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指向:本考點主要考查對文學經典的積累和遷移能力。文學經典是民族文化的沈澱,是濃縮的語言精華,它主要包含古詩文中的經典名句,古今中外名篇中的經典名句。要求“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準確積累,靈活遷移,展示才情是本考點的精髓。
考點分析:本考點考查的主要題型有:1、根據要求寫名句;2、借助語境填名句;3、判明指定內容的出處、作者以及相關人物;4、在現代文讀寫中活用經典古詩句。
解答上述題型的基本方法是:積累要精確,不得有錯字、添字、漏字的現象;思維要縝密,要從積累中進行提練、篩選、比較、分析,找出最為精確的答案。平時積累時就要有意識地對詩文名句進行歸類、比較(如描寫月亮的詩句積累,思鄉詩句積累等),在讀寫中加以感悟和運用。
考點示例壹
1、由“四面湖山收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這幅對聯,妳壹定能聯想到範仲淹《嶽陽樓記》中的兩句千古名句:,。
2、登高是傳統習俗,更是古代詩人表情達意的重要方式。在他們的筆下有多種多樣的“登高”。請妳寫出與“登高”有關的古詩詞名句。(課內外不限)
①
②
(選自《2004年黃岡市中考試題》)
解題思路:本題著重考查古詩文名句的積累。解答第壹題應從對聯中的“憂”、“樂”兩個字著手,憂萬家,樂萬家,《嶽陽樓記》中與之相對應的千古名句就會自然在腦海中顯現。第二題實際上是考查平時的詩詞歸類,重九登高,望遠抒懷是古人的傳統習俗,關於這方面的詩句是很多的。
參考答案: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王維)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
考點示例二
生命是什麽?生命就是範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遠大抱負;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龔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獻身精神。
解題思路:本題著重考查古詩文在具體語境中靈活運用的能力。解題時要註意結合語境進行提練、篩選、比較、分析,找出最為精確的答案。範仲淹的遠大抱負、文天祥的浩然正氣,壹般學生都能回憶出。龔自珍的獻身精神在“化作春泥更護花”中有明確的表述。
參考答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考點示例三
閱讀下列選文,然後答題。
宜都記(節選)
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裏,山水紆曲,兩岸高山重嶂,(1)非日中夜半不見曦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2)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壹也。山松言:常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即至,欣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矣……
1、根據畫線(1)句,寫出壹個所學文言課文中與其意思相同的名句。
2.根據畫線(2)句,寫出壹個妳所聯想到的古詩名句。
解題思路:本題著重考查對積累的遷移能力。1、答題時要抓住題目中“不見曦月”這幾個字思考,酈道元《水經註江水》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與之意思相同。2、本題由散文聯系詩歌,答題時要抓住“猿鳴”這兩個字思考,李白的名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符合文意。
參考答案: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考點示例四
山水之歌(節選)
我非悲天的仁者,但我愛山。我愛大山的巍峨、壯闊,也愛小山的險峻、聳峙;我愛那峰林的奇峭、砥柱的岑危、青城的神奇、劍門的天險和那半屏的如障、群巒的綿延;我愛那氤氳縹緲的晨山,也愛那風起雲湧的暮山;我愛看那尺寸千裏、纘簇縈紆、陰陽割昏曉的A,也愛那雲龍遠岫、橫嶺側峰或悠然見到的B。山在我生命中,是枕,是“夢回山枕隱花細”;是硯,是“水筆山硯入案來”。不知是哪位朋友說:“妳的話語,環繞著我,如同遠遠近近的小山。”我則要說:“遠遠近近的小山,環繞著我,如同喃喃的私語。”
我愛山,以山為友,以山為靈,以山納入我的畫境,更終日向山,對語卿卿,如那“相看兩不厭”的C。
1、請將“南山”、“敬亭”、“岱宗”三座山名分別填入文中A、B、C處。
2、文段中作者寫道:山在我生命中,是枕,是“夢回山枕隱花細”;是硯,是“水筆山硯入案來”。請妳也用壹個比喻、壹個詩文名句,仿寫壹句。
解題思路:本題著重考查經典名句積累的靈活運用的能力。1、這道題可以從“陰陽割昏曉、橫嶺側峰、悠然見到、相看兩不厭”這幾句著手分析。“橫嶺側峰”是望廬山所寫,故可排除。2、這道題很有挑戰性,既要用比喻又要用名句,首先要想好山的喻體,然後再篩選出與之相關的名句。如,山可以是門,可以是屏,也可以是獸脊。
參考答案:
1、A、岱宗;B、南山;C、敬亭。
2、示例:1、山在我生命中,是門,是“天門中斷楚江開”;2、山在我生命中,是脊,是“踴躍的鐵的獸脊”;3、山在我生命中,是屏,是“壹折青山壹扇屏”。
考點訓練
考點訓練壹
書韻
呂宜鵬
①讀書,是壹個對書籍意蘊的把握與接納的過程。
②讀書是人生命的必須。我想,任何壹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把讀書作為生命的組成部分,沒有這種必須,“生命就會失去彈性,很容易風幹和脆折。”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書,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床。”
③古往今來,勤苦讀書總是流風不綴,總為人津津樂道。漢匡衡把家裏的墻壁鑿個小洞,借鄰居的燈光來看書;晉孫康在晚上映著雪光勤讀;車胤在夏天捉幾十個螢火蟲,裝入絹袋,照覽卷冊;南齊江秘,則攜書上房頂,隨月而觀。他們俱以刻苦讀書,取得成就。
④書似壹面神秘的魔鏡,折射出迷宮似的世界。從金庸的俠骨,瓊瑤的柔情,余秋雨的苦旅,馬樂克斯的孤獨,乃至泰山之巔,秋毫之末,南飛的雁陣,故枝的新葉,悱側纏綿的少婦春夢,雋永曲折的真人妙諦,都是書的世界中的藏品。若唐詩宋詞:唐代的環佩,宋代的衣裙,在字裏行間輕靈飛動,----讀去,仿佛聽到了幽遠的天簌,看到了水月的姿影,人面桃花愛情三分色,才子邊將瀟瀟古愁;安祥地枕在唐風宋韻裏,壹不小心便壹篙從周邦彥的煙柳長堤撐到了歐陽修的深深庭院……
⑤偉大、優秀的藝術,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無盡藏。”歌德說:“優秀的作品無論妳怎樣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所以說,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古人謂之“讀書有間”,即指能由字裏行間,窺見作者立意用心之所在,讀書的重點在於“通”:融會貫通,聞壹知十,觸類旁通,由此及彼。如唐張旭因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悟出筆法而書益精工;吳道子因見裴將軍舞劍變化無常,聯系到畫裏面畫更大進。讀書,特別需要這種舉壹反三的悟性。
⑥讀書還應“反芻”。“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就要溫故而知新,就要回味。每讀壹次有新的收獲與心得,有余音繞梁之絕響,有“食已畢而味愈濃,言猶盡而意無窮”之妙不可言。
⑦“腹有詩書氣自華”,讀幾本好書,讓熠熠閃光的文字照透妳的身體以及靈魂,乃至生命。
1、從第⑤段後面的文字中找出與加點的“益”字意思相同的同義詞。
2、根據第③段劃橫線句子的意思,概括出兩個關於古代勤奮讀書的詞語。
★3、第④段劃橫線的句子讓妳想起了古代哪些詩詞?請寫出兩句與之相關的詩詞。
,。
,。
4、聯系上下文,談談妳對第⑤段中“讀書有間”的理解。
5、聯系上下文,談談妳對第⑥段“讀書還應反芻”“反芻”壹詞的理解。
6、對下列句子進行仿寫:
⑴書,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床。
。
⑵書似壹面神秘的魔鏡,折射出迷宮似的世界。
。
★⑶讀書,壹不小心便壹篙從周邦彥的煙柳長堤撐到了歐陽修的深深庭院。
。
7、用波浪線劃出表示本文中心意思的句子。
8、簡答,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讀書的韻味?
考點訓練二
說幾句愛海的孩子氣的話
冰心
①山也是可愛的,但和海比,的確比不起,我有我的理由!
②人常常說:“海闊天空。”只有在海上的時候,才覺得天空闊遠到了盡量處。在山上的時候,走到巖壁中間,有時只見壹線天光。即或是到了山頂,而因著天末是山,天與地的界線便起伏不平,不如水平線的齊整。
③海是藍色灰色的。山是黃色綠色的。拿顏色來比,山也比海不過。藍色灰色含著莊嚴淡遠的意味,黃色綠色卻未免淺顯小方壹些。固然我們常以黃色為至尊,皇帝的龍袍是黃色的,但皇帝稱為“天子”,天比皇帝還尊貴,而天卻是藍色的。
④海是動的,山是靜的;海是活潑的,山是呆板的。晝長人靜的時候,天氣又熱,凝神望著青山,壹片黑郁郁的連綿不動,如同病牛壹般。而海呢,妳看她沒有壹刻靜止!從天邊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邊,觸著崖石,更欣然的濺躍了起來,開了燦然萬朵的銀花!
⑤四圍是大海,與四圍是亂山,兩者相較,是如何滋味,看古詩便可知道。比如說山上看月出,古詩說:“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細細咀嚼,這兩句形容亂山,形容得極好,而光景何等臃腫,崎嶇,僵冷,讀了不使人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也是月出,光景卻何等嫵媚,遙遠,璀璨!
⑥原也是的,海上沒有紅白紫黃的野花,沒有藍雀紅襟等等美麗的小鳥。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間,便都萎謝,反予人以雕落的淒涼。海上的朝霞晚霞,天上水裏反映到不止紅白紫黃這幾個顏色。這壹片花,卻是四時不斷的。說到飛鳥,藍雀紅襟自然也可愛,而海上的沙鷗,白胸翠羽,輕盈的飄浮在浪花之上,“淩波微步,羅襪生塵”。看見藍雀紅襟,只使我聯憶到“山禽自喚名”,而見海鷗,卻使我聯憶到千古頌贊美人,頌贊到絕頂的句子,是“婉若遊龍,翩若驚鴻”!
⑦在海上又使人有透視的能力,這句話天然是真的!妳倚闌俯視,妳不由自主的要想起這萬頃碧琉璃之下,有什麽明珠,什麽珊瑚,什麽龍女,什麽鮫紗。在山上呢,很少使人想到山石黃泉以下,有什麽金銀銅鐵。因為海水透明,天然的有引人們思想往深裏去的趨向。
⑧簡直越說越沒有完了,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以為海比山強得多。說句極端的話,假如我犯了天條,賜我自殺,我也願投海,不願墜崖!
⑨爭論真有意思!我對於山和海的品評,小朋友們愈和我辯駁愈好。“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這樣世界上才有個不同和變換。假如世界上的人都是壹樣的臉,我必不願見人。假如天下人都是壹樣的嗜好,穿衣服的顏色式樣都是壹般的,則世界成了壹個大學校,男女老幼都穿壹樣的制服。想至此不但好笑,而且無味!再壹說,如大家都愛海呢,大家都搬到海上去,我又不得清靜了!
1、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作者愛海的原因。(至少四條)
2、結合上下文,理解第④段加點的“卷”字。蘇軾的壹句詞中也用到了這個“卷”字,請寫出該句。
卷:
★蘇軾的句子:
3、摹仿第④段加橫線的句子再寫壹句。
4、文章的標題說是“幾句愛海的孩子氣的話”,請妳從文中找出兩句體現孩子氣的話語。
★5、第⑥段劃橫線句子,作者由海上的飛鳥聯想到了古詩句,妳能由飛鳥聯想到哪些古詩呢?(至少兩句)
6、文中說“千古頌贊美人,頌贊到絕頂的句子是“婉若遊龍,翩若驚鴻”,妳還知道千古頌贊美人贊到絕頂的其它兩個成語嗎?
7、“山海之爭”表明了冰心對海的偏愛,妳能寫兩句表明妳對山喜愛的'句子嗎?
考點訓練三
心靈的寓所
①人從自然中來,也終將回自然中去。陶淵明詩雲:“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是的,死了的人可以安然歸於塵土,可活著的人呢?
②自然是人的寓所,肉體的,更是精神的。活著的人可以從自然中得到寧靜和歡愉、啟示和智慧、安慰和激勵。
③屈原“懷瑾握瑜”,“舉世皆醉而我獨醒”,不忍見山河破碎,百姓流離,自沈汨羅,肉體歸於自然,精神永存後世;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憤然離開了齷齪的官場,歸園田居;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朱自清“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夜賞荷塘月色。
④可見,中國的文人是明智的,當他們不得意之時,便從自然中尋求安慰,得到的不僅是文人的自尊和文人的骨氣,更有那份閑適和淡遠、寧靜和歡愉的心境。
⑤大自然不是文人所獨享的,早在中國古代,伏羲觀蒼穹而演八卦,姜尚察星相而知兇吉,華佗見猿搏而創“五禽”。中國武術中的太極拳、猴拳、蛇拳也是通過觀察自然、生物而創。可見,自然總在給智者以無窮的啟發與智慧,激發他們潛藏在心靈深處的創造靈感。
⑥其實,自然還可以給受傷的心靈以安慰與激勵。
⑦據資料記載,馬克思在青年時曾遭遇壹段苦澀的戀情,感覺生不如死,決定壹死了之。可當他登上阿爾卑斯山後,仰望蒼穹,俯瞰塵寰,痛苦為之壹掃,心胸為之開闊。他從宇宙之無窮、高山之巍峨中,悟出了人生的價值在於創造壹個有價值的人生,並立下了壯誌,終成壹代偉人。
⑧如今,享受自然,放飛心靈,不僅是文人、智者、偉人的專利,也是普通百姓休養身心之道。
⑨君不見,現代文明已掀起崇尚自然之風:鬧市小區建設力求返璞歸真,住宅裝璜凸現自然本色,名山大川更是遊人如織。人們在寄情山水的同時,也讓疲憊不堪的心靈得到了片刻的寧靜。
⑩自然,是心靈的寓所。
1、給下列加點的字註音釋義。
齷齪:
俯瞰:
2、文章的中心意思可以用文中的壹句話來概括,請找出。
3、有壹個段落可以概括出第③至⑨段的意思,請寫出該段落的序號。
4、作者從哪幾方面來介紹自然是心靈的寓所?
★5、仿照第③段的句式補寫壹句。
★6、第⑦段劃線句令妳聯想到唐代詩人的哪句詩?
考點訓練四
以文載武
梁雪佳
孰文?孰武?念天下之派系,莫過於“文武”二字。看古往今來,文者,多吟詩作對之雅事;武者,則擊節舞劍征戰沙場之豪情。壹曰“靜”,壹曰“動”。靜難喻動,動難示靜。
嗟呼!文武豈非不能結合?文辭難道不可體現武魄?
看嶽飛的《滿江紅》,我們耳熟能詳,嗟嘆不已。何以?皆因那躍然紙背的報國殺敵的高昂激奮,那憂國憂民的悲愁抑郁,“願得此生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的決心透過短短的詩詞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壹代英雄以文載武,把他的感慨用詩篇千百年傳下來,激蕩起我們的滿腔熱血!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反復吟讀,簡直讓有誌之士扼腕痛惜!國難當前,寶刀本來用於殺敵,但有將相之才的辛棄疾卻只能拔刀在手裏盯著。《破陣子》裏有“醉裏挑燈看劍”,《水調歌頭》裏有“長劍倚天誰問”,拍遍欄桿,徒喚奈何!——妳感受到了嗎?悲郁的文辭中流露著國難當前壹個鐵崢崢漢子的百感交織:仇恨焦慮,失落苦悶,而卻仍頑強等待,對國家民族不舍不棄。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絕命詩》中的這兩句,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的豪情便在這裏壹覽無遺。看吧!文能載武呼?在這壹篇又壹篇的激揚文字中,浮凸出氣吞山河的萬丈豪情,浮凸出中國人雄赳赳的武魂。
為什麽我們可以從這些平常文字中看出如此頑強的性格,堅定的自信心以及強大的愛國熱情?——這些熱愛祖國山河關心人民疾苦的文官武將把他們的壹腔熱血,他們的未籌壯誌,他們的郁悶痛切於有意無意間都註入了文字中,於是,文字裏透出武的氣魄,武的精神也回蕩在文字中。他們用文字把“武”刻畫了出來,他們把文與武結合在壹起,於是剛柔並濟,於是氣貫長虹。
然而,單是這壹點,顯然是不夠的——文能載武,不僅載其精神,亦能載其攻擊之實質。魯迅以筆為刀槍,縱橫於硝煙彌漫的反動文學中。他的雜文,他的小說,乃至他的詩篇,如槍似彈,毫不留情地攻向敵人設置的虛偽堡壘,壹針見血地擊中敵人的要害。聞壹多的文章則如戰場上的激揚鼓點,咚、咚、咚,鼓舞著千萬戰士傲視敵人無畏前進。他著名的《最後壹次講演》,抑揚頓挫,氣蓋彤雲,揭露了貌似強大的空虛實質,預示著人民勝利的必然結果。這篇身體力行的戰鬥檄文加強了革命戰士的信心,更激發起無數愛國誌士投身革命事業。
還有壹種以文載武的形式,把箭頭指向己方,如號角吹響——“如果我們不去打仗/敵人殺死了我們/並用槍頭指著我們的骨頭說:/看,這是奴隸!”田間,當代著名詩人,配合革命形勢,巧妙地用簡單的文字發動廣大群眾壹致抗日。
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它是布帛,也充槍彈;觀雅事,也載著了然世事的洞明,非比尋常的智慧;更重要的,它載著不畏強敵、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1、解釋文中加點的“孰”和“豈”的意思,並舉壹句妳所學過的古文或古詩,要求句中的“孰”和“豈”與文中的“孰”和“豈”的意思相同。
孰
豈
★2、根據文章內容填空。
文能載,列舉了的事例;
文能載,列舉了的事例;
文能載,列舉了的事例。
3、文章開始寫道“文武豈非不能結合?文辭難道不可體現武魄”?請妳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文武”怎樣結合。
4、結合文段內容解釋文題“以文載武”的意思。
5、請妳用學過的對仗知識,從下列備選的詞語中選壹個詞語,使它與下句構成壹個完整的對仗句。
備選詞語:A、揮灑文壇B、舞文弄墨C、文壇揮灑
對仗句:文者,多吟詩作對之雅事;
武者,則擊節舞劍征戰沙場之豪情。
★6、結合文段內容,將下列句子補充完整,要求也要象前兩句壹樣,先引用壹句詩,然後用兩個四字短語點評。
文能載武,文辭可以體現武魄。“願得此生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高昂激奮,憂國憂民;“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慷慨激昂,視死如歸;“,
”,,。這些都承載著不畏強敵、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考點訓練五
壹定要洗七遍
上課時教授講“WTO條款”,大家昏昏欲睡。為了醒瞌睡,教授使出看家本領,講了壹個故事。
壹個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課余為日本餐館洗盤子以賺取學費。日本的餐飲業有壹個不成文的行規,即餐館的盤子必須要用水洗上七遍。洗盤子的工作是按件計酬的,這位留學生計上心頭,洗盤子時少洗壹兩遍。果然,勞動效率便大大提高,工錢自然也迅速增加。壹起洗盤子的日本學生向他請教技巧。他毫不避諱,說:“妳看洗了七遍的盤子和洗了五遍的有什麽區別嗎?少洗兩遍嘛。”日本學生諾諾,卻與他漸漸疏遠了。
餐館老板偶爾抽查壹下盤子清洗的情況。壹次抽查中,老板用專用的試紙測出盤子清洗程度不夠並責問我們這位留學生,他振振有詞:“洗五遍和洗七遍不是壹樣保持了盤子的清潔嗎?”老板只是淡淡地說:“妳是壹個不誠實的人,請妳離開。”
為了生計,他又到另壹家餐館應聘洗盤子。這位老板打量了他半天,才說:“妳就是那位只洗五次盤子的中國留學生吧。對不起,我們不需要!”第二天、第三天……他屢屢碰壁。不僅如此,他的房東不久也要求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聲”對其他住戶(多是留學生)的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他就讀的學校也專門找他談話,希望他能轉到其他學校去,因為他影響了學校的生源……萬般無奈,他只好收拾行李搬到了另壹座城市,壹切重新開始。他痛心疾首的告誡準備到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在日本洗盤子,壹定要洗七遍呀!”
“這就是WTO的規則!”教授厲聲棒喝。我們不禁悚然動容,睡意全無。
註:“WTO”是世界貿易組織的英語簡稱。
1、結合文意,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諾諾:
悚然:
2、用自己的話說說,教授所講的“WTO規則”是指什麽?
3、我們聽教授講“WTO條款”時,課堂氛圍前後有變化,開始是,後為、,產生這壹變化的原因是什麽呢?
4、文中“計上心頭、毫不避諱、振振有詞、萬般無奈、痛心疾首”這幾個四字短語寫出了這位留學生不守規則的全過程。其中有得意,有忘形,有強辯,有落魄,更有悔恨。請妳用幾個以“自”開頭的四字短語來表現這位留學生不守規則的全過程。(最少四個)
★5、讀了本文,妳壹定有很多話對這位留學生說,請妳用壹句格言警句對這位留學生進行規勸(別人寫的或自己寫的均可)。
考點訓練參考答案
積累經典展示才情。
考點訓練壹
1、更
2、囊螢映雪鑿壁借光
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門桃花相映紅。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4、能由字裏行間,窺見作者立意用心之所在。
5、反復品味、咀嚼。
6、示例:①書,是思想的甜點,生活的面包。
②書是壹個神奇的萬花筒,透視多彩的人生。
③讀書,壹不小心便壹腳從陸遊的沈園跨到了陶淵明的世外桃園。
7、讀書,是壹個對書籍意蘊的把握與接納的過程。
8、①讀書是人生命的必須;②讀書是壹種享受;③讀書的魅力;④詩書需要用心去領悟;⑤讀書還應“反芻”。
考點訓練二
1、①海比山更開闊;②海的顏色比山好;③海是動的,山是靜的;海是活潑的,山是呆板的;④海的四周比山好;⑤海鳥更可愛;⑥海具透視能力。
2、1、波浪拍打海岸的情景;2、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3、示例:海是空曠的,山是起伏的;海是激情的,山是沈穩的。
4、①假如我犯了天條,賜我自殺,我也願投海,不願墜崖!
②爭論真有意思!
③如大家都愛海呢,大家都搬到海上去,我又不得清靜了!
5、示例:①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②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6、沈魚落雁閉月羞花
7、示例:山沈穩而不象海那樣輕浮,山堅定而不象海那樣變幻,山給人以安全感,山裏的孩子我愛山!
考點訓練三
1、wòchuò骯臟,不幹凈fǔka?俯視
2、自然,是心靈的寓所。
3、第⑧段
4、①自然可以給文人以安慰、自尊和骨氣,給文人閑適淡遠、寧靜歡愉的心境。
②自然給智者以啟迪。
③自然給受傷的心靈以安慰與激勵。
④自然是普通百姓休養身心之道。
5、示例:王維“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心向田園。
6、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
考點訓練四
1、什麽;是可忍,孰不可忍。難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2、本題答案較為寬泛,只要結合文意即可。
如:文能載報國殺敵的激情,列舉了嶽飛精忠報國的事例;文能載氣吞山河的萬丈豪情,列舉了譚嗣同視死如歸的事例;文能載其攻擊之實質,列舉了魯迅以筆為刀槍的事例。
3、文武可以結合。文字裏可以透出武的氣魄,武的精神也可以回蕩在文字中。可以載其精神,可以載其攻擊之實質,也可以自我解剖。
4、文字裏透出武的氣魄,武的精神也回蕩在文字中。
5、A
6、示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鐵骨錚錚,擲地有聲。
考點訓練五
1、諾諾:原意為答應的聲音(表示同意),文中意思為表面同意,但內心不以為然。
悚然:原意為害怕的樣子,文中的意思為震驚,為違備誠實守信的後果而震驚。
2、誠信。
3、昏昏欲睡,悚然動容、睡意全無。為故事的內容所震驚,為違備誠信的後果而震驚。
4、自作聰明,自鳴得意,自食其果,自我反省。
5、示例: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