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望天的詩句(《望天》中出現的所有詩詞) 1.《望天》中出現的所有詩詞
《望天》(塗鴉五)- -
清歌舞 舞清歌
離別愁 愁別離
今生亂 亂今生
千言萬語只壹句
妳我這世 終無緣
妳說這虛情假意 只是壹種得到的手段
妳說這滄海桑田 只是壹種刻苦的銘記
妳說這紅塵情愛 只是壹種遊戲的產物
清風搖 搖清風
孤獨饒 饒孤獨
今生緣 緣今生
為何這癡心不改
來世再續 終寂寥
我說這朝朝暮暮 只是為這情字煎熬
我說這柔情似水 只是為妳繾綣萬千
我說這生死相許 只是為看妳幸福壹笑
春風醉 醉春風 這壹世 情難逃
2.望天門山古詩 全部
《望天門山》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詩,全文原文如下: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白話文釋義: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裏折回。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壹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該詩為725年(開元十三年)作者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作。李白無比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壹生遍遊名山大川,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傑作。該詩描寫詩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天門山為今安徽省蕪湖市的東梁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總稱。
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蕩而出的氣勢。
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尾壹句更是神來之筆,壹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出來。
這首詩都用白描,緊扣題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見其構思高妙。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充分顯示了李白豪放飄逸的詩風。
3.關於天門山的古詩
1,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門山》
白話文釋義: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壹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2,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川長信風來,日出宿霧歇。故人在咫尺,新賞成胡越。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出自唐代:李白《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白話文釋義:揚帆再行來到天門山,回頭望去牛頭渚已被掩沒。大江長啊季風按時吹來,太陽升起夜霧消散。老朋友近在咫尺卻未見面,不能***同欣賞奇景相隔如胡越。寄您壹枝青青的蘭花,願我倆和諧美滿友誼長存。
3,迥出江上山,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沈青靄。——出自唐代:李白《姑孰十詠之天門山》
白話文釋義:遠遠出現於江面上的天門山,兩座山峰隔江相對。江岸掩映在松色中顯出了寒意,巨石將江浪激成花壹樣碎。天邊的群山參差起伏,縹緲立於晚霞外圍。航船隨著落日遠去,四看山色蒼蒼,如同沈於壹片青靄。
4,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出自唐代:李白《橫江詞·其四》
白話文釋義:好像是海神來過之後壹樣,又來了壹陣惡風,巨浪拍擊著天門山,打開了山門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這裏的風浪嗎,浪濤像連綿的山峰噴雪而來。
5,揚帆下蕪湖,梁山在吾目。大江從西來,天門勢如束。——出自明代:管訥《過蕪湖望天門山》
白話文釋義:揚帆起航到安徽蕪湖,梁山的壯觀景色映入眼簾。江水滔滔從西邊湧來,到天門山勢如破竹。
4.望天末何是那首詩裏寫的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出自唐朝詩人孟浩然的古詩作品《渡浙江問舟中人》第三四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註釋
⑴浙江:即錢塘江。
⑵江:指錢塘江。未有:沒有。
⑶扁舟:小船。舟:壹作“舠”。濟:渡。
⑷引領:伸長脖子。天末:天邊。
⑸越中:今浙江紹興。
譯文
潮落後江面平靜還沒有起風,乘壹只小船渡江與您相從。不時探頭向天邊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5.關於“登高遠望”的詩句有哪些
1、《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裏漂泊常年為客,壹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2、《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
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4、《秋登蘭山寄張五 / 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醉重陽節。
譯文:
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麽時候妳能載酒到這裏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醉。
5、《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壹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譯文: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願乘那清風而去,飛行於那浮雲之間。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壹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麽時候才能回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