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和春天仿佛結下不解之緣。歷代詩人寫了不少詠春的名章俊句。唐代詩人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以喜悅的心情描繪出壹幅早春氣候: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排冬嚴,日就長日辭長夜。
日光紅灑,桂枝下的薄霜雖還沒有消卻,但溫和的氣息已排去嚴冬的寒冷,漸長的白晝已代替那漫漫的長夜,春天已經來了。
春景在詩人筆下更是絢麗多彩,杜甫《絕句》詩雲: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天麗日當空,春風送暖,草木滋生,花香鳥語,報春的頭者――家燕從遙遠的南方歸來,泥喃於梁檐之下。
要說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麽,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又隔數重水,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這裏,詩人生動形象地用壹個綠字來概括冬去春來,萬物復蘇的大千世界,用綠字來傳遞春的信息,不能不說是絕妙之筆。
王維《遊春曲》說:
萬樹紅邊杏,新開壹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杏花、春風、綠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詩人葉紹翁《遊園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聯系在壹起,更是壹首廣為傳誦的詠春詩: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好壹枝出墻的紅杏,向人間報春來了。從科學來說,春天的物候指標最好是什麽呢?不少詩人喜歡以樹木抽青來表示。正如宋代張栻《立春偶成》詩雲: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但各種樹木抽青的時間又不同,哪種樹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標呢?看來,詩人推薦楊柳了。杜甫《臘日》詩雲:
白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白居易《楊柳枝詞》:
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
人們從麗日氣息中,從花香鳥語中,從楊柳青青中感覺到春天到來。但陳師道的《春懷示鄰裏》,對春天描寫不限於山水花鳥,這首詩卻寫了小動物的活動:
斷墻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在雨後潮濕的斷墻上,蝸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隨著它彎彎曲曲的行跡,組成了像是篆體的文字;燕子占據連行腳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裏銜泥作巢,安下家來; 蜘蛛殷勤地吐絲結網,張捕獵物,但蛛絲畢竟太細,壹陣風來吹斷了許多,需要重新修補,才能成網;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兩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趕回蜂窠。這些 常常不為人們註意的小動物,也是春天繁忙熱鬧景象的壹部分,陳師道潛心觀物,註意到了點綴春光的這些角落,說明他觀察之細和狀物之巧。
那麽春天究竟是從哪壹天開始呢?古代人們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的終日。然而從氣溫來看,立春節氣 內,許多地區仍有低於零度的氣溫和飛雪漫天的天氣。把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那是太早了。如李白《塞下曲》就寫道: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還沒有春天的景色。唐代張敬忠《邊詞》也寫道:
五原春色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五原即今日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二月還不見楊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凍,長安已花落了。這種現象是如何解釋呢?原來我們感到氣候的冷暖,並不是直接隨太陽光的 角度變化而變化的,而是隨大地接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放出的熱量的多少而變化的。從立春開始,大地差不多遲兩個月才積累到足夠的熱量。因此,最科學的分法,還 是氣候學上的分法,以溫度為標準,以五日為壹候,候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度以下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間為春秋。按照這個標準,再參照物 候變化,就可以看出,地區不同,高低差異,春天到來就有早有遲,居留時間也就有長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開始於二月下旬,長江流域的春天開始於三月間,京津壹帶須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龍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後,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處於冰天雪地之中終年沒有春色。
春天的腳步首先來到江南,唐朝詩人王灣的《江南意》壹詩,以敏銳的感受,報導江南春來早的消息: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來觀氣象,唯向此中偏。
詩中最後兩句說,從來觀察季節氣象變化,只有在這裏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別出新意,是詩中最動人的詩句。殘夜未盡,太陽就已經從海上 湧現,似乎是殘夜帶來光明。江春入舊年是說春天的起步早,好像從舊年底就已開始,也就是說,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海日生殘廢,江春入舊年” 這兩句,在唐代已成名句。以至於唐代宰相,著名文學家張說,將這兩句詩親手寫在辦公的政事堂上,讓朝內的其它讀書人仔細觀摩學習。唐僖宗時的詩人鄭谷,也 寫壹首七絕詩:“壹卷疏蕪壹百篇,名成來敢暫忘筌。何如海日生殘夜,—句能令萬古傳。”詩的意思是:我這壹卷詩中雜七雜八有詩百篇,現在雖然出了名,可也 不敢忘了賴以成功的這些詩作。可它仍怎麽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殘夜”,這壹句就可以流傳萬古了。詩中的“筌”是捕魚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了魚以後就 忘了筌。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這是白居易《憶江南》詞。雖說江南春好,但並非天天艷陽晴空。春天是個天氣多變的季節,特別是春末夏初的時候,江南氣候更是陰晴不定。唐代詩人劉長卿《別嚴士元》詩雲: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闔閭即蘇州城,相傳為春秋吳王闔閭所建。詩中春寒陰復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氣的特點。這是冷暖氣流在江南地區互相對峙的結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節,正如汪藻《春日》詩雲:
壹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旁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壹聲。
田野碧綠,鷗鳥悠閑,桃花出籬笑,過午有雞叫,但壹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春雨連綿。
春 雨瀟瀟,春意盎然。詩人們曾對春雨起了許多雅號。戴叔倫《蘭溪棹歌》:蘭溪三月桃花雨,僧誌南《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春雨總是和春花聯在壹 起。陸遊《臨安春雨初霽》:小樓昨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詩人夜而不寐,從今夜的雨聲聯想到明朝的賣花聲,從那淅淅瀝瀝的春雨,仿佛聞到大街小巷 的杏花香,正寫出春雨杏花之間的訊息。
春天雨水充沛,對春耕春種大有好處,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冬耕之後,土埌裏正缺水,壹場春雨滋潤大地,水分真象黃金壹樣寶貴。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吟誦道: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裏,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宮城。
春雨仿佛很知時節,適時而來,壹年之計在於春,農民抓緊這個寶貴時節,備耕積肥,耕翻土地。李紳《古風》: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籽。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獲季節。
多霧也是春天天氣的壹個特點。唐代書法家張旭《山行留客》描寫道: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為雲霧水氣很大,即使晴天也會把衣服沾濕。
春季在江南地區氣旋很多,雷雨經常發生在內陸地區,而且雷雨出現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白居易《聞雷》就寫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正月雷聲始動,這雷聲驚醒了蟄伏中昆蟲。當然,這雷聲並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蟲類也並不是真正被雷聲所驚醒。不過,驚蟄前後不謀而合地出現春雷卻是事實。春 雷多是熱雷雨,入春以後,氣溫回升,東南海洋上的暖濕空氣活躍,冷暖空氣交鋒,空氣變得不穩定了,雲中有強烈的上升下降氣流,導致雷電現象產生。
由於我國幅員廣大,地形多種多樣,春光處處不壹樣。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較均勻,有明顯的春和、夏熱、秋爽、冬寒的四時變化。但是在雲貴高原,濕潤多雨,冬 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不甚分明。在華南無冬區時裏,春季沒有起點,秋季沒有終點,並且幹濕季節明顯。唐代詩人柳宗元在廣西柳州作《二月榕葉》詩雲:
宦情羈思***淒淒,春半如秋竟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這首詩意思是說,二月是中原桃李爭春的時候,但在柳州的榕樹,卻於此時落葉最多,使人迷惑不解,這是春天還是秋天。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歸去,喚取歸來同往。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描寫春天景色詩句
1、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韋莊《菩薩蠻》
2、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3、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4、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5、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6、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7、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韋莊《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10、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杜甫《遠懷舍弟穎觀等》
11、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壹城花。蘇軾《望江南》
12、春路雨添花,花動壹山春。秦觀《好事近》
13、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4、露濕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李益《宮怨》
15、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
16、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東方虬《春雪》
17、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18、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劉昚虛《闕題》
19、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樂府古辭《長歌行》
20、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朱熹《春日》
21、不知供得幾多愁。石延年《燕歸梁春愁》
22、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曾鞏《詠柳》
23、不枉東風吹客淚。歐陽修《青玉案壹年春事都來幾》
24、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李白《子夜吳歌春歌》
25、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26、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蘇軾《和董傳留別》
27、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程致道《過紅梅閣壹首》
28、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29、終古閑情歸落照,壹春幽夢逐遊絲。納蘭性德《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30、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樂府古辭《盂珠》
31、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
32、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楊淩《句》
33、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日遊湖上》
34、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錢惟演《玉樓春》
35、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36、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史達祖《雙雙燕詠燕》
37、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38、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9、更誰情淺似春風。晏幾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縷》
40、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王維《雜詩三首》
41、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陸遊《書憤五首其二》
42、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鬥。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43、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杜牧《悵詩》
44、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45、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杜甫《春運》
46、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7、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48、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49、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李之儀《謝池春殘寒銷盡》
50、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描寫春天雨的詩句1、人間春雨足,歸意帶風雷。蘇轍《題李公麟山莊圖其八棲雲室》
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
3、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4、幾日喜春晴,幾夜愁春雨。高觀國《蔔算子泛西湖坐間寅齋同賦》
5、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春日遊湖上》
6、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7、壹水鳴東西寺,春雨洗南北山。章甫《題畫》
8、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樂》
9、壹犁足春雨,壹絲搖晴風。葉茵《耕釣境》
10、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11、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1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蘇軾《江南春》
1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4、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5、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遊《臨安春雨》
16、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17、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遊湖》
18、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19、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其壹》
20、春雨滿,秧新谷。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21、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2、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3、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春寒》
24、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25、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聽雨》
26、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約客》
27、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28、春雨細如塵,樓外柳絲黃濕。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29、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
30、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風入松寄柯敬仲》
3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32、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
33、海棠紅近綠闌幹。蔣捷《虞美人梳樓》
34、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3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
36、壹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朱熹《春日》
37、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38、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39、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王禹偁《點絳唇》
40、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41、壹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春日》
42、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毛澤東《蔔算子詠梅》
43、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44、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和尚《絕句》
46、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4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8、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日遊湖上》
49、斜陽外,春雨足,風吹皺壹池寒玉。李致遠《落梅風斜陽外》
50、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51、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別嚴士元》
52、春思淡,暗香輕。孔榘《鷓鴣天卻月淩風度雪清》
5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54、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蘇曼殊《本事詩十首選二》
55、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其壹》
56、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壹餉開。《春日田園》
5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58、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59、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壹餉開。範成大《春日田園》
60、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描寫春天的絕美詩句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寄京師諸弟》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山中問答》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楊花榆莢無才思,帷解漫天作雪飛。
—— 韓愈《晚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誌南《絕句》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 歐陽修《豐樂亭遊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王涯《春遊曲》
不覺春風換柳條。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春路雨添花,花動壹山春色。
——秦觀《好事近》
楊柳不遮春色斷,壹枝紅杏出墻頭。
——陸遊《馬上作》
東風吹雨細於塵。
——辛棄疾《浣溪沙》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
——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陳亮《南歌子》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姜夔《淡黃柳》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春到人間草木知。
——張栻《立春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