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於灞橋最出名的詩句

有關於灞橋最出名的詩句

1.關於灞橋的古詩

1. 《東風第壹枝·春雪》史達祖

巧沁蘭心,偷粘草甲,東風欲障新暖。漫疑碧瓦難留,信知暮寒猶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松纖軟。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紅欲斷、杏開素面。舊遊憶著山陰,後盟遂妨上苑。熏爐重熨,便放漫春衫針線。怕鳳靴挑菜歸來,萬壹灞橋相見

2. 《玉蝴蝶》晁沖之

目斷江南千裏,灞橋壹望,煙水微茫。盡鎖重門,人去暗度流光。雨輕輕,梨花院落,風淡淡、楊柳池塘。恨偏長。佩沈湘浦,雲散高唐。清狂。重來壹夢,手搓梅子,煮酒初嘗。寂寞經春,小橋依舊燕飛忙。玉鉤欄、憑多漸暖,金縷枕、別久猶香。最難忘。看花南陌,待月西廂。

3. 《灞橋待李將軍》長孫無忌

颯颯風葉下,遙遙煙景曛。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

4. 《解連環》高觀國

露條煙葉。惹長亭舊恨,幾番風月。愛細縷、先窣輕黃,漸拂水藏鴉,翠陰相接。纖軟風流,眉黛淺、三眠初歇。奈年華又晚,縈絆遊蜂,絮飛晴雪。依依灞橋怨別。正千絲萬緒,難禁愁絕。悵歲久、應長新條,念曾系花驄,屢停蘭楫。弄影搖晴,恨閑損、春風時節。隔郵亭,故人望斷,舞腰瘦怯。

5. 《柳梢青》高觀國

翠拂晴波,煙垂古岸,灞橋春色。斜帶鴉啼,亂縈鶯夢,愁絲如織。為憐張緒風流,正瘦損、宮腰褪碧。綻綰同心,留連不住,天涯行客

6. 《連理枝》賀鑄

繡幌閑眠曉。處處聞啼鳥。枕上無情,斜風橫雨,落花多少。想灞橋、春色老於人,恁江南夢杳。往事今何道。聊詠池塘草。懷縣年來,蕭蕭壯發,可堪頻照。賴醉鄉、佳境許徜徉,惜歸歟不早。

2.關於灞橋飛雪的詩句

應該是“灞柳飛雪”吧。人們在 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象冬日雪花飛揚(來自百度百科),遂有此名。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鳴鞭落日禁城東,渭水清煙灞上風。都旁柳陰回首望,春天樓閣五雲中。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倘借低枝便,莫遣清絲掃路塵。

柳永《少年行》:“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翠楚宮腰。”

朱集義關中八景(詩畫)中》,題“灞柳風雪”雲:“古橋石板半傾欹,柳色青青近掃眉,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

韋應物《東郊》:“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

3.有關 灞橋 的典故,詩詞或故事

灞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裏處,是壹座頗有影響的古橋。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以後在宋、明、清期間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陜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

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裏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因此,曾將此橋叫“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成了西安的勝景之壹。

橫跨灞河的灞橋是長安與東方廣大地區的重要通道。《西安府誌》中雲:“灞橋兩岸,築堤五裏,栽柳萬株,遊人肩摩轂擊,為長安之壯觀。”每當春意盎然、春風撲面之際,柳絮漫天飛揚,成了長安灞橋壹大景致。“大雪紛紛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東晉謝道蘊“柳絮”和“雪花”的壹句妙聯而使得“灞柳風雪”成為關中八景之壹景。

據《三輔黃圖·橋》記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為“柳”與“留”諧音,古人就以折柳贈別來表達與親朋好友的留戀不舍之意。

古人曾言:"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可見詩與灞橋雪的緣分很深。

古人有詩雲:“春色東來渡灞橋,青門垂柳百千條”。

李白《憶秦娥》有“簫聲咽,秦蛾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戴叔倫《賦得長亭柳》:“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雨搓金縷細,煙裊翠絲柔。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遊。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據《唐詩紀事》記載:“雍陶有壹次送別故舊,行至灞橋,問隨從曰:‘此橋為何稱情盡橋?’隨從道:‘因送別到此為止點,故稱之情盡橋。’雍陶有感惜別之情:‘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壹條條。’”這就是膾炙人口的《折柳橋》。

還有壹首歌曲,“灞橋柳,灞橋柳,拂不去煙塵系不住愁。我人在陽春,心在那深秋。妳可知無奈的風霜,它怎樣在我臉上流。灞橋柳,灞橋柳,遮得住淚眼牽不住手。我人在夢中,心在那別後。妳可知古老的秦腔,它並非只是壹杯酒。”

4.灞橋的古代灞橋

古代的灞橋,壹直居於關中交通要沖,它連接著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幹線。《雍錄》上指出:“此地最為長安沖要,凡自西東兩方而入出峣、潼兩關者,路必由之。” 唐朝的王昌齡在其《灞橋賦》中也說:“惟於灞,惟灞於源,當秦地之沖口,束東衢之走轅,拖偃蹇以橫曳,若長虹之未翻”。但是,灞河上建橋的歷史則要追溯至春秋時期。當年秦穆公稱霸西戎,將原滋水改為灞水,並於河上建橋,故稱“灞”,這也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墩橋。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祥之兆,便將橋改為“長存橋”。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沖刷出的灞橋遺址則為隋橋,建成於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橋址以南,故稱為“南橋”,並在橋兩邊廣植楊柳。到唐朝時,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東去,壹般都要送到灞橋後才分手,並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 贈別”便成了特有的習俗。現已將原石板橋改為了鋼筋混凝土橋。 灞橋,這座久負盛名的古橋,曾引起多少文人的詠嘆;那橋邊的垂柳,又讓多少遷客為之斷腸;那橋下日夜東流的灞水,又讓多少離情別緒,變得綿綿無絕期。詩意得經不起任何物化東西的碰撞。哪怕壹次小小的撞擊,都會讓心中美麗的倩影灰飛煙滅。 李白嘆道:“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岑參寫道:“初程莫早發,且宿灞橋頭”,劉禹錫唱道:“征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李賀詠道:“灞水樓船渡,營門細柳開”,李商隱吟道:“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等等,不壹而足。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全唐詩》中直接描寫或提及灞橋(灞水、灞陵)的詩篇就達114首之多。其後經過歷代墨客騷人妙筆的潤飾,日久天長,灞橋竟被人們改稱為“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據《唐詩紀事》記載:“雍陶有壹次送別故舊,行至灞橋,問隨從曰:‘此橋為何稱情盡橋?’隨從道:‘因送別到此為止點,故稱之情盡橋。’雍陶有感惜別之情:‘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壹條條。’”這就是膾炙人口的《折柳橋》。至於“銷魂橋”則得名於江淹的《別賦》,其賦開篇曰:“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古人折柳贈別,是大有深意的。因為“柳”和“留”為諧音,既表達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鄉,宛如柳木隨遇而安、發展壯大。這壹習俗源自何處,已無據可考。文獻記載最早可見諸《詩經·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尤其是隋、唐時期,經過文人雅士們不斷寫詩作賦,灞橋折柳贈別那種離愁別緒和深情厚誼就被定格了下來。由於灞橋兩岸“築堤五裏,栽柳萬株,遊人肩摩轂擊,為長安之壯觀”(《西安府誌》),每當早春時節,柳絮飄舞,宛若飛雪,就形成了“灞橋風雪”景觀,這就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壹。可惜如今這壹勝景,只能靠遊人去想象了。說到“灞橋風雪”,不可不提及明代著名畫家吳士英的《灞橋風雪圖》(現藏於故宮博物館)。此圖繪壹老者騎驢在風雪中過橋,低首沈思。為烘托主題,景作山野懸崖,樹木雕零,風雪彌漫,河流封凍,寒氣迫人。側鋒臥筆,線條粗簡,水墨淋漓,壹次皴染,頗得氣勢,騎驢人物雖極簡潔,但形態生動。據《韻府群玉》中記載:“孟浩然嘗於灞水,冒雪騎驢尋梅花,曰:‘吾詩思在風雪中驢子背上。’”此畫蓋取其意。 郁達夫說過:“江山亦要文人捧”,而灞橋可以看作是最好的明證了。盡管橋已不是當年的那座橋,那柳也不是當年的柳,但是由於歷代墨客騷人的吟詠,自古至今,依然壹直鮮活在國人的心中。

5.有關於灞橋文化習俗的故事

地理位置獨特 洪慶的地貌特征在灞橋區獨壹無二。有洪慶山、二原子和繁華的平川地帶。多年來由於洪慶街道黨工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不懈努力,洪慶山上的礦山、森林、植被、雜果、鳥獸等珍貴而豐富的自然資源得以很好的保護,自然風光極其迷人。伴隨著洪慶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命名、新等級公路的開通,洪慶山已成為西安市民近郊旅遊的首選地;洪慶街辦二原子地帶的大部分村莊錯落有致,形狀各異,既有土窯洞、崖背子,也有廈屋房、平板房,地勢比灞河川道高,比東面的洪慶山主峰低,土地肥沃,糧豐人勤,人文厚重,民風淳樸。郭李村“陳忠實文學創作基地”的建立,使得大量的文學愛好者心向往之,趨之若鶩;平川地帶,交通發達,諸國家大型企業和高等院校分布其間,現代化氣息甚濃。因而,生於斯、長於斯,包括在此工作過的人都會從中悟出自然天地、歷史文化、時代風貌的深厚意蘊,更增添著這壹方水土的無限魅力。

人文積澱深厚 洪慶街道背靠洪慶山,西鄰灞河,灞河發源於秦嶺,貫穿了公王嶺、華胥、老牛坡遺址和半坡遺址等眾多著名歷史文化遺存,正如陳忠實先生所說:“壹條不足五十公裏的灞河,走完了人類壹百壹十萬年的歷史。”二十世紀70年代,聞名於世的“車丈溝莊園”讓眾多的人從另壹側面認識了洪慶。陳忠實、鄭征、王韶之、羅春生所著的《灞河怒潮》將村史教育推向新高,開創了洪慶文學之先河。至今遺存下的車丈溝明清建築莊園及金線吊蝴蝶樹讓世人大開眼界,記憶猶新,嘆為觀止。此外,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所在地——硯灣、棗官瓦、洪慶溝、洪慶河等遺存為這裏增添了幾絲神秘文化內涵。加之駐地的大單位航天四院、慶華集團、二炮工程大學等都為洪慶地區輸入了現代和當代文化的元素,有力推進了地區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6.把灞橋比作什麽

灞橋,建於漢代,位於今西安城東12公裏,是壹座頗有影響的古橋。對送行人而言,這是終點;對遠行人來說,這是始點。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所有的文學作品中,灞橋是最富有離別氣息的經典意象。

在古代長安,這個地方應該是壹派柳色空朦,早在秦漢時,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似冬日雪花飛揚。到了隋唐,這裏已是“柳色如煙絮如雪”的風景名勝之地了。於是“灞柳風雪”作為灞橋壹道獨特的景致成為“關中八景”之壹。此後,以“風雪”作為比喻,成為詩人們詠柳的壹種常用手法。古人用柳枝的隨風飄搖表示別情的依依,真的是恰如其分。

於是古人在這裏留下了許多感懷的詩句:李白《憶秦娥》中就有:“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的句子。後來人們又將灞橋叫作“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

7.關於灞橋的歷史典故

典故: 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

以後在宋、明、清期間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陜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

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裏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因此,曾將此橋叫“銷魂橋”,灞橋風雪”從此成了西安的勝景之壹。 簡介: 灞橋位於西安市城東,是壹座頗有影響的古橋。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橋,故稱"灞橋"。灞橋的修建從古至今。

灞橋遺址於1994年在當地人在灞河取沙時意外發現,橋墩長約400米,已清理三孔橋洞(橋墩4座、殘券拱3孔),橋墩呈船形,長9.25~9.52米,寬2.4~2.53米,殘高2.68米。墩距5.14~5.76米。

墩下以石條鋪成長方形底座,石板長達17米,其下布滿木樁章構成橋基。橋墩兩端設分水尖和吸水獸。

出土隋唐時期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維修橋身時利用的唐碑等,2004年國慶節期間壹場大水過後,又沖出隋代橋墩10座,殘長約100米,隋唐灞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灞橋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陜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

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

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灞橋詩作: 灞橋 詩/李商隱 山東今歲點行頻,幾處冤魂哭虜塵。

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