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贊美天津的詩句如下:
1、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李白《洛陽陌》。
賞析:“白玉誰家郎”借用了西晉文人潘嶽在洛陽道上的風流韻事,潘嶽又叫潘安,潘安之美有多處記載,劉孝標註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這也就是著名的“擲果盈車”的來歷。
“回車渡天津”句,將筆墨集中於洛陽貴公子出遊回車過橋之狀,間接陳述出洛陽繁華風物及士女冶遊盛況。全詩語言率直自然,確實是“清水芙蓉”,間接地寫城東桃李花美,熙熙攘攘,觀賞人多。
2、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十八)》。
賞析:詩人敘事,對內容進行剪裁編排,確定何處詳寫,何處略約帶過,避免因筆墨平均而引起松衍之感,這是詩家常識。壹篇詳略精當的詩,能夠十分有效地表達題義,增進感染力。
詳略二者中,詳寫部分因其篇幅相對較長,在整首詩裏位置顯著,引人註目,所以詩人都很註意詳寫的藝術。嚴羽“榮華處皆是斷腸處”的評語,揭示了李白此詩詳寫藝術的壹個重要特點,即以濃墨重筆敘寫公侯官僚榮華富貴,養尊處優的生活。
而又通過“福兮禍所伏”的明喻暗示,頓使沈湎於驕奢生活中的王公貴戚變成了壹群可悲可哀而不是可羨可慕的對象,“榮華處”越是寫得詳繁周備,其令人“斷腸”悲戚的力度也就越大,榮即是悴,盛即是衰,事物相反的兩極在藝術表現中得到了合乎邏輯的統壹。
3、龍門山間徘徊,天津橋畔抒懷。——李白《洛陽學道五》。
賞析:李白經常在天津橋逗留,以天津橋為背景作詩。《洛陽陌》 道:“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是說洛陽富家子弟遊手好閑、養尊處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