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

描寫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

元日(正月初壹)

正月初壹,就是元日。元日,還有元旦、歲日、歲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種稱呼。

元日不僅是新年的第壹天,還是新月的第壹天,還是新日的第壹天,此稱為“三元之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讀到這句,總能感受到蘊藏在詩句背後的那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只有卸下昨日的包袱,才能挺直脊梁面對新的朝陽。

《元日》

南宋·辛棄疾

老病忘時節,空齋曉尚眠。

兒童喚翁起,今日是新年。

“兒童喚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十二個傳統節日,二十四首詩詞:原來這些節日都藏在詩詞裏!

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壹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的這首詩,真實地再現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熱鬧繁華的景象。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代元宵節的繁華熱鬧不輸唐代,且看辛棄疾這樣寫道: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壹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壹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十二個傳統節日,二十四首詩詞:原來這些節日都藏在詩詞裏!

龍擡頭(農歷二月初二)

龍擡頭(農歷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擡頭”。

“龍擡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擡頭時節作為壹個祈福納祥轉運的日子。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壹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壹字行。

二月二這天,雨後剛晴,青草和菜芽都借著雨水不停的生長著。遊春的少年們騎著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見出來遊春的人真的很多。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嶽

春潮昨夜沒平灘,壹雨催花色半含。

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

無歡不必遊花樹,有病何須置藥籃。

只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

二月二,春雨過後,花兒半開。元宵遠去,社日新來,花樹新開,燕子歸來,何必要不開心呢。從此只好好報答天地賜予的美景,和兒女承歡膝下,就是最大的快樂了。

十二個傳統節日,二十四首詩詞:原來這些節日都藏在詩詞裏!

寒食(清明前壹兩日)

寒食,冬至後的第壹百零五日,舊時在清明節前的壹兩日。

民間認為,寒食節來源於對介子推的紀念,其淡泊名利、寧死不屈、忠孝節義的傳統美德受到推崇。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是“大歷十才子”之壹,在《全唐詩》中與寒食節相關的詩至少有400多首,韓翃的這首獨占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