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某壹作品後,妳心中有什麽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壹篇讀後感吧。那麽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麽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蘇東坡傳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讀後感1最早喜歡蘇軾是因為他的詩文,看了林語堂著的《蘇東坡傳》後,為東坡完美的人格所傾倒,肅然起敬的同時又生愛慕之心,胸中湧動著壹種激情,似奔騰洶湧的長江之水,繼而化作壹股向前的力量,啟迪我的心靈,激勵我奮發向上,這就是東坡千古不變的精神魅力吧!
蘇軾偉大的人品具有壹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他完美的人格正源於他豁達樂觀的積極人生態度。
他有壹顆仁愛的赤子之心,對妻子東坡柔情似水,“十年生……不思量,自難忘。”纏綿淒婉,至死不渝的真情,讓人動容,“惟有淚千行”。他和子由更是手足情深,兩人在宦海中互相扶持,***同高歌,壹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道出了對弟弟的無盡思念,令所有寫月的詩篇頓時黯然。
不僅對家人,東坡對朋友對百姓也是至真至誠,仁愛有加,甚至對他的政敵都能以直抱怨。正如他自己所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兒。眼前見天下無壹個不好人”。這是何等的胸襟和大度!所以他的朋友遍天下,快樂壹直陪伴他。
東坡壹生沈浮宦海,飽經憂患的拂逆,卻仍保持天真淳樸,終生不渝。因為他生性倔強,又過於心直口快,加之才華過人,就得罪了許多奸佞小人,小人的齷齪就是見不得美好,誣陷永遠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於是東坡屢遭貶謫、流放,甚至逮捕入,獄險些喪命。面對所有磨難,他仍不憂不懼,泰然處之。因為他身上具有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所以無所畏懼。
在黃州,在嶺南,在海南島,不管環境多麽艱苦,他都能苦中作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在東坡種稻、植桑、種菜、養蠶,自給自足,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空皰煮寒菜,破竈燒濕葦”卻也怡然自得。“酒足飯飽,倚於幾上,白雲左繞,清江右回,重門洞開,林巒岔入。”如此悠哉遊哉,比之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與灑脫,有過之而無不及。眼前皆美景,只因心中有艷陽!因此他得以實現從現實人生到藝術人生的轉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審美情趣的人生,詩意的生活體現在他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創作中。這就是蘇軾,官身不由己,卻能隨遇而安,不怨天不由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好壹個東坡,是真英雄自灑脫,是真名士自風流!
東坡的瀟灑源於他心靈識見中儒釋道混合的人生觀。奉儒而不迂執,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妄,他入世而超世,超世而入世,樂天知命,執著人生。他高舉儒家的大旗積極入世,實踐著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好願望。不管在朝廷在地方還是被流放,他始終憂國憂民,心系百姓。疏浚鹽道、修建西湖、穩定谷價、救濟饑饉、建立醫院等等,“雖千萬人吾往矣”。為官壹任,造福壹方,所以他深得百姓愛戴。
身處亂世,他是無畏的勇者,猶如政壇風暴中的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他挺身而鬥,譴責卑劣的政治手法,主張廣開言路,廢止青苗貸款法,他單槍匹馬向朝廷之腐敗無能進軍,無情抨擊官官相護的虐政,這是何等的膽識與氣魄!東坡無所畏懼,像壹陣清風度過了壹生。他的謀國之忠,他的至剛大勇怎能不讓人敬佩!
捧讀《蘇東坡傳》,心中湧動著萬頃波濤,無法釋懷,為東坡的情,也為他的才,這也正是林語堂想告訴我們的。
蘇軾是宋代文化孕育出來的曠世奇才,上天為什麽會如此眷顧他,賦予他那麽多的才情,好生讓人艷羨。他是人間不可無壹難能有二的天才,他的文章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他的詩如天地奇觀,於境無所不收,於情無所不暢;他的詞如天風海雨逼人,指出向上壹路。他揮動如椽之筆,如同兒戲,“春鳥秋蟲之聲”,信手拈來皆入詩文,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讀來給人快樂,難怪宋神宗看他的文章舉箸不食,贊嘆不已。
跨越千年,蘇軾的詩文依舊熠熠生輝,歷久彌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大氣磅礴;“縱壹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飄渺深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富於哲理;“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氣勢恢弘;“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清秀飄逸;“壹蓑煙雨任平生”豪放豁達……他的詩文精彩絕倫,千變萬化,絕不雷同,萬般風情他都能駕馭自如。讀他的詩文或熱血沸騰,或黯然神傷,或忍俊不禁,永遠都是壹種藝術的享受。蘇軾的胸中仿佛蘊藏著浩蕩不絕的波濤,層巒疊嶂的峰巖,就如他自己所言“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壹日千裏無難。”
蘇軾的年代已離我們遠去,可他的精神豈止影響千年。於我而言,他是談笑風生的長者,他是學識淵博的老師,他是愛開玩笑的朋友,他是壹個大寫的人,永遠頂天立地!
蘇東坡傳讀後感2在這個寒假裏,侯老師為我們推薦了了壹本書,叫《蘇東坡傳》,並且還要寫讀後感。開始,我很抱怨,推薦讀書怎麽還送他篇讀後感啊!可我壹讀這本書,我就放不下手來了!
我很敬仰蘇東坡,因為他樂觀豁達的性格。“成也其詩,敗也其詩。”用在蘇東坡身上在也合適本、不過了。“烏臺詩案”讓我不禁感嘆:“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他為友的人也不會轉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N次被貶到外地去。好在蘇東坡是壹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奇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生出之地——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坐嶺南人”也正是蘇東坡明朗豁達的心境的寫照。
我敬佩蘇東坡的才華、樂觀、豁達的性格和他的浩然之氣,蘇東坡雖然死了,但他的詩詞、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了人們心中。正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壹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入他的詩詞壹樣永留千古。
蘇東坡傳讀後感3讀了《蘇東坡傳》後,我覺的他是壹個樂天派,什麽事都能開心面對。他還是百姓的朋友,壹個詩人、壹個酒仙、壹個小醜、壹個大文學家……
蘇東坡雖然曾經度過壹段風雨人生,但是他卻很開心的度過,這壹生沒有壹點怨言。不管在哪,他都很開心。不管他走到哪,哪裏的百姓都很開心,他都能和百姓成為朋友。到哪都開心。他有壹個大缺點,就是愛說實話,不管皇帝怎麽罰他,不管責任在不在於他,他都沒有半點兒理由為自己辯解。
當時的皇帝很無能,國家都治理不好。而蘇東坡卻令人刮目相看。他令我敬佩,他的所做所為我們都看在眼裏。他有壹顆博大的心。
有壹個故事:壹天飯後,蘇東坡捧著肚子度步,他問侍兒們壹個問題:“我肚子裏藏了些什麽?”侍兒們紛紛說:滿腹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雲說:學士壹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連稱是。這就是蘇東坡的不合適的表現。然而這又是文豪的可愛之處。
蘇東坡傳讀後感4起初拿到這本薄薄300多頁的《蘇東坡傳》,粗略的翻翻,並沒有發現他有多麽多麽的吸引人。認認真真地開始看起來,也被林語堂那些看起來略微費力的文字加上並不能太多的情節弄得昏昏欲睡。於是這本書就壹直“束之高閣”,直到老師說下周壹律收齊。為了屆時的作業,硬著頭皮開始飛速的看了起來。
從壹開始的壹目十行到後來廢寢忘食的細細去讀,才發現吸引我的是蘇東坡的那種大者所擁有的智慧,他那時間和空間都無法阻擋的人格魅力,加上林語堂那種平實的筆調,讓這種魅力在字裏行間濃烈的發散著。比起看書時候的萬千思緒,真正到下筆卻不知道怎樣去描繪這樣壹個高大的人。林語堂的序裏是這樣寫的“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天下書”這是蘇軾用來自勉的詩句,有這樣的詩句作鋪墊,但在我們領教了蘇軾的天才和博學後,還是免不了的驚訝,隨即就是無法言喻的崇拜。官場上的蘇軾仍是壹個智者,但卻不是壹個勝者。在那個黨羽之爭那個膨脹的年代,兩黨之爭,受益的是真理,受害的是他本人。他的性格中缺少的周旋和圓滑,多的是沖動和嫉惡如仇的正直,當然,為了這種正直,即使有皇帝的信任,也沒有使他逃過壹些牢獄之災。對於這些所謂“小人”的挖空心思的陷害,在於他這樣壹個樂天派而言總是嗤之以鼻“如蠅在食,吐之乃已”,而然在他不知吃過多少蒼蠅之後,依舊我行我素,這樣的性格除了讓他自己大呼“我真是無可救藥”之外,也不免讓人察覺他的可愛。蘇軾是幸運的,有壹個信任他的皇帝,明辨是非,處處幫助他的皇太後。這種幸運或許也是他晚年悲涼不幸命運的導火線。
蘇軾的晚年是寂寞的,“夜涼吹笛幹山月,路暗迷人白種花。棋罷不知人橫世。……”即使這樣,或許他就是這樣壹個人,他懂得知足常樂,他是滿足的。而喜歡他的卻為他暗暗不平,為官清廉,為百姓謀福謀利,到晚年,出壹身本事外,烙得壹貧如洗。這是他的不幸?還是上天的壹種公平。他也許壹生所做的'只是秉承他的天性,而他壹生所承受的是常人不可企及的悲喜。別人耗盡壹生心血得到的而蘇東坡,所有的成就似乎都是信手拈來、不費半點功夫。
蘇東坡在宋詞上的成就,不言而喻。沒有人否認過,大家都對他的用典之多佩服得五體投地,即使李清照說蘇軾的詞不成調,也沒有律。可這些都不影響他的地位。
蘇東坡是壹個天才,是壹個上下五千年才出了壹個的天才。引用別人對於蘇軾的評價結束我想說的話。“每每讀到有關東坡的文字,心是凈的,也是靜的。東坡給我的震撼,是人格上的,也是靈魂上的。如果真要探求他在我心中是壹個什麽樣的人,他的壹首詩正好作為寫照: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做東坡這樣的人,有凡人的不幸,更有聖人的高遠。在浩瀚史卷中,有幾個能像他那樣擁有豐富的壹生?為人處世有幾個能像他那樣曠達超然?領悟生命有幾個能有他的心智和性靈?檢索命運有幾個能有他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他是壹個偉人,留下了曠世奇才,體現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也是壹個凡人,任憑世俗塵埃掩蓋;他是現時的石,後世的玉。”
蘇東坡傳讀後感5讀完《蘇東坡傳》,我知道了蘇東坡之所以被人們記住,是因為他那樂觀的心態,就算太苦太累,他也總能在苦中品甜,在累中放松自己。
蘇東坡在壹生中大量地寫詩寫詞,詩、詞的每壹句話都是蘇東坡的感情。比如:蘇東坡的弟弟子由,子由住的房子又小又矮,蘇東坡常常對弟弟高大取笑,寫下兩句: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大頭。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樣的,經常吟誦詩句,忽然壹擡頭,頭撞在了頭頂的墻上。
蘇東坡的壹生被稱為風雨人生,他經常被趕到偏遠的小城市,做壹個小地方官。他被趕到壹個地方,他就跟那裏的人和平相處,幫助別人,同時也些出了許多美妙的詩句。
蘇東坡在哪,別人就因為他的存在趕到幸福。他的快樂能感染身邊的每個人。當他要離開莫個地方時,那裏的村民都會依依不舍。
我們應該學習他樂觀的心態,無私奉獻,理解他人的美好的品質!
蘇東坡傳讀後感6《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眾多作品中其中壹篇,我自認為是壹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而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需要我們細細品味的,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其中的精華。就如同壹壺好茶,需要我們坐下來好好的去品嘗,才能讀出其人生的哲理,如同壹瓶好酒,甘甜純美,讓人留連忘返。壹直都知道蘇東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壹,就像他所寫的詩壹樣的豪邁、大氣凜然。當然我也是非常的喜歡他。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無可比擬的才華。壹說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詩才。他的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樂觀豁達的性格。“成也其詩,敗也其詩”用在東坡身上再恰當不過了。“烏臺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之為友的同道們也不會轉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幾度外放他鄉的下常好在東坡是壹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淒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處的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是蘇東坡明朗豁達心境的寫照。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的浩然之氣。當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弊端,蘇東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東坡利用他最擅長的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學,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與風格,其機智學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後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於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於清純空靈;他習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蘇東坡這壹豪氣幹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壹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裏雄風!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壹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詩詞壹樣永留千古!
蘇東坡傳讀後感7近日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心中頗有感觸。蘇軾雖文章名滿天下,仕途卻歷經艱險,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壹生融儒,釋、道於壹體,詩、文、詞、書、畫皆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立於尖峰位置;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的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
比之於李白,他多了憂國憂民的情懷,他的壹生都在為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勞累,被貶黃州時他雖是壹介草民,但是仍然心系百姓,為了改變黃州丟棄女嬰的習俗更為了拯救那些無辜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積蓄建起了世界上第壹座孤兒院,使那些剛出生的女嬰享有了生存的權利。出任杭州太守時他不僅整頓西湖,平衡糧價,更在杭州瘟疫盛行時為了解決農民因藥價貴而沒錢買藥的問題成立了世界上第壹座公立醫院。甚至在高齡謫居海南時他仍然沒忘了百姓,他教當地人讀書寫字,耕地種田,打井采藥,為海南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比之於杜甫,他又多了壹些幽默和曠達,他喜歡陶淵明棄官歸隱的日子,在被貶為農時安於田園生活,他曾寫道:吾現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只是因為勞而有獲,衣食能夠自給,他就心滿意足了,這就是他的達觀思想。他還喜歡做菜,也樂於自己做菜吃,吃飯乃人生壹大樂事也,這點倒是和我很像呢,從來都不能理解為什麽有人會覺得吃飯是壹種任務。蘇軾做的菜肴至今仍然有好多流傳下來了,最有名的當屬東坡肉了吧,杭州樓外樓的東坡肉有幸吃過壹次真的是名不虛傳呢,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經過現在的廚師改良過。
個人總覺得會吃的人總是更懂得享受生活,就像蘇軾,不管朝廷怎麽貶都貶不倒他,因為不管在哪裏不管處於什麽樣的地位他總能找到自己該做的事情總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人似鴻雁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時間總是轉瞬即逝,壹切經歷都只有壹次,正因如此,所以他那麽深刻而堅決的愛好人生。
讀罷全書,留給我最深刻的感觸是“塵世是唯壹的天堂”人生不再,我們應該趁著人生還未消逝的時候努力讓她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充實有價值!
蘇東坡傳讀後感8《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眾多作品中其中壹篇,我自認為是壹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而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需要我們細細品味的,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其中的精華。就如同壹壺好茶,需要我們坐下來好好的去品嘗,才能讀出其人生的哲理,如同壹瓶好酒,甘甜純美,讓人留連忘返。壹直都知道蘇東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壹,就像他所寫的詩壹樣的豪邁、大氣凜然。當然我也是非常的喜歡他。
蘇軾以他坦蕩的胸懷,盡情的享受人生,不懼權貴;他敢於說:“我做華堂上,不該麋鹿姿。”,他敢對天子說:“我豈犬馬哉,從君求帷傘?”,他敢於向帝王直言陳述:“苛政猛於虎。水旱殺人,百倍於虎;人畏催欠,甚於幹旱……是常有二十萬余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
即使剛因詩文而遭逢牢獄之災,詩人的身份已融於蘇東坡的血液深處,釋放的當天,他又寫了兩首詩,詩裏說:“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而另壹首詩裏嵌有“竊祿”,意為自己無才為官,但“竊祿”壹詞卻源於壹份寫給曹操的信件,寫完這首詩,蘇軾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但正像林語堂稱其為樂天派壹樣,似乎是沒有什麽是可以真正使蘇東坡止步不前,有所畏懼的,在他的壹生裏,蘇軾永遠自由自在,正如他的行文壹般,那些迫害,打擊,在他眼中似乎就從未發生過,他所關心的,只有民生,即使在貶謫之地,他的政績依然出類拔萃。
孟子曾經說過,人要有“浩然之氣”,如果妳是正確的,那麽,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而蘇東坡壹生都追求著這樣的浩然正氣,他不偏執,不狹隘,在王安石壹黨掌權時,在各地都積極推行新法時,蘇東坡和他的壹幹朋友,站出來指責新政,結果被貶謫;而在新法被全面廢除時,他依舊沒有嚴格執行,他留下了他認為對百姓有利的新法,被京中新貴所不容,自此他已不容於舊黨和新黨之間,因而再度自求外調,這壹次,他回到了杭州。在那裏,他過得依然很愜意,自比白居易,甚至有了朝雲這樣的知己。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蘇東坡不以形所累,他在《記遊松風亭》裏寫道:“此間有什麽歇不得處!”要登亭子,亭子還在遠處,人卻已累極,蘇東坡卻忽然想到,為什麽不能就地歇息呢?是啊,何處不可安歇,何必要到亭子裏去呢?有了這樣的心境,他才能縱情山水之間,不以為貶謫為憂。有了這樣的心境,即使在窮山惡水的嶺南,依舊可以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有了這樣的心境,他才可以在瘴氣重重的海外,完成了《論語》、《尚書》、《易經》的註解。
壹代大師終於還是走了,走在了北歸途中,但即是面對死亡,他走的依然坦然,可以笑羅什的不安然,可以不念西天,不念來生。
“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蘇東坡傳讀後感9今年國慶七天長假,奉老師之命借來厚厚壹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就是就是想草草讀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蘇東坡命運多舛的壹生所深深震撼,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產生了無限的敬意。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無可比擬的才華。壹說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詩才。他的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樂觀豁達的性格。“成也其詩,敗也其詩”用在東坡身上再恰當但就是了。“烏臺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往往就是被人嫉妒的,要不就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之為友的同道們也不會轉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幾度外放他鄉的下常好在東坡就是壹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就是隨遇而安,創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淒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處的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就是蘇東坡明朗豁達心境的寫照。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的浩然之氣。當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弊端,蘇東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東坡利用他最擅長的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學,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與風格,其機智學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後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於就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於清純空靈;他習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蘇東坡這壹豪氣幹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壹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裏雄風!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就是壹個記憶。但就是他留給我們的,就是他心靈的喜悅,就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就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詩詞壹樣永留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