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鳥位於江門市新會區天馬村天馬河畔的沙洲上,距離廣州100公裏。其實是生長在明末清初的水榕樹。水榕樹的樹枝垂到地上,紮進土裏成為新的樹幹。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榕樹長成壹片森林,成千上萬的鳥和樹生活在森林裏。
1933年,作家巴金來此遊覽後,感觸頗深,寫下了著名的散文《鳥的天堂》,巴金先生親筆題寫了“天堂之鳥”二字,故名天堂之鳥。
擴展數據:
相傳明朝時,有壹個村子叫“天馬村”,人口增加,水源不足。壹天,壹位來自江西的風水先生來到村子裏。他對村民說:從銀洲湖流過金牛頭的水,滿是金銀,這條河卻不合適。江東,人去樓空。要保證平安,過上好日子,就要在河中央建壹個“墩”來擋水。
按照他們的指示,村民們在河裏挖土、運泥,建起了壹個“土堆”。土堆完成後,壹位村民在土堆上插了壹根榕樹枝。幾年後,不知不覺中,這根榕樹枝長成了壹棵大榕樹,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鳥兒棲息繁衍,最終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雀墩”——“天堂鳥”。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天堂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