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被稱為唐朝杜甫的“生平第壹快詩”。
原文: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翻譯:劍外忽然傳來收薊北的消息,剛剛聽到時涕淚滿衣裳。回頭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壹點的憂傷,胡亂地卷起詩書欣喜若狂。
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趁著明媚春光與妻兒壹同返回家鄉。就從巴峽再穿過巫峽,經過了襄陽後又直奔洛陽。
註釋:
1、官軍:指唐朝軍隊。
2、劍外:劍門關以南,這裏指四川。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壹帶,今河北北部地區,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
3、青春:指明麗的春天的景色。
4、巫峽:長江三峽之壹,因穿過巫山得名。
5、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於公元763年(廣德元年)春天,那時杜甫52歲。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壹個大勝仗,叛軍頭領薛嵩、張忠誌等紛紛投降。史朝義兵敗自殺,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相繼投降,河南河北先後被官軍收復,延續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亂”才徹底平息。
杜甫是壹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喪亂的詩人,當時詩人杜甫正攜著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他聽聞消息後,欣喜若狂,恨不得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鄉。在極度興奮中,壹改過去沈郁頓挫、含蓄蘊藉的詩風,以輕快活潑、爽朗奔放的語言,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百度百科-聞官軍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