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字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創造性的表達。作家在用字時要經過反復推敲錘煉,力求使表達的內容達到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
“吟安壹個字,撚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是古人練字的佳話。那麽古人練字,有哪些講究方法呢?
吟安壹個字,撚斷數莖須。
1.動詞。詩歌中的動詞要講究動態之美,達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如詩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 ,“生”字,為什麽不用“升”字,因為內容要表達的是江南的的早春氣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孕育了各種美好的新生命。所以用“生”字而不用“升”字。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聯。
2.形容詞。詩歌中的形容詞往往能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臨其境。
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裏的“直”字和“圓”字,壹個“直”字表現了大漠孤煙的勁拔,堅毅之美。“圓”字給人壹種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兩個字準確地描繪了塞外雄奇壯觀,蒼茫雄渾的自然之景,令人震撼。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疊詞,擬聲詞,表色彩的詞。
疊詞往往能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起強調作用。
擬聲詞描摹事物特點更形象生動,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色彩的詞語,壹般用來表達人物的心情,通過描寫事物的色彩來增強畫面感,渲染氣氛或烘托人物的心情。
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中的“昏”字表現的是壹幅暗淡的色彩,渲染了壹種悲涼的氣氛,烘托了遊子身在異鄉的淒涼心境。
枯藤老樹昏鴉
4.數量詞。詩歌中的數量詞在渲染氣氛,描繪景物,表達情意,說明事物方面有非常巧妙的效果。
如“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的壹夜”,“千樹萬樹”,“壹夜”言時間極短,“千樹萬樹”狀其數量之多,形象表達雪之大。這些數詞***同描繪出邊塞的秋天在壹夜之間,由於大雪紛紛綴滿枝頭,形成了壹幅雄渾瑰麗的雪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