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自得”的詩句如下:
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2.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3.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4.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李紳《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5.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6.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長歌行》
7.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8.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9.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0.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1.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12.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3.十裏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範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4.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李紳《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15.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王維《渭川田家》
16.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17.壹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張炎《渡江雲·山陰久客壹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壹鷺飛。溫庭筠《利州南渡》
2.壹個人悠然自得的詩句清平樂·村居① 宋 辛棄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③相媚好④,白發誰家翁媼⑤? 大兒鋤豆⑥溪東,中兒正織⑦雞籠。最喜小兒亡賴⑧,溪頭臥⑨剝蓮蓬。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朝):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還有好多山水田園詩歌描寫悠然自得 無拘無束生活
3.求體現出悠閑自得的情懷的詩句1)“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住在眾人聚居的地方,卻感覺不到車馬的喧鬧聲,請問妳怎麽能夠這樣呢?這是由於精神超脫世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爾,如此。這4句描寫的是“身居鬧市,壹塵不染”,根本的原因就是“心遠”,“遠”的對象是什麽?“遠”的是遠離官場,更進壹步說,是遠離世俗,超凡脫俗。這句,從感受效果方面肯定了自己“心遠”的正確。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擷菊花,正在專心聚誌悠閑自得地采,偶壹擡頭,無意中望見了悠遠的南山。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刻畫了詩人自己悠閑自得的形象,采菊的動作不是壹般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把菊花稱為“花之君子”,采菊,實際上是自我高潔的表現。
4.表現悠閑自得的詩句是哪壹句最後壹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實在是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壹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閑,如行雲自由翺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我們了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壹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所以,最能表現詩人悠閑自得心境的兩句詩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5.描寫悠然自得 無拘無束生活的詩句有哪些1.《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3.《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宋代: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惟 通 唯)
4.《終南別業 》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5.《雨過山村》
唐代:王建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田園詩人
1.王維
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揚了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而獨樹壹幟,使山水成就達到高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孟浩然
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
3.陶淵明
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我國第壹位田園詩人。對他的評價還有隱逸詩人,靖節先生。後世稱他為"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
6.形容 悠閑的詞語北窗高臥比喻悠閑自得。
壺裏乾坤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
濠濮間想垂釣濮水和在濠水遊玩時那種與世無爭、悠閑自得的情趣和思想活動。比喻超脫、曠達、閑逸的情致或雅趣。
豪情逸致豪情:指興奮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閑脫俗的情趣。興奮豪放的情感和灑脫的情趣。
濠上觀魚莊子與惠施在濠水邊上看魚,對魚之樂是否可知進行辯論。比喻悠閑自得和超凡脫俗的情趣和精神境界。
濠上之樂指悠閑舒適的情趣。
壺中日月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
壺中天地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
堅臥煙霞臥:躺;煙霞:山林間的霧氣煙雲。指隱匿山林,悠閑度日。
兩部蛙鳴鼓吹:古時儀仗樂隊的器樂合奏。兩部器樂合奏。特指蛙鳴。也用來形容悠閑舒適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環境。
披襟散發敞開衣襟,蓬松著頭發。形容不修邊幅的的悠閑神態。
散發披襟蓬松著頭發,敞開衣襟。形容不修邊幅的的悠閑神態。
神閑氣定指神氣悠閑安靜。
神閑氣定指神氣悠閑安靜。
神閑氣靜指神氣悠閑安靜。同“神閑氣定”。
神閑意定精神或神態悠閑,心意專壹穩定。
蛙鳴鼓吹鼓吹:古時儀仗樂隊的器樂合奏。兩部器樂合奏。壹般指蛙鳴。也用來形容悠閑舒適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環境。
笑傲風月猶言吟風弄月。形容心情悠閑自在。
閑情別致指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同“閑情逸致”。
7.形容悠然自得的句子●無染的清晨,耀眼的雪已悠然自得地將路邊、草坪已鋪展了厚厚的壹層,有些調皮地抱住了秋葉,遠望似有梨花綻放。
無聲的雪就這樣越過了三季,終結了秋韻。——2018烏魯木齊入冬的第壹場雪,但也很溫馨很恬淡! ●壹向很喜歡貓這種動物,機靈而從不被讓人馴服的個性,貓就是個精靈,傳說貓有九條命,我在想假如我有九條命該拿來做什麽,不,九條太奢施了,三條就好。
壹條命用來掙錢,維持生計這是必須的。壹條命用來學佛,希望自己的智慧增長,這樣才能更好的利益眾生。
最後壹條命呢,休閑壹下吧,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很向往三毛那樣的生活模式,希望有朝壹日我也能做個流浪者,走遍世界每個角落。
8.表現悠然自得的古詩文1、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裏觀賞菊花。
2、歸園田居·其三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裏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濕並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3、辛夷塢
作者王維 朝代唐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譯文
枝條頂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綻放著鮮紅的顏色。寂靜的山溝裏再沒有別人了,花兒們紛紛開放後又片片灑落。
4、雨過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譯文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裏依稀壹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壹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壹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5、稻田
作者韋莊 朝代唐
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雲罷亞肥。
更被鷺鶿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
譯文
碧綠的池水漣漪滿前陂,極目遠望無邊的滔田肥。
更有那白鷺千點觀不盡,穿過雲煙來向這畫中飛。