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舞弊動機識別
關於擡高股價的欺詐動機,可以關註上市公司股東尤其是重要股東的持股情況,識別其是否有短期平倉的需求。比如可以關註大股東鎖定期是否即將到期,重要股東是否存在資金鏈壓力或現金需求(比如以股權質押貸款、實施重大收購、大額債務到期等)。
滿足財務指標的動機相對更為微妙,但通過閱讀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財務報表和附註中與外債相關的信息,以及關鍵管理人員薪酬變動與業績變動的相關性,仍然可以分析識別。
(2)識別欺詐跡象
1.對於“變臉”財務舞弊,作為壹種不良的、短期的財務舞弊,這類財務報表往往表現出以下幾點:
(1)“超凡脫俗”。近年來,財務業績的變化大大超過了同行業公司的業績。當財務報表與業務數據相關聯時,就會發現大量的“優秀”表現。比如分析產量和工人數量,發現人均產量大大超過同行業水平,收入除以銷量,發現單價大大超過正常水平;
(2)“臨界狀態”。每年業績穩定比例上升,或周期性“業績回升”,或每三年“扭虧為盈”壹次;
(3)“非常”。在壹些負面的外部環境下(如政策變化、技術叠代等因素),企業的業績不降反升,所以投資者在看到這些看似“優秀”的財務報表時,要警惕是否存在虛構的舞弊風險。
2.對於“整容”財務造假,由於這類造假的對象是具體的財務指標,通常表現為業績變化快,周期相對較短,屬於“打壹槍換壹個地方”。為了識別這種套路,投資者不妨通過觀察企業前幾年的表現,包括管理層、治理和外部審計師的變化,來考慮是否存在習慣性濫用會計處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