,跟劉毅齋時間長了,反駁他說“這本來就是妳職權裏面的事,何必匯報?”劉毅齋說“不匯報領導們咋知道 *** 事多。”

袁齡說“我壹直知道妳貪,今天才知道妳這麽貪啊。貪的人不壹定都是貪財,也有喜歡博取名聲的,也是貪。”

其它幕友私下說袁齡這人太耿直了。劉毅齋竟然欣然接受這個貪名,不生氣。

5. 唐太宗戒貪文言文翻譯

貞觀初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有個明珠,沒有不敬重。如果拿去彈射鳥雀,這難道不是很可惜?何況人的性命比明珠,見金銀錢帛不畏懼刑法網,立即直接接受,這是不愛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還不能拿去彈射鳥雀,何況性命的重,就以換取財物呢?群臣如果能準備盡忠誠,更利於國家人,那麽官職爵位建立到。都不能用這種方法求得榮耀,於是我接受財物,賄賂既露,他自己也死,實在是可笑。帝王也是這樣。任性放縱,勞役無度,信任小人,疏遠忠誠正直,有壹個在這裏,怎麽會不滅亡?隋煬帝奢侈而自認為,死於匹夫之手,也是可笑。”

貞觀二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我曾對貪婪的人不懂愛財的。至於朝廷內外五品以上的官員,傣祿優厚,壹年所得,他多次從多。如果接受別人的賄賂,不過幾萬。壹旦暴露出來,俸祿剝奪,這難道是懂得吝惜財物?他們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的事。從前公儀休很喜歡吃魚,而不接受別人送的魚,他的魚長存。而且為君主貪婪,必定亡國;為我貪婪,必定喪命。《詩》說:大風疾吹呼呼響,貪利敗類有壹幫。'所言不虛啊。過去秦惠王想征伐蜀,不知道這條,於是刻五石牛,設置金以後,蜀人見到他,認為牛會金。蜀王派遣五個力士拉牛入蜀,蕭道成。秦國軍隊隨後進攻的,蜀國滅亡。漢朝大司田延年貪贓三千萬,事情被發覺而死亡。這樣的流,不勝枚舉!我現在把蜀王為借鑒,妳們也要把田延年當做前車之鑒啊。

貞觀四年,太宗對公卿們說:“我整天忙忙碌碌,不但憂念愛惜百姓,也希望妳們能夠長守富貴。上天不是不高,土地不是不好,我常常小心謹慎,以敬畏天地。妳們如果能小心遵守法律,常像我畏懼天地,不但百姓安寧,自己經常得到歡樂。古人說:‘賢人多財損其誌,愚蠢的人多財生自己的過失。這句話可以深以為戒’。如果徇私貪汙,不僅敗壞國法,損害百姓,即使事情沒有敗露,心中怎能不常害怕?恐懼多,也有因此而導致死亡。大丈夫豈能茍且貪圖財物,以害及性命,讓子孫們常常感到慚愧羞恥嗎妳們應該認真思考這些話。”

貞觀六年,右衛將軍陳萬福從九成宮赴京,違法收取驛家麩皮幾石。太宗賜給他數,讓自己背出以可恥的。

貞觀十年,治書侍禦史權萬紀上說:“宣、饒州各山大有銀坑,采用了極大的收益,每年可以得到錢幾百萬貫。”太宗說:“我貴為天子,這件事沒有所缺少的。只需忠言,進好事情,對老百姓有益的。而且國家剩下幾百萬貫錢,如何得到壹個有才能德行人?妳不推舉賢能進善之事,也不揭發違法,肅清豪強震驚,只有道路稅賣銀坑認為好處。從前堯、舜美玉在山林,珠寶投入深淵,因此,崇名美號,被稱為“千年。後來漢桓帝、靈帝重利輕義,作為近代昏庸無能的君主。妳就想將我與桓帝、靈嗎?”這日下令將權萬紀回家。

貞觀十六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古人說:‘鳥棲息在樹林,恐怕他不高,再窩在樹梢;魚藏於水,恐怕他不深,又挖在地下下。然而,為人所獲得的,都是因為貪圖誘餌的緣故。現在臣下接受任命。,在高位,享受優厚的薪水,必須履行忠誠正直,遵循公正,那麽就沒有災難,長守富貴了。古人說:‘禍福無門,只有人的召喚。’而損害自身的,都是因為貪圖財利,與那些魚鳥有什麽不同呢妳們應該思考這些話,作為鑒誡。

“作為君主貪婪,必定亡國;為我貪婪,必定喪命。”這是唐太宗對大臣不要貪贓受賄的告誡和對自己的努力。唐太宗及左右大臣能夠修德治國,戒貪安邦,最終使大唐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繁榮的壹個朝代。

其實,不僅是 *** 治理水平需要不要貪婪,在物欲橫流的中,正對永無枯竭停的私欲,只有知足和隨其自然才能長保樂。

6. 文言文中貪錢的事例.

(壹)文征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

平生於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劄,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文征明監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

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壹點不全意,壹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

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致美好。 (二)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

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

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

從此以後,他壹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三)範仲淹有誌於天下 原文範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

少有大誌,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範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

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誌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

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

範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四)司馬光好學《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遊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

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

大家在壹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壹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五)歐陽修苦讀《歐陽公事跡》 原文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

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

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裏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

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裏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

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六)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

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譯文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壹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

這樣壹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還隱約可見。

(七)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原文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

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譯文王冕是諸暨縣人。

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壹頓。

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裏。

壹到夜裏,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裏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壹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壹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

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八)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發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 趨百裏外,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