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春天的詩句!

描寫春天的詩句!

浪淘沙

汴水東流虎眼紋,

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

渡卻人間多少人。

這是壹首懷古詩。題中的汴河,唐人習指隋煬帝所開的通濟渠的東段,即運河從板渚(今河南滎陽北)到盱眙入淮的壹段。當年隋煬帝為了遊覽江都,前後動員了百余萬民工鑿通濟渠,沿岸堤上種植柳樹,世稱隋堤。還在汴水之濱建造了豪華的行宮。這條汴河,是隋煬帝窮奢極欲、耗盡民膏,最終自取滅亡的歷史見證。詩人的吊古傷今之情、歷史滄桑之感就是從眼前的汴河引發出來的。

首句撇開隋亡舊事,正面重筆寫汴河春色。汴水碧波,悠悠東流,堤上碧柳成陰,柔絲裊娜,兩岸綠野千裏,田疇相接,望中壹片無邊春色。悠悠而去的汴河流水,引人在想象中矚目於兩岸千裏春色,使本來比較抽象的“無限春”三字具有鮮明的形象感,不著痕跡地過渡到第二句。劉禹錫《楊柳枝》說:“煬帝行宮汴水濱”。第二句中的“隋家宮闕”即特指汴水邊的煬帝行宮。春色常在,但當年豪華的隋宮則已經荒廢頹敗,只留下斷井殘垣供人憑吊了。“已成塵”,用誇張筆墨強調往日豪華蕩然無存,與上句春色之無邊、永恒,形成怵目驚心的強烈對照,以見人世滄桑、歷史無情。“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壹曲後庭花”(劉禹錫《金陵五題·臺城》),包含在“隋家宮闕已成塵”中的意蘊,不正是這種深沈的歷史感慨嗎?

壹、二兩句還是就春色常在、豪華不存這壹點泛泛抒感,三、四則進壹步抓住汴水春色的典型代表——隋堤柳色來抒寫感慨。柳絮春風,飄蕩如雪,本是令人心情駘蕩的美好春光,但眼前這汴河堤柳,卻綰結著隋代的興亡,歷史的滄桑,滿目春色,不但不使人怡情悅目,反而讓人徒增感慨了。當年隋煬帝沿堤樹柳,本是為他南遊江都的豪奢行為點綴風光的,到頭來,這隋堤煙柳反倒成了荒淫亡國的歷史見證,讓後人在它面前深切感受到豪奢易盡,歷史無情。那隨風飄蕩、漫天飛舞的楊花,在懷著深沈歷史感慨的詩人眼裏,仿佛正是隋代豪華消逝的壹種象征(楊花的楊與楊隋的楊也構成壹種意念上的自然聯系,很容易讓人產生由此及彼的聯想)。不過,更使人感愴不已的,或許還是這樣壹種客觀現實:盡管隋鑒不遠,覆轍在前,但當代的封建統治者卻並沒有從亡隋的歷史中汲取深刻的教訓。哀而不鑒,只能使後人復哀今人。這,也許正是“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這兩句詩所寓含的更深壹層的意旨吧。

懷古與詠史,就抒寫歷史感慨、寄寓現實政治感受這壹點上看,有相通之處。但詠史多因事興感,重在寓歷史鑒戒之意;懷古則多觸景生情,重在抒今昔盛衰之感。前者較實,後者較虛;前者較具體,後者較空靈。將李益的這首詩和題材、內容與之相近的李商隱詠史七絕《隋宮》略作對照,便可看出二者的同異。《隋宮》抓住“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這壹典型事例,見南遊江都所造成的巨大靡費,以寓奢淫亡國的歷史教訓;《汴河曲》則但就汴水春色、堤柳飛花與隋宮的荒涼頹敗作對照映襯,於今昔盛衰中寓歷史感慨。壹則重在“舉隅見煩費”,壹則重在“引古惜興亡”。如果看不到它們的***同點,就可能把懷古詩看成單純的吊古和對歷史的感傷,忽略其中所寓含的傷今之意;如果看不到它們的不同點,又往往容易認為懷古詩的內容過於虛泛。懷古詩的價值往往不易被充分認識,這大概是壹個重要原因。

推薦於 2019-02-12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妳了?

能夠幫助到妳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有幫助,為TA點贊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3個回答

機票,無憂暢飛日,無憂行50元無門檻機票現金券免費送

值得壹看的無憂行相關信息推薦

特價機票,速領50元國內機票無門檻立減券,無憂相伴暢行全國,更多優惠盡在無憂行APP.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廣告

— 妳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如何在夜景拍出迪士尼風格?

琉旖

樂於助人是我的座右銘

關註

0播放

寶寶多大就可以不用拍嗝了?

川島晴壹

知識使我們之間的距離縮短

關註

0播放

植物聽到小白兔的笛聲有什麽變化?

聽了小白兔吹笛子,植物們有的歪著腦袋,有的點頭有的搖頭,他們真的是沈迷其中。小白兔吹笛子的故事在壹個

2條回答·43人在看

《火車火車過山洞》劇情怎麽樣?

動漫娘子V

貢獻了超過192個回答

關註

7播放

小孩子幹什麽都是打壹頓就好嗎?

少女林恒值得

樂於助人是我的座右銘

關註

0播放

正在加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