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峨眉山萬年寺的詩句 1.有關峨眉山的詩句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淩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2.關於峨眉山的詩句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悉青冥倚彩錯疑畫泠紫霞賞錦囊術雲間吟瓊簫石弄寶瑟平微尚歡笑自畢煙容顏塵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 李白
我巴東三峽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峨眉照滄海與萬相隨黃鶴樓前月華白忽見峨眉客峨眉山月送君風吹西安陌安道橫九峨眉山月照秦川黃金獅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振高名滿帝都歸弄峨眉月
3.贊美峨眉山的詩句
峨眉山(題西方凈土變)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為妳譜新篇。
山上壹曲《紅梅贊》,
山下壹曲《相見歡》。
峨眉山,峨眉山,
處處秀色皆可餐。
峨眉壹山有四季,
峨眉十裏不同天。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潔似嬋娟。
峨眉風情千萬種,
奈何獨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載無烽煙。
不與群峰爭險峻,
只為社稷保平安。
峨眉山,峨眉山,
虛無縹渺天地間。
雲遊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寬。
4.形容“峨眉山”的詩句有哪些
1. 《峨眉山月歌》唐代詩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2. 《贈別鄭煉赴襄陽 》唐代詩人: 杜甫
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
把君詩過日,念此別驚神。
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
為於耆舊內,試覓姓龐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詩人: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淩白日。
4. 《漫 成 》唐代詩人:杜 甫
江臯已仲春,花下復清晨。
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
讀書難字過,對酒滿壺頻。
近識峨眉老,知予懶是真。
5. 《峨眉餌黃精》唐代詩人:韋應物
靈藥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換凡骨,經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滿南軒。
齋居感眾靈,藥術啟妙門。
自懷物外心,豈與俗士論。
終期脫印綬,永與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詩人:李白
《贈別鄭煉赴襄陽 》唐代詩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詩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詩人:杜 甫
5.描寫峨眉山的詩句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勞揮手聽清音。
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雲擁半嶺雪,花吐壹溪煙。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裏長相隨。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壹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6.贊美峨眉山的詩句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氣: 溫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賞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是李白二十六歲(726)初離蜀地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現了詩人離鄉時對故鄉山水的深深依戀。全詩意境明朗清新,語言自然流暢。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壹個雲淡風清的秋夜,詩人從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輪秋月懸掛在幽美靜謐的夜空,皎潔的月影倒映在靜靜流淌的江水中,伴隨著詩人遠去的行舟,和江水壹起流向遠方。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又壹個天高雲淡的夜晚,壹葉輕舟從清溪出發,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峽駛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達渝州了,從峨眉山壹直跟隨詩人行走的明月,被岸邊的高山遮住看不見了。
註釋:
①峨眉山:位於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內,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輪秋:半圓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經蘆山、雅安、洪雅、夾江,到樂山與大渡河匯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時泯江的壹處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慶市為唐代渝州治所。
7.關於峨眉山的古詩有哪些
1、《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
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
想妳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2、《登峨眉山》 唐代: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淩白日。
譯文:蜀國有很多仙山,但都難以與綿邈的峨眉相匹敵。試登此峨眉山周遊觀覽,其絕特奇異的風光景致哪裏能全部領略。
青蒼的山峰展列於天際,色彩斑爛如同出自畫中。飄然登上峰頂賞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術。
我在雲間吹奏玉簫,在山石上彈起寶瑟。 我平生素有修道學仙的願望,自此以後將結束世俗之樂。
我的臉上似已充滿煙霞之氣,塵世之牽累忽然間已消失。倘若遇上仙人騎羊子,就與他相互攜手淩跨白日。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代:李白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裏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 壹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譯文:我以前在巴東三峽之時,曾西望明月遙憶峨眉。家鄉的峨眉山月從峨眉而出,普照滄海,長與人萬裏相隨。
在黃鶴樓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這位從家鄉峨眉來的客人。如今,峨眉山月又將隨風伴送您西入長安。
長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月也隨您朗照八百裏秦川。在京師,皇帝與達官貴人們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執麈尾,高談重玄之道。
我像浮雲壹樣在吳越遊蕩,而您卻能遭逢聖主,壹遊丹闕。等您壹振高名,譽滿帝都之時,再舊來故地,與我壹起玩賞峨眉的山月吧。
4、《聽蜀僧濬彈琴》 唐代: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譯文:蜀僧濬懷抱壹張綠綺琴,他是來自西面的峨眉峰。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好像聽到萬壑松濤風。
我的心靈像被流水洗滌,余音繚繞和著秋天霜鐘。不知不覺青山已披暮色,秋雲也似乎暗淡了幾重。
5、《蜀道難》 唐代: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壹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譯文:啊!何其高竣,何其峭險!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傳說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
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 從那小路走可橫渡峨眉山頂端。
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於高飛的黃鶴尚且無法飛過,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於攀援。 青泥嶺多麽曲折繞著山巒盤旋,百步之內縈繞巖巒轉九個彎彎。
屏住呼吸仰頭過參井皆可觸摸,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徒長籲短嘆。好朋友呵請問妳西遊何時回還?可怕的巖山棧道實在難以登攀!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雄雌相隨飛翔在原始森林之間。
又聽見月夜裏杜鵑聲聲哀鳴,悲聲回蕩在空山中愁情更添。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叫人聽到這些怎麽不臉色突變?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壹尺;枯松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
漩渦飛轉瀑布飛瀉爭相喧鬧著;水石相擊轉動像萬壑鳴雷壹般。 那去處惡劣艱險到了這種地步;唉呀呀妳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為了什麽而來到這險要的地方?劍閣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雲端,只要壹人把守,千軍萬馬難攻占。
駐守的官員若不是自己的近親;難免要變為豺狼踞此為非造反。 清晨妳要提心吊膽地躲避猛虎;傍晚妳要警覺防範長蛇的災難。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獸殺人如麻即令妳膽寒。錦官城雖然說是個快樂的所在;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
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嘆。
8.形容峨眉山的詩句
娥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雲擁半嶺雪,花吐壹溪煙。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勞揮手聽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風)
峨眉天下秀,氣象起萬千;壹山含四季,十裏不同天;
新春萌萬物,入夏百花鮮;金秋紅葉艷,隆冬冰裹巖;
雙橋清音美,雷洞湧雲煙;靈巖疊翡翠,羅峰彩虹翻;
象池新月夜,洪椿曉雨潸;大坪賞霽雪,九老遇神仙;
龍門觀飛瀑,虎溪聽響泉;崖陡懸棧道,雲斷有橋連;
虹飛接引殿,花鋪迎賓灘;臥雲浮舟捷,幽林藏冷杉;
琴蛙彈奏急,靈猴嬉戲歡;彩蝶翩翩舞,雲雀啾啾喧;
佛頂最高處,雲濤卷巨瀾;聖燈飄渺夜,萬佛朝普賢;
崖上佛光現,凡人能成仙;晨昏鐘聲響,平安保萬年;
金頂觀日出,金光照佛壇;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贈別鄭煉赴襄陽
杜 甫
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
把君詩過日,念此別驚神。
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
為於耆舊內,試覓姓龐人。
漫 成
杜 甫
江臯已仲春, 花下復清晨。
仰面貪看鳥, 回頭錯應人。
讀書難字過, 對酒滿壺頻。
近識峨眉老, 知予懶是真。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杜 甫
關內昔分袂, 天邊今轉蓬。
驅馳不可說, 笑談偶然同。
道術曾留意, 先生早擊蒙。
家家迎薊子, 處處識壺公。
長嘯峨眉北, 潛行玉壘東。
有時騎猛虎, 虛室使仙童。
發少何牢白, 顏衰肯更紅。
望雲悲轗軻, 畢景羨沖融。
喪亂形仍役, 淒涼信不通。
懸旌要路口, 倚劍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殘生壹老翁。
相衰骨可換, 亦遣馭清風。
峨眉餌黃精
韋應物
靈藥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換凡骨, 經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滿南軒。
齋居感眾靈, 藥術啟妙門。
自懷物外心, 豈與俗士論。
終期脫印綬, 永與天壤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