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這是流傳在江南壹帶的布袋和尚《插秧歌》中的末句。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現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
《插秧歌》全文如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壹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
面上無嗔是供養,口裏無嗔出妙香。心中無嗔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佛在世時我沈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底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閑。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青白在人間。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