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桃李成語的意思是什麽意思?

桃李成語的意思是什麽意思?

『壹』 成語"桃李成行"的解析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原指桃李兩樹雖不能言,然其花艷麗,其果可口,眾人紛紛摘之版,於是樹下為之踐踏成權行。後喻人心誠忠實,德才兼備,自可感召人心;亦喻註重事實,不尚虛聲,常用此語。

釋 義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出 處 晉·潘嶽《太宰魯武公誄》:“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

參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歐陽詢《藝文類集?卷四十五?職官部壹?誄》:“晉潘嶽太宰魯武公誄曰:‘昂昂公侯,實天誕育,八元斯九,五臣茲六,揜討逆節,折沖江湖,走欽擒儉,梟誕弊吳,公於出征,爰整其旅,壘未越郊,麾不及舉,秦涼獲乂,西戎即敘,他人之賢,譬彼丘陵,邈矣公侯,如日之升,泰山其頹,寢疾不興, 遐邇曷仰,社稷焉憑,生則榮易,終哀實難,靡不春華,鮮克歲寒,於呼公隕,率土含酸,趙喪望諸,列國同傷,秦亡蹇叔,舂者不相,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

原指桃李兩樹雖不能言,然其花艷麗,其果可口,眾人紛紛摘之,於是樹下為之踐踏成行。後喻人心誠忠實,德才兼備,自可感召人心;亦喻註重事實,不尚虛聲,常用此語。

『貳』 關於桃李的四字成語

關於桃李的四字成語

桃僵李代、

凡桃俗李、

門墻桃李、

夭桃秾李、

桃夭李艷、

報李投桃、

桃李春風、

以桃代李、

桃李門墻、

夭桃襛李、

李代桃僵、

桃李成蹊

『三』 "桃李"代指學生,有什麽成語

桃李春風[ táo lǐ chūn fēng ]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出處:宋·楊萬裏《送劉童子》詩:"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

桃李門墻[ táo lǐ mén qiáng ] :指生徒眾多的師門。

出處:《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桃李之教[ táo lǐ zhī jiào ] :指老師的教誨。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延師》:"今日吉辰,來拜了先生。學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煩桃李之教。"

桃李滿天下[táolǐmǎntiānxià]: 比喻壹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學生。

出處: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桃李之饋 táo lǐ zhī kuì ]:原謂互贈禮品, 後引申指送禮,賄賂。

出處:《詩經·大雅·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桃李成蹊[táo lǐ chéng qī]:“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語。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壹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

桃李爭妍[táo lǐ zhēng yán]: 桃花李花競相開放。形容春光艷麗。

出處: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二折:“春花 艷艷 ,看紅白桃李爭妍。”

『肆』 “顏如桃李”是成語嗎什麽意思

桃李滿門

桃和李在古代都視為美好的東西,常作為互相饋贈的禮物。早在《詩經?大雅?抑》就有「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詩句。漢朝劉向在《說苑》中曾以桃李比喻報答∶「趙簡子謂陽虎

曰∶「惟(只有)賢者能報恩,不肖者不能。植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植蒺藜(級、

黎,壹種草)者,夏不得息,秋得刺也。」後又種植桃李引喻為薦舉賢士或培養人才。《資

治通鑒,唐則天皇後久視元年》載∶唐狄(敵)仁傑很得武則天信任。狄推薦姚元崇、張柬

之等數十人為官,均為極有才幹的名臣。有人對狄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答道

∶「為國薦賢,非為私也。」「桃李滿門」或「桃李滿天下」即由此演變而來。今人們常用

這壹成語比喻教師培養出數量眾多,質量好的學生。

教師培養出優秀的人才,猶如春天的桃李之花,芬芳四溢。因此,人們亦常用「桃李芬芳」

這壹成語來形容教師辛勤勞動後所結出的累累碩果。其意與「桃李滿門」(或「桃李滿天下

」)大同小異。所不同者,當用「桃李芬芳」這壹成語時?重在質,不在量;同時,前者是

從教師角度而言,後者則可指教師的勞動,也可指學生。

『伍』 "桃李"代指學生,如成語什麽

桃李滿天下:比喻壹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專學生。

桃李門墻:屬門墻:指師門。指他人的學生或所栽培的後輩。

桃李春風:桃李指老師的學生.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桃李之教:指老師的教誨。

『陸』 桃李的成語是什麽第二個字是桃。

投桃報李

?滿意請采納\(^o^)/лл謝謝?

ΟΟΟΟΟΟΟΟΟΟΟΟΟΟΟΟΟΟΟΟ

『柒』 關於桃李的成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版真誠,嚴於律已權,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西漢時候,有壹位勇猛善戰的將軍,名叫李廣,壹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領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國家的功臣,但他壹點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壹樣忍饑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壹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握犧牲。這是壹位多麽讓人崇敬的大將軍啊!

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稱贊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李有著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走出壹條小路,李廣將軍就是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敬。

『捌』 成語"桃李成行"的解析 謝謝

網上沒有

個人理解

桃李成行 和桃李滿天下是壹個意思

就是教育事業很有成就 學生遍布天下

『玖』 桃李滿門這個成語是什麽意思

桃李來滿門

桃和李在自古代都視為美好的東西,常作為互相饋贈的禮物。早在《詩經?大雅?抑》就有「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詩句。漢朝劉向在《說苑》中曾以桃李比喻報答∶「趙簡子謂陽虎

曰∶「惟(只有)賢者能報恩,不肖者不能。植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植蒺藜(級、

黎,壹種草)者,夏不得息,秋得刺也。」後又種植桃李引喻為薦舉賢士或培養人才。《資

治通鑒,唐則天皇後久視元年》載∶唐狄(敵)仁傑很得武則天信任。狄推薦姚元崇、張柬

之等數十人為官,均為極有才幹的名臣。有人對狄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答道

∶「為國薦賢,非為私也。」「桃李滿門」或「桃李滿天下」即由此演變而來。今人們常用

這壹成語比喻教師培養出數量眾多,質量好的學生。

教師培養出優秀的人才,猶如春天的桃李之花,芬芳四溢。因此,人們亦常用「桃李芬芳」

這壹成語來形容教師辛勤勞動後所結出的累累碩果。其意與「桃李滿門」(或「桃李滿天下

」)大同小異。所不同者,當用「桃李芬芳」這壹成語時?重在質,不在量;同時,前者是

從教師角度而言,後者則可指教師的勞動,也可指學生。

『拾』 成語春風桃李是什麽意思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出處:宋·楊萬裏《送劉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