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稼說送張琥》——宋代:蘇軾
吾少也有誌於學,不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早也。吾今雖欲自以為不足,而眾已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譯文:我從小就有用功學習的誌向,不料能早早地與您同科考中,不過您的成功,也不能說不早啊!我現在雖然想到自以為還很不夠,但眾人卻已經胡亂地稱頌我了。唉,您要擺脫這種狀況而致力於學習啊!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我能告誡您的也就到此為止了。
2、《送任極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宋代:蘇軾?
別來十年學不厭,讀破萬卷詩愈美。
譯文:分別十年來,妳努力學習,讀書破萬卷,詩歌作得更好。
3、《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宋代:蘇軾?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譯文:好書讀多少遍都不多,熟讀之後認真思索,自然會明白書中的真意。
4、《和董傳留別》——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壹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裏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5、《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宋代:蘇軾?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譯文:門外的東風把春雪吹灑在先生您的衣襟上,當您登上太行山頭時壹定會回過頭來眺望三吳故鄉。既然做了學官,就不應計較被派到了那艱苦的地方。
上黨地勢險要,歷來被人稱作天下之脊,先生誌向遠大,原來就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恰逢太平之時也是您不被重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