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什麽叫詩窮落後

什麽叫詩窮落後

詩窮落後,是宋代詩人歐陽修提出的文學命題。此語出自《梅詩序》。

世人流傳下來的詩人,大多出自古代窮人之言。那些什麽都有卻不能給世界的人,總是樂於把它放在山頂和水上,看到昆蟲、魚、草木、鳥獸,往往會覺得奇怪。有郁積的憂怒,由怨刺而起,由臣寡嘆,寫人情;建得越窮,幹得越多。但是,能幫助窮人的不是詩歌,窮人以後還要工作。這句話道出了舊社會文人的寫作規律。在封建社會,由於統治者的意誌與人民的利益相違背,又由於他們實行任人唯親的路線,許多德才兼備的人得不到重用,受到社會的冷落和歧視。聖賢們對這種淡化世界的趨勢和巧阿諛奉承的現象非常反感。這種義憤成了詩歌的酵母,使他們能夠寫出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而那些躊躇滿誌、致力於淫奢淫逸的王公貴族,因為心中沒有郁結和不平,所以很難唱出憤怒的哀歌或憤怒的吶喊。這裏要註意的是,對於詩人來說,詩歌差的主要原因不是窮,不是餓,而是心有戚戚,而是與民同悲,通過親身經歷來反映時代的不幸。只有杜甫那種憂國憂民、為窮人吶喊、憐憫被摧殘者的聲音,才能讓人嗅到壹股濃濃的時代氣息。

詩歌貧窮落後是中國古典詩學的重要命題之壹。明確提出這壹說法的是歐陽修,這壹說法與北宋黨爭密切相關,是北宋黨爭的產物。歐陽修之後,這壹理論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