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
曹操赤壁大敗是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劉璋邀劉備入川也是在建安十六年上半年。也就是說,荊州被劉備占領才兩年多。劉備雖然在當時的世界或荊州地區有仁義之譽,但民眾尤其是荊州士紳對其政策不得不有所感觸。換句話說,荊州人民還是需要劉備的定心丸的。要放棄,劉備只好親自去。無論是這個重要的戰略行動,還是劉璋的邀請,劉備都得自己去,不能由別人代替。劉備不在了,荊州壹定要有有權有勢的人把守。否則,妳不能在獲得利潤之前就失去荊州!於是劉備留下關羽鎮守荊州,並請諸葛亮幫忙。
幫助諸葛防守荊州不完全是軍事需要。在此之前,關羽有過獨立帶兵的經歷。後來劉備把諸葛亮調到四川,留下關羽獨立鎮守荊州,諸葛亮安撫荊州宗族。
諸葛亮隨叔父來到南陽。叔諸葛玄被袁術推薦為太守,失敗後投奔劉表,被劉表收留。在當時那個社會,也是官員之家。尤其是諸葛亮的嶽父黃,是荊州有名的秀才。在這種背景下,安撫荊州士人,誰也比不上諸葛亮。
龐統的軍事戰役強於諸葛亮。
荊州時期,諸葛亮的才能主要表現在謀略和外交上。戰略上,《隆中對》提出“三分天下”;外交上,提出聯合孫權對抗曹操,成功促成孫劉聯盟。軍事上,在作戰層面,諸葛亮沒有參加實戰,也沒有提出什麽具體的計劃。當然,可能劉備在撤退,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翻車”,他沒有機會表現出來。
網絡圖
當然龐統並沒有表現出什麽具體的表現,但是劉備在日常的交談中難道沒有覺得龐統有這個天賦嗎?《三國誌》中的壹段話,龐統對劉備說:“荊州自戰亂以來,非常荒涼殘破,人力物力都已耗盡。荊州東有孫吳,北有曹操。想要站在這裏,形成三足鼎立,很難達到這種局面。現在益州富裕,人口百萬,四方面的兵馬都有條件到處打仗。寶藏和貨物都很充足,所以不需要在外面尋找。現在妳可以利用這個地方成就大事。”這段話和諸葛亮對益州的描述略有出入。諸葛亮說的是大,龐統說的是具體。是因為劉備認為龐統在具體行動上可能比諸葛亮更細致嗎?
已經在為建國做準備了。
當然,作為劉備,他可能考慮的更長遠,就是為將來的建國做準備。劉備掌管荊州南部三郡後,“以諸葛亮為武將,命其督零陵、桂陽、長沙,調其稅以放逐軍隊。”這句話,乍壹看諸葛亮地位不高,“武將”沒有郡太守那麽厲害,也沒有軍師那麽耀眼,但劉備的安排卻有其深意。
網絡圖
戰爭期間,兩軍互鬥,但都是為了支援而戰。在劉邦集團中,蕭何早年的資歷、地位、威望都是別人無法比擬的,但楚漢之爭時,劉邦把他放在了漢中的大後方。劉成邦大敗,滎陽潰逃,抵擋住了項羽的強大攻勢。關鍵在於後方有蕭何這個堅強的後盾。劉邦糧盡,蕭何送糧,劉邦兵少,蕭何送兵。所以劉邦在與項羽硬氣的差距中是有資本的。楚漢戰爭中,劉邦和蕭何分工明確。劉邦在前面打項羽,蕭何在後面替劉邦治國。
此時的劉備雖然遠不具備建國的資格,但劉備還是放棄了自己的國家。劉備是當時傑出的政治家,這個眼光對他來說不算什麽。所以這個“稅務監督”的事情看似簡單,卻是壹個總理做的。換句話說,劉備壹直在故意把諸葛亮推到蕭何這個角色上,當然不會允許他和自己壹起放棄。
劉備在荊州之前是徐州、豫州刺史,手下有壹批忠臣,尤其是關羽、張飛。但這兩個人的長處在於軍事攻城掠地,缺陷在於是否是治國的人才。糜竺、孫淦和簡雍,這些人,總的來說,很難勝任丞相的職位。更何況這些人都和劉備差不多大,在考慮未來的“國事”時,也不會考慮上述這些人。除了這些人,劉備要想取得令人驚訝的成績,只能依靠荊州集團。荊州集團的傑出代表是諸葛亮和龐統,諸葛亮更受劉備看重。劉備在《三國誌·龐統傳》中說龐統“和諸葛亮壹樣親近”,就是證明。
劉備入川為什麽不讓諸葛亮隨行?看了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劉備沒有讓諸葛亮跟隨他入蜀,是壹種重視和重用,沒有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