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溫飽的詩。
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不像李白,他的詩總有壹種說不出的憂傷。他被後人奉為“詩聖”,他的詩歌也被奉為“詩史”。正所謂“國家的不幸詩人是幸運的,他們被賦予了滄桑。”杜甫能寫出這種憂國憂民、直擊人心的詩歌,與他的個人經歷不無關系。他做了壹輩子的小官,工資微薄,連老婆孩子都養活不了。他還經歷了“安史之亂”,被叛軍俘虜,囚禁了半年。後來流亡蜀都,即使有朋友的幫助,生活也很艱難;59歲,病逝於孤舟。可以說他已經苦了半輩子了。他的小兒子死於饑餓,他的小兒子死於饑餓。他的大兒子也因為饑餓罵過父親。他傷心欲絕,曾經寫過壹首詩《傷逝集》,講的是千古傷心的故事,讓人心疼。全詩如下:我記得我十五歲的心還是個孩子,我像壹頭黃牛犢壹樣健康。庭前八月梨棗熟,樹日可歸千回。就是突然到了50,坐臥都只有幾排了。強笑為主持人,悲看為人生煩惱集。門口還是空的,老伴看我也是這個顏色。那呆子不知父子禮,叫他生氣,要飯吃,哭向東。這首詩寫於761。當時他住在成都草堂,生活艱難。因為安史之亂,他回不了家,在異鄉漂泊,年老體弱,家裏饑寒交迫,所以有了這首詩。這首詩的前四句描述了少年時期的生活。年輕的時候無憂無慮,身體強壯,精力充沛。每當院子裏的梨子、棗子熟了,就經常從樹上摘,上上下下,壹天能來上千輪。其實杜甫做官之後,家境還是比較優越的,十幾歲就過上了富裕的生活。那時候他也很調皮。“樹壹日能長千倍”,但後來他越長越差,所以留給世人的是壹份滄桑。詩人壹開始寫的是無憂無慮的青春,不是為了炫耀,更多的是為了與晚年的狀態形成對比。接下來的四句是關於他現在的生活。比如妳今年50歲,年老體弱,大部分時間坐著或躺著,很少站起來。但就算妳這麽弱,還是要每天出門,低頭低眉,強顏歡笑,討好上司。想到這些,就忍不住心酸。李白曾說"我怎能對那些永遠不會被人看到真誠面孔的高官厚祿卑躬屈膝",而且他長得很英俊。而杜甫呢,需要養家糊口,哪怕年老體弱也要低眉順眼,這對壹個壹向清高的文人來說是何等的痛苦。這裏和前面四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壹老壹少,壹強壹弱。少年自由,無憂無慮,老了卻又無可奈何。這種反差更讓人難過。最後四句凸顯了他的貧窮。壹進屋,墻壁空空如也,家裏也沒有余糧。我看著我的老伴,相對無言。只有傻逼年輕無知。因為餓了,他甚至不顧父子之禮,怒罵廚房門,要飯吃。本來磕頭已經讓杜甫很慘了,但這樣的委屈還是解決不了溫飽,無形中加深了詩人的“悲哀”。當年,他的小兒子餓死了,他愧疚到了極點。“因為羞恥而為人父,因為缺糧而死。”現在,另壹個兒子也在挨餓。“孩子的饑餓是淒涼的。”詩人的心該有多悲傷。看似在這裏指責兒子“無禮”,其實更多的是對孩子的壹種愧疚。他年輕時無憂無慮,不愁吃穿。現在他兒子連吃的穿的都吃不飽。這樣的反差讓他晚年的生活慘不忍睹,慘到了極點,讀來令人同情。全詩哀婉大方,中間有所節制,生動地描述了詩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內心痛苦,堪稱千古壹愁。後來很多人指責杜甫無能,養不起老婆孩子。其實杜甫的經歷只是唐代當時社會的壹個縮影,是當時很多普通家庭的真實寫照。也正因為如此,後人才會稱他的詩為“詩史”。個人經歷,個人感受,所以才會那樣打擊人。不知道大家怎麽看待杜甫養不活孩子?-END-作者:凱子的讀者們,記得給凱·阿格點個贊(圖片來自網絡,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