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文言文觀潮中總寫錢塘江大潮的句子

文言文觀潮中總寫錢塘江大潮的句子

1. 觀潮中總寫錢塘江潮的句子是哪句

描寫錢塘觀潮的名句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

——王在晉《望江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範仲淹 《和運使舍人觀潮兩首》壹千裏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李廓《憶錢塘》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劉禹錫《浪淘沙》百裏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壹座淩生寒。

——孟浩然《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海神東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

——李白《橫江詞》早潮才落晚潮來,壹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白居易《潮》浙江悠悠海西綠,驚濤日夜兩翻覆。錢塘郭裏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

——徐凝《觀浙江濤》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裏,組練長驅十萬夫。

紅旗青蓋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情此景那兩得。

願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蘇軾《觀浙江濤》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楊萬裏《浙江觀潮》千裏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 *** 《七絕·觀潮》。

2. 描寫錢塘江大潮的詩句

錢塘江潮 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雜曲歌辭·浪淘沙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錢塘江潮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秋過錢塘江貫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 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雲入戰城. 遊人千萬裏,過此白髭生. 錢塘江待潮 全宋詩-胡仲弓 潮至千艘動,濤喧萬鼓鳴. 江翻晴雪卷,海漲石塘平. 帆影林端見,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吳越,相峙兩含情. 錢塘觀潮 全宋詩-劉黻 此是東南形勝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幾點英雄淚,翻作千年憤怒濤. 雷鼓遠驚江怪蟄,雪車橫駕海門高. 吳兒視命輕猶葉,爭舞潮頭意氣豪. 憶錢塘江 全宋詩-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前山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錢塘江潮 全宋詩-釋文珦 初聞萬馬聲,漸覺似長城. 遠自三山起,高連兩岸平. 淩風添怒勢,映日作虛明. 若是吳胥魄,如何渡越兵. 錢塘江上 全宋詩-楊蟠 壹氣連江色,寥寥萬古清. 客心兼浪湧,時事與潮生. 路轉青山出,沙空白鳥行. 幾年滄海夢,吟罷獨含情. 錢塘江 全宋詩-朱繼芳 極浦無高樹,蒼茫只遠空. 潮來江水黑,日出海門紅. 兩岸東西浙,千帆來去風. 中原山色外,殘夢逐歸鴻. 酒泉子(十之十)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趙鼎 雙峰遙促,回波奔註,茫茫濺雨飛沙.霜涼劍戈,風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兒戲笑夫差.謾水犀強弩,壹戰魚蝦.依舊群龍,怒卷銀漢下天涯. 雷驅電熾雄誇.似雲垂鵬背,雪噴鯨牙.須臾變滅,天容水色,瓊田萬頃無瑕.俗眼但驚嗟.試望中仿佛,三島煙霞.舊隱依然,幾時歸去泛靈槎. 明 張田壹首 潮去潮來春復秋,錢塘江水通湖頭. 願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來不斷流. 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 明 方行 吳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裏回. 月望後至海寧州登海塘觀潮 清 阮元 錢塘江潮秋最巨,未抵鹽官十之五.我來鹽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東,海口哆張反西吐.潮不推行直上飛,水不平流自僵豎.海若憑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馬銜高坐蛟鼉舞,拔箭倒發錢王弩.須臾直撼塘根去,搖動千人萬人股.如卷黑雲旋風雨,如騁陣馬鬥貔虎.如陰陽炭海底煮,如決瓠子不能禦.三千水擊徙滄溟,十二城墮倒天柱.氣欲平吞於越天,勢將壹洗余杭土.籲嗟乎,地缺難得媧皇補,大功未畢悲神禹.此是東南不足處,豈為區區文與伍.滄海桑田隔壹堤,魚龍黧首相鄰處.我皇功德及環瀛,親築長防俾安堵.全用金錢疊作塘,不使蒼生沐鹹鹵.邇來龕赭漲橫沙,卻指尖山作門戶.雁齒長樁十萬行,魚鱗巨石三層礎.王充論前有古跡,枚乘發後無奇語.籲嗟乎,此塘此潮***千古,詞人心樂帝心苦. 晚渡錢塘江 清 王蔭槐 羅剎江聲殷似雷,扁舟搖兀怒濤堆.身從大地孤鷗泛,潮挾群山萬馬來.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陽哀.古懷牢落真無懶,呼取余杭酒壹杯. 錢塘觀潮 清 湯金釗 壹聲初轉海門雷,萬疊真如雪作堆.盛氣已吞文種墓,余波猶上子陵臺.底教金寇全師去,合借錢王射手來.欲寫壯觀愁筆弱,銀山飽看只空回. 錢塘觀潮 清 林以寧 氣以三秋肅,江因九折名.海門環鳳闕,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會,魚鹽百貨盈.涼飆隨舵發,新月傍船行.***指潮生候,爭看霧氣橫.篙師屏息待,漁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邊萬谷鳴.蜃樓驚變幻,鮫室忽晶瑩.魚沫翻珠佩,腥涎噴水精.玉山高作壘,雪浪儼如城.似有馮夷鼓,長驅掉尾鯨.前茅從赤鯉,後隊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煩洗甲兵.蛟宮圖廣袤,蟻垤敢爭衡.久欲尋天漢,頻思訪。

3. 錢塘江觀潮反映錢塘江大潮的文章

其中2007年8月2日16時30分左右,杭州市江幹區下沙七堡1號丁字壩附近水域發生壹起30多人被潮水卷走的事件造成11人死亡.錢塘潮歷史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相傳農歷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經規定,這壹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後相沿成習,遂成為觀潮節.北宋詩人潘閬有壹首詩寫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這首詩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解惑錢塘潮為什麽錢塘秋潮如此壯觀而又如此準時呢?這是許多人很自然地想到的問題.對此,有壹個傳說是這樣說的:春秋戰國時期,在今江蘇、安徽壹事有壹個吳國,吳王夫差打敗了今浙江壹帶的越國.越王勾踐表面上向吳國稱臣,暗中卻臥薪嘗膽,準備復國.此事被吳國大臣伍子胥察覺,多次勸說吳王殺掉勾踐.由於有奸臣在吳王面前屢進讒言,詆毀伍子胥.吳王奸忠不分,反而賜劍讓伍子胥自刎,並將其屍首煮爛,裝入皮囊,拋入錢塘江中.伍子胥死後9年,越王勾踐在大夫文種的策劃下,果然滅掉了吳國.但越王也較信傳言,迫使文種伏劍自刎.伍子胥與文種這兩個敵國功臣,雖然分居錢塘江兩岸,各保其主,但下場壹樣,同恨相連.他們的滿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錢塘怒潮.當然,傳說不過是傳說而已.錢塘秋潮如此之盛的原因,主要是其獨特的地理條件.錢塘江外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壹個非常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海口江面寬達100公裏,往西到澉浦,江面驟縮到20公裏.到海寧鹽官鎮壹帶時,江面只有3公裏寬.起潮時,寬深的灣口,壹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窄變淺,奪路上湧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都後浪推前浪,壹浪更比壹浪高.到大夾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攔門沙壩,潮水壹擁而上,掀起高聳驚人的巨濤,形成陡立的水墻,釀成初起的潮峰.是不是所有喇叭狀的海灣都能產生湧潮呢?回答是否定的.海寧大潮的形成,還有壹些其他原因.浙江沿海壹帶,夏秋之交,東南風盛行,風向與潮波湧進方向大體壹致,風助潮勢,推波助瀾;潮波的傳播在深水中快,在淺水中慢,錢塘江由深變淺的特點極為突出,這種特殊條件,能使後浪很快趕上前浪,層層巨浪疊加,形成潮頭.此外,潮湧與月亮、太陽的引力也有關.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說:"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小大滿損不齊同."因為在農歷每月初壹和十五前後,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壹條線上,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合在壹起吸引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壹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別大,而農歷八月十八前後,是壹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引力最大的時候,此時出現的湧潮,自然也就最猛烈.有人問及,錢塘秋潮會不會產生變化?其實,說起來,錢塘秋潮壹直處於變化之中.由於潮勢最盛位置的變化,人們的觀潮點也隨之改動.宋時的觀潮點在杭州以上析成直角的河段.明朝以後,海寧鹽官鎮左近始成觀潮勝地.現代江海變化,最盛潮位曾西移頭蓬,近年又有東移八堡之勢.而最令人關註的,是1985年錢塘秋潮的衰微現象.1985年農歷八日十八日,按例是觀潮的吉日良辰,這天,十幾遊人前往鹽官鎮觀潮.可是,潮水來時,只見壹條很細很細的錢線,緩慢逼近,銀線時隱時現,越近越連不成線到得近處,僅止片片浪花,湧潮高度只有50至60厘米,使觀潮者們大為掃興.有人擔心錢塘秋潮就此消失了.事實上,錢塘秋潮江沒有消失,但是,讓人不無憂慮的是,近十年來,秋潮的確漸漸衰弱了.而1985年表現得尤為突出.據有關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在澉浦以西已累計圍墾海塗80萬畝,使八堡以上的河道變窄,造成進潮量減少,河床擡高.再加上1985年的梅雨時節,錢塘江流量比歷年平均數減少了1/3,對泥沙的沖刷力大大減弱.大量被海潮帶上來的泥沙淤積在尖同壹帶江面,使這壹帶淤積增厚,迫使江道主線南移.這樣,當海潮湧進錢塘江時,只提折向南面逆流而上.由於流路加長,潮的能量消耗過大,當海潮到達鹽官鎮時,已經是"精疲力竭",成了"強弩之末"了.據此,有關人士推知,因為整個杭州灣的喇叭口形狀未變,所以錢塘江潮不會消失.但由於江道的逐年變窄,錢塘潮的交匯點將逐步東移.今後,觀潮的最佳點,北岸在鹽官鎮以東的丁橋至十堡壹帶;南岸在杭州肖山縣圍墾十七工段.錢塘潮文學作品《觀潮》 周密浙江②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為盛.方其遠出海門④,僅如銀線⑤;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勢極雄豪.楊誠齋詩雲“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⑧.註釋: ①節選自《武林舊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刪改.周密(1232—1298),字公謹,宋代湖州(現在浙江湖州)人.②〔浙江〕就是錢塘江.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從農歷(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農歷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④〔方其遠出海門〕當潮遠遠地從浙江入海口湧起的時候.方,當……時.其,指潮.出,發、起.海門,浙江入海口,那裏兩邊的山對峙著.⑤〔僅如銀線〕幾乎像壹條(橫畫的)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