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誰有贊美大理美麗風光的文章現在本人急需壹篇贊美大理美麗風光的文章!但要寫出大理的...

誰有贊美大理美麗風光的文章現在本人急需壹篇贊美大理美麗風光的文章!但要寫出大理的...

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現大理城)簡稱榆城,是1982年2月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壹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壹,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壹,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  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古跡.大理風景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個,歸納起來可稱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大理市的古城有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厘城(今喜洲鎮)、龍尾城(今下關)、大理城;古塔有崇聖寺三塔、弘聖寺壹塔、蛇骨塔、魚骨塔;古碑有南詔德化碑,元世祖平雲南碑,五華樓碑群,山花碑等.悠久的歷史還孕育出許多傑出的人物.突出的有南詔國第四、五、六代王皮邏閣、閣羅鳳、異牟尋;清平官(宰相)鄭回,大理國開國之主段思平、著名畫工張勝溫;明代詩人、文學家楊黼、楊士雲、李元陽;近代民主革命誌士李燮羲、張耀曾,傑出的軍事理論家楊傑,東北抗日聯軍領導人周保中等.  大理城方圓12裏,城墻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壹城門,上有城樓,分別稱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四角還有角樓,也各有名稱:穎川、西平、孔明、長卿.城墻的外墻為磚,上列矩堞,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8條巷.如今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墻、南城樓(1982年重建).  如果說,州府大理市給人以繁盛喧鬧的感覺,那麽大理城則是古樸而幽靜,城內流淌著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戶戶養花植樹,花果並茂.那隱沒在街巷深處的花園茶社是遊人憩息佳所,改革開放後私人開設的法國等風味小吃餐館也是外賓喜愛光臨之處.傳統的大理石工藝品,擺滿街道兩側,任其觀賞選購.  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位於大理城北約壹公裏處.雪巒萬仞、鏤銀灑翠的點蒼山峙其後,波濤萬頃、橫練蓄黛的洱海嵌於前.三塔鼎峙,撐天拄地;玉柱標空,雄渾壯麗,為蒼洱間的勝景之壹.  “勝地標三塔,浮圖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國公沐英後裔沐世階題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照壁後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記》.  塔身的第壹層,高13.45米,是整個塔身中最高的壹級.東塔門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門則在近6米處.塔墻厚達3.3米.第2至15層結構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層為塔頂.以第二層為例,高約2米,寬約10米,上部砌出疊澀檐,凡17層磚,每層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翹.塔身東西兩面正中各有佛龕,內放佛像壹尊,龕兩側另有亭閣式小龕各壹,蓮花座,廡殿式頂,中嵌梵文刻經壹片.南北兩面,中間有壹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層則南北為佛龕,東西為窗洞.以上各層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縮.  塔頂高8米,約為塔身的七分之壹.挺拔高聳的塔剎,使人有超出塵寰、劃破雲天的感受.頂端是銅鑄的葫蘆形寶瓶,瓶下為八角形寶蓋,四角展翅,安有擊風鋒;其下為鋼骨銅皮的相輪;最下為覆缽,外加蓮花座托.塔頂四角,原有金鵬鳥,相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以此鎮之”.現金鵬已無存,復修前僅殘存金鵬鳥足.千尋塔中空,置有簡易木梯,可達塔頂.千尋塔西,等距約70米遠的地方,有南北兩座小塔,是八角形10級密檐磚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蓮花、花瓶等浮雕層層各異.壹至八層為空心直壁,內撐十字架.基座亦為八角形.兩小塔間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勢,布局統壹,造型和諧,渾然壹體.  三塔旁,原有規模宏大的崇聖寺.據《南詔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記》等史籍記載,寺基方7裏,聖僧李成眉賢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銅40590斤,建於南詔第十主豐佑,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費工70800余,耗金銀布帛綾羅錦緞值金43514斤.  崇聖寺及三塔建成後,寺院保存較好.元武宗時曾“降聖旨”封釋覺性為住持僧,保護寺產,免征糧稅.元代亦曾加以維修,使得“殿廡煥然復興,三塔峙立,金碧交輝,巨麗與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陽重修,亦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當時寺中有五寶:三塔、巨鐘、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時,仍見崇聖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相對,勢極雄壯”,樓後為正殿,正殿後為“雨珠觀音殿,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八》).據說,寺中的鴻鐘,為“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徑可丈余,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裏”.“萬古雲霄三塔影,諸天風雨壹樓鐘”,歷來為人所樂道.雨銅觀音,莊嚴靜美,細腰跣足,造型精美,為南詔遺物.然世事滄桑,巨鐘已毀於清,雨銅觀音毀於十年動亂,證道歌碑與佛都匾連同寺院壹起,今已無存. 大理蝴蝶泉 蝴蝶泉位於點蒼山最北峰雲弄峰麓神摩山下.這裏,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電影《五朵金花》裏阿鵬、金花對歌談情的地方.  有人說,蝴蝶泉是因為《五朵金花》而聞名,其實,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的遊記中曾寫道:“蛺蝶泉之異,余聞之已久”.  徐霞客聞之已久的蝴蝶泉,概括起來有“三絕”:泉、蝶、樹.  首先說“泉”.蝴蝶泉的水是從巖縫沙層中浸透出來的,水質特別清冽,壹出地表便匯聚成潭,沒有任何汙染.蝴蝶泉奔瀉而出的泉水,近年來又被公園管理者十分珍惜地蓄積於三個壹潭比壹潭大的水潭之中,供人觀賞,最大的壹潭約10畝.蝴蝶泉由過去的壹潭,變為現在的四潭,這是蝴蝶泉公園內最顯眼的景觀.  其次說“蝶”.蝴蝶泉內,蝴蝶種類繁多,每年陽春三月到五月間,蝴蝶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懸掛於泉邊的合歡樹上,五彩繽紛.盛況最空前,是4月15日,這壹天被白族人民定為蝴蝶會.徐霞客在他的遊記裏曾作過這樣的描述:“還有真蝶萬千,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著名詩人郭沫若於1961胩秋到大理遊蝴蝶泉時,曾寫下“蝴蝶泉頭蝴蝶樹,蝴蝶飛來萬千數,首尾聯接數公尺,自樹下垂疑花序”的詩句.壹個說蝴蝶“連須鉤足”,壹個說蝴蝶“首尾聯接”,兩位文人都因時序不合而未親睹蝴蝶成串懸掛於泉邊樹下的奇觀,倒底哪壹種說法更接近細節的真實,這就要靠遊客去認真觀察了.如果來得不巧錯過了蝴蝶會,也不必遺憾,蝴蝶泉以南新建的蝴蝶館,真實地再現了蝴蝶泉邊蝴蝶的生態、品種以及與蝴蝶有關的蝴蝶文化,為不能親臨蝴蝶會的遊客提供了了解蝴蝶泉奇觀的珍貴資料.  最後說“樹”.蝴蝶泉公園內,有“蝶泉之美在於綠,請君愛護劃和木”的環境標語牌,這句話壹點不虛假地說出蝴蝶泉之美,不僅得益於沿途我們所見到的鳳尾竹、聖誕樹等夾道迎客的新栽林木,以及泉後滿山遍野的松林、柏林、棕櫚林、茶林、杜鵑林、毛竹林,還更得益於蝴蝶泉邊合歡樹、酸香樹、黃連木等本地特有的芳香樹種.蝴蝶泉邊這株夜合歡樹,每當4月初開花時節,白天花瓣張開如壹只只蝴蝶,夜晚又花瓣合攏吐出陣陣撲鼻清香.詩人形象地贊美蝴蝶是“會飛的花朵”,這合歡樹的花朵則是“靜止的蝴蝶”.蝴蝶會期間,花與蝴蝶***舞,真假難辯,是蝴蝶泉的壹大奇觀.  在白族人民心中,蝴蝶泉是壹個象征愛情叫忠貞的泉.每年蝴蝶會,四方白族青年男女都要到這裏,“丟個石頭試水深”,用歌聲找到自己的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